请问保定有哪些“三宝”?
第一宝:“保定铁球”(俗称健身球)不仅是一种娱乐工具,还具有大众观看健身的功能。球的外观光亮有光泽,内部结构复杂。球内有球,有两个响板,俗称“一男一女”。握在手里,声音不一样,忽高忽低,清脆悦耳,既能调节肌肉和心灵,又能在铁球余音绕梁、悦耳动听中陶冶性情。旧时来往于北京保定榆中的官僚商人,都要购买此物作为馈赠亲友或达官贵人的礼品。现在的保定铁球,是在明清古代制作工艺的基础上,经过改进创新而发展起来的,工艺更加精细,结构更加科学。实践证明,健身球不仅是一种运动工具,还具有调理精神、强健筋骨的作用,对一些常见病,如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颈椎病、肩周炎、偏瘫后遗症、手指功能障碍等都有一定的疗效。第二宝:“保定面酱”,最早生产于清康熙十年,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它质量好,久负盛名。是一种理想的烹饪调料。保定的甜面酱是用优质面粉酿造的。又浓又甜,颜色红棕色,倒着放在碗里。传统的酿造是将面粉做成面团,蒸熟,放入竹匾或木箱中数日,然后从池中取出,加入淡盐水,在阳光下暴晒半年。现在在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人工培养米曲霉制曲,利用太阳能进行低温低盐发酵。槐茂甜面酱味甜,营养丰富,可以生吃,也可以作为烹饪的调料。保定的小吃之所以香香的,在万里大受欢迎,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炒菜炖菜的时候加入了面酱。第三宝:“保定春暖花开”,又名“雪里红”,一种常见的蔬菜,在保定栽培历史悠久,以价廉物美而为人们所喜爱。还有一个关于春天的青春的传说。相传清朝乾隆年间,有大臣经清苑县南下。大臣吃腻了山珍海味,突然想吃点干净的,就给他端上了一盘腌春。绿油油的春天不老,仿佛刚从地里拔出来。牧师把它放进嘴里,尝了尝。又脆又香,他连连称赞好菜,好菜!临走时,大臣特意叫人给他准备了春卜劳,一部分带到南方,一部分带回北京朝廷。从此,保定春天年轻的名声远播。虽然这是民间传说,但保定的青年真的很独特。
第一件宝物:铁球
保定正宗铁球是一种光滑无花纹的光亮铁球,又称健身球,是保定人喜爱的体育器材。保定的中老年人特别喜欢玩铁球。一般他们一手玩两个铁球,放松肌肉,强身健体。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一手上下滚动八个铁球,表演各种花样。保定铁球,一般直径4 ~ 5cm,光亮有光泽,内有球,有音板。其中两个是一对,声音忽高忽低,故称“一男一女”。将两个球放在手中,用五指移动,使其向前或向后转动,发出高音,柔和悦耳。保定铁球历史悠久。起初只是作为一种享受或防护用具在民间流传。在明朝,有一种专门制作铁球的炉子。铁球的流行引起了朝廷的重视,开始向民间征集贡品。技艺独特的铁匠艺人被召入宫中,制作铁球供皇室和达官贵人享用。保定铁球本来就是实心球。清代一位宫廷铁匠为了消除玩铁球时的孤独感,将音乐引入制作铁球,将实心球改为空心铁球,并带有声音。工匠晚年退休,定居在保定南郊西马池村。他仍然以制造铁球为生。一开始是自产自销,后来委托鼓楼南干石桥店销售。为了维护产品的声誉和专利,这位工匠严格遵守秘方,自己制作,不收徒弟,只传给孩子,防止这种技术传给其他姓氏的人。他最后一个后代只生了一个女儿,聪明伶俐。出于好奇,他向父亲学习制球技术。父亲严格遵守祖传的规矩,拒绝传授。女儿不气馁,经常深夜在窗外舔纸偷技。老工匠去世后,姑娘结了婚,另起炉灶做铁球。到清朝末年,保定甘肃石桥有几户人家制作了铁球,不仅作为健身器材,还作为鲜礼孝敬父母或馈赠亲友。保定铁球远近闻名。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攻陷保定,铁球艺人迫于环境停产。1955年,保定的机铁生产合作社首先恢复了铁球生产。65438年至0966年“文革”开始,铁球被视为“四旧”,生产再次中断。1975 10前国民党河北省主席尚真从日本来到保定探亲,希望得到一对铁球。因为当时没有生产单位,负责接待的人在一个通过各种渠道生产过铁球的老工人家里找到了一对铁球。修复打磨后,赠送给尚贞,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1979年,定州开始开发生产。1981年,保定农具厂(后改为铁球厂)也恢复生产铁球。两家工厂的铁球都是不锈钢材质,分别命名为莲池牌和寿星牌。称之为健身球。临床实验证明,打健身球能疏通经络、强筋壮骨、调和气血,还能防治手麻、指腕发炎、高血压、偏瘫等慢性病。相传乾隆皇帝活到了88岁,著名画家齐白石活到了98岁。保定的老人可以这样练。他们长寿的原因是他们经常练习健身球。铁球,又称健身球,是保定人喜爱的体育器材。保定的中老年人特别喜欢玩铁球。一般他们一手玩两个铁球,放松肌肉,强身健体。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一手上下滚动八个铁球,表演各种花样。1984年,保定市成立健身球协会,研究健身球传统技艺,先后整理出“双球旋转”、“多球旋转”、“抛向空中”、“多人对接”、“上下滚动”等多种运动技巧。1985年,保定召开第一次铁球表演鉴定会,随后成立铁球技术表演队。多次应邀到北京及全国各地进行演出和技术指导,向全国的老年人和外地人介绍了历史悠久的保定铁球,为保定健身球的普及开辟了一条新路。保定健身球享誉海外,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波兰、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美国贸易协会主席康德前市长皮雷斯先生被推荐每天用健身球锻炼半小时,并用录音录像宣传健身球的好处。1982年,他亲自到保定订购了6000双健身球。同年4月,美国报纸刊登了关于健身球的照片和文章。6月份,香港《大公报》发表了一篇关于健身球的新闻报道,题为《大如鸡蛋,金属制成,保定健身球造福美国患者》。香港商人吕在香港做起了健身球生意,并销往全世界。1984年4月27日,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向美国总统里根赠送了两对健身球。里根总统高兴地说,他必须抽出时间来练习这项新运动。
第二宝:“面糊”
炸酱面保定面酱,北方面食的主力,主要指甜酱,是北方面食中不可或缺的调料。普通人吃煎饼,煎饼,家常饼,都是涂一层甜酱,裹上大葱,吃炸酱拌拉面。甜酱是主要原料。保定天府的甜酱很有名。他们用的是小竹筐(上面盖着蜡油纸),一公斤每天卖两三百筐。还有很多其他的酱油店名没有收录,可见其使用范围之广。按照天府老板往年的说法,前清宫的御厨都要用他的甜酱来煮慈禧太后爱吃的酱肘子和羊肉,而且慈禧太后能分辨真假,所以光禄寺(掌管御厨的机关)不敢大意。北京还有六必居、天元酱园等几大酱园,都是请保定大师传授技艺。这些房子也很有名,质量很高。我们经常吃,分不清两者的区别。国内绝大多数烤鸭店用的都是保定面酱和甜酱,完全用上等面粉烘干。用甜酱腌制的瓜菜也各有特色。冬天在保定吃野鸡炒咸菜丝,饭店里的野鸡也是炒咸菜丝。又脆又嫩,真的是我们生活中很少吃到的一道好菜。这就是保定的咸菜不是一味的咸,而是经过了胶粘。中餐本来就有“咸味淡鲜”的说法,也就是烹饪中的三味。泡菜炒野鸡丝据说也是宫廷流传下来的一道菜。北京房山(在北海公园,以前是御厨的厨师做的)冬天也卖这道菜。河北民间家常菜里有一种虾酱,是用虾米、瘦肉丁、冬笋丁、香菇丁加黄酱炒成的。黄酱是用黄豆烤的。在保定也很有名,鲜而不甜,很适合南方人的口味。保定甜面酱的甜味不是在里面加糖那么简单,而是经过发酵和特殊工艺自然散发出来的甜味。说到面酱,就不能不说到淮茂咸菜,保定三宝中的“二宝”就在淮茂。槐茂咸菜,槐茂咸菜,开于清康熙10年(公元1671),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光绪二十九年,慈禧太后路过保定。尝过怀茂咸菜后,她甚至声称味道不错,取名“太平菜”。从此淮茂酱菜身价百倍。当时一斤(0.5斤/斤)咸菜的价格高达1.7两白银(折合人民币约500元)。2002年,曹锟在工商业发达、淮茂酱菜进入全盛时期的保定设立了军事督导室。至今已发展到50多个品种,畅销世界各地。槐茂酱菜,原名槐茂酱园,位于保定市西大街路北的一棵大槐树下。因槐树靠近卷首,故名“槐茂”,象征繁荣昌盛。现怀茂酱菜专营店总部位于保定永华街612号。
保定三宝:春不老。
雪利红:黍黍(panicum miliaceum),芥菜的一个变种,通过腌制芥菜叶和茎而被称为雪利红(也叫雪利红翁)。叶子深深地裂开,边缘枯萎,花朵呈明黄色。茎叶是常见的蔬菜,一般腌制。也被称为雪红色。该科属于十字花科植物芥菜的嫩茎叶。它是芥菜的一个变种,用于芥菜类蔬菜的中间叶子。叫雪菜,雪里红,春不老,霜不老。性味温、甘、辛;人体肝、胃、肾经。功效主要用于解毒消肿,开胃消食,温中益气。改善视力和隔膜。主治:疮痈肿痛,胸膈不通气,咳嗽痰多,耳聪目明,牙龈肿痛,便秘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