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春季发布会看点十足。
从开幕式开始,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发布新能源转型成果、东风量子智能电动模块化架构、Mach E新能源动力品牌、东风氢舟氢动力品牌,达成三项重要战略合作,以一场别开生面的汽车科技盛宴充分展示“东风”计划和科技创新“飞跃行动”取得的新成果,全面开启转型升级发展新篇章。进入科技周现场,东风集团设置了新技术汽车、自主创新成果、技术与数字化、V2G零碳超级站、测试能力、材料等多个展区,全方位展示科技实力和成果,涵盖整车、零配件、能源补给等领域,为车迷和观众带来了为期一周的科技盛宴。
三大科技品牌相继发布,东风科技实力全面开花。
说到东风科技创新周,先从已经重磅发布的三大科技品牌入手,探究东风集团的科技实力。
东风量子架构:作为全数字化、高度可扩展的机电一体化架构,覆盖全区域,具备“安全可靠、灵活扩展、场景多变、极致体验”四大优势。可以实现硬件层、软件层、服务层、生态层“四位一体”,为客户提供多元化、全场景的出行解决方案。
量子,以“感应”为特征,可以突破空间限制,瞬间相互感应。东风量子架构坚持将客户体验和客户感知作为技术创新的源泉,以领先的技术为客户创造更美好的汽车生活。东风量子架构以积木搭建多变空间,给客户带来纯电、增程、插电等自由体验,前驱、后驱、四驱模式,小、中、大尺寸,轿车、SUV、MPV。拥有超过1200 km的续航,90秒换电池,800V超级快充,5分钟300公里充电,百公里11 kWh的超低能耗等。,引领行业。
东风量子架构,搭载国内首个集中式SOA电子电气架构,覆盖车端、云端、生态端,实现软硬解耦、快速迭代,与客户共建“开发者平台”,支持客户随意定义用车场景,支持L3+级自动驾驶,构建“车-路-云网”一体化服务生态,为客户开启开放、安全、进化的智能汽车生活之门。
东风量子架构配备电池“防火系统”,通过BMS算法实现毫秒级主动断电,并配备主动喷雾系统。1分钟内降低电池温度80℃,实现极端情况下“不起火不爆炸”,打造安全第一的“移动之家”。
东风量子架构,搭载全栈自研、高度集成的热管理系统,选配CO2热泵系统,不惧酷暑严冬,在-30度的续航能力提升30%,拥有行业顶尖的热管理技术。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客户仍然可以在车内温暖舒适地欣赏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而不用担心续航能力衰减。
目前,东风量子架构已完成全系列产品布局,未来将构建16车型矩阵,达到年产销规模1万辆。
马赫e新能源动力品牌:e代表电动、高效、节能、环保。Mach e主要由电驱动、电池、能量补充三大产品平台组成。其中,马赫电驱拥有“极致集成、高效高速、澎湃动力、智能控制”四大亮点,拥有20多项行业领先技术。采用碳纤维包覆转子技术的电机,转速可达30000转,配合自主研发的SiC控制器。系统最高效率可达94.5%,实现“高速高效”。马赫电驱动采用扁线电机,功率覆盖70-400kW,电压覆盖300-800V,已形成完整的产品矩阵,可满足不同车型的承载需求。未来,东风还将围绕“千伏驱动、宽范围调速、满堆效率”三个维度,推出更好的产品。
马赫电池具有“长续航、高安全性、超快充、大智慧”的产品特性。马赫电池采用CIS高效分组技术,业内独创。分组效率超过80%,系统能量密度超过300Wh/Kg,车辆CLTC续航里程超过1,200 km。马赫电池采用L300标准化硬壳电芯设计,可通过业界最严苛的20mm深度针刺测试。采用“高强度铝合金边框和底甲”实现“军用装甲级”结构防护,可在1分钟内降低电芯温度80℃,实现“高安全性”。快充方面,可充电5分钟,续航300公里。
在换电领域,东风首创T型旋转换电机构、灵活定位结构、长寿命液冷换电接口,换电仅需90秒,实现1万次以上的使用寿命。未来,基于开放和* * *服务的理念,打造行业领先的* * *电力交换技术平台。在充电领域,东风掌握了3+X全球充电技术,包括已经量产的交流充电、DC充电、超级快充,以及正在预研的无线充电、自动充电、V2G、太阳能充电等先进充电技术。
马赫动力已经全面覆盖节能动力、混合动力、纯电动三大领域,马赫“芯”时代已经到来,上一层楼,助力中国动力科技。
“东风氢船”氢动力品牌:包括东风氢电池系统和东风氢芯燃料电池堆。东风氢自主燃料电池系统由供氢、供气、水热管理等系统组成;东风氢芯自主燃料电池电堆由膜电极、双极板、催化剂等电堆核心部件组成。
东风氢舟以应用场景为驱动,拥有70kW、150kW、350kW三大氢动力平台产品,功率覆盖20kW-350kW。其中350kW是国内领先的大功率平台,可满足乘用车和商用车所有系列车型的需求,实现全功率、全车辆、全场景、全覆盖。
东风氢采用了高度集成的开发模式,发明了电堆与高压器件连接、高效能量回收、余热利用、高动态响应等技术,形成了气、水、热、电协同控制系统,系统效率达63%,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发明了氢气循环和氢气排放浓缩的多目标策略,氢气利用率高达98%,实现全生命周期高效经济。
东风氢芯通过电化学技术、控制技术、制造技术、数字技术、4T技术的集成,构筑燃料电池的制高点,为用户提供“长寿命、耐久、全生命周期可靠”的高品质产品。东风氢芯通过了全场景极限工况和耐久性验证,克服了零下40度30秒快速冷启动、海拔4000米等恶劣环境考验,创造了卓越品质,为客户带来了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
经过多年努力,东风氢动力技术走在行业前列,创造了五大优势:一是成功研发国内首款全动力燃料电池乘用车;二是率先完成国内首个70MPa加载碰撞试验;三、2022年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四是获得中国品牌首张全动力燃料电池乘用车牌照;五是截至2022年底,氢能领域发明专利298项,居国内主机厂首位。
技术储备的不断提升,增强了东风的产品自信、品牌自信和价值自信。科技的东风将继续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服务和更丰富的价值体验,必将赢得客户的信赖。
多行业第一东风集团“秀肌肉”
2021年,东风公司发布“东风”计划和科技创新“跨越行动”,重点推动新能源和智能驾驶跨越式发展,规划绿色智慧出行蓝图。经过深度积累和长期培育,东风公司新能源业务基本实现了核心技术和核心资源的自主掌控。
在平台开发方面,东风打造了三大电动平台:M TECH warrior豪华电动越野架构、东风量子智能电动模块化架构、DSMA多能源低碳节能模块化架构。在商用车领域,东风打造了中重卡和轻卡的电气化平台。主要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为客户提供商用车各个领域的绿色、高效、智能解决方案。
在技术创新方面,东风坚持超级混动(PHREV)、纯电、氢能的技术路线。东风马赫动力品牌打造了四个行业第一:行业首款热效率45.18%的混动发动机;行业首款混联结合动力分流的四速智能混合变速箱(4HD),油耗比单速混合变速箱降低10%,拥有传统动力的驾驶乐趣;行业第一功率400kw,峰值扭矩8100N?m .两速变速箱,集成差速锁,满足极限越野电驱动总成要求;行业首款11合1扁平线电驱动总成(iD3),体积减少65,438+08%,重量减少超过65,438+05%,领先能耗行业。
在氢动力研发方面,东风打造了“氢船”技术品牌,覆盖20-300KW,可满足不同乘用车和商用车需求,并推出国内首款80kW全动力燃料电池乘用车,通过科技部立项并通过验收,2022年荣获汽车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中国品牌全动力氢燃料电池乘用车首张公告,并率先在广东大湾区进行示范运营。自主研发的80kW燃料电池系统也已成功装备轻型商用车。东风氢燃料商用车销量突破3000辆,行业第一。
在智能技术方面,东风自主打造了国内首个新一代集中式SOA电子电气架构。SOA实现1个中央智能大脑和4个区域控制器,实现全局一体化,实现软硬件解耦,与用户一起打造多场景体验。东风率先开展5G Robtaxi示范运营,在武汉智能网联示范区累计行驶里程已超过200万公里;东风联合中远海运、中国移动,先后为厦门港、武汉阳逻港打造了“无限之星”智能物流解决方案,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东风率先参与雄安新区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设,首批20辆东风L4无人驾驶* * *共享巴士已在雄安新区示范运营。近日,央视做了专题报道。
此外,东风在电机、电控、电池等领域实现了自主控制。武汉已形成年产47万套电驱动总成、30万套电控、30万套IGBT模块、654.38+万套电池组、654.38+万套燃料电池的生产能力。未来三年,东风将建成90万套电驱动总成、654.38+0万套电控、654.38+0万套IGBT模块和654.38+0万套燃料电池产能。东风还积极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建设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以应对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东风与CRRC合作开发的IGBT半导体具有技术和成本优势。在满足东风企业内部需求的同时,大规模供应给行业龙头企业。到今年年底,东风公司将量产高性能碳化硅(SiC)功率半导体模块。
如今,东风已经构建了豪华、高端、主流、小型的新能源品牌格局。其中,东风沈峰全新电气化系列产品即将在上海车展发布。今年下半年,东风还将发布全新的小电动品牌,形成“顶天立地,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技术自信是根,产品自信是基础,品牌自信是基础,价值自信是灵魂。东风新能源一跃而起,蓄势待发,必将赢得更多客户的信赖。
合作共赢,共建智慧出行新生态。
在这个竞争的时代,合作是主题。对此,在开幕式上,东风公司、湖北移动、中国移动智行将共同探索建立超级智能计算中心,加强大数据应用研究,成立基于5G面向6G的联合创新中心,探索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场景。
东风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将联合成立汽车轻量化技术研究中心,进行汽车产品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领域的技术合作,加强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领域的技术研究与实车应用合作;东风公司与中兴通讯关于A1000基础平台操作系统内核开发项目的技术合作,将为东风自动驾驶汽车搭建操作系统平台,联合开发4G和5G通信芯片、计算芯片和智能驾驶舱芯片。
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是主动
2023年4月,东风公司刚刚迎来“东方风起科技飞跃”发布两周年,这也是东风公司“转型升级三年行动”的关键一年。在本次春季发布会暨科技创新周上,东风公司表示将积极推进现有平台的整合,持续推进集中式SOA电子电气架构的迭代升级,着力打造客、商两用的下一代滑板平台,加快研发,推出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的车型,为客户带来更多的场景和服务生态。
在未来产品规划方面,东风公司表示将根据新能源汽车全场景、全气候的市场需求,在乘用车领域推出65,438+08款新能源产品,不断丰富产品阵容。在商用车领域,将推出22款基础车型,实现多场景产品全覆盖。
东风还将重点突破先进的动力系统和智能驾驶技术。在先进动力系统方面,用户对续航、能耗、能量补充的需求将集中在高效电驱动、CTC、全固态电池、滑板底盘、全动力氢动力等方面的突破。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大力推进“车-能-路-云”跨界融合,持续推进高水平智能驾驶技术的商业应用,突破全场景自动泊车技术,推动车辆操作系统联合开发,丰富智能驾驶舱体验场景。
东风公司表示,未来三年将投资500亿元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材料技术研究院和软件工程研究院建设,推进新能源动力总成、自主控制器、整车级芯片全面产业化。同时,按下全价值链数字化“加速键”,强化高性能计算数字化基础、数字化中间平台和数字化云服务,用科技赋能全球。
总的来说,通过2023东风汽车品牌春季发布会和第七届科技创新周,我们看到了东风集团在新能源方面的实力,也看到了一个创新驱动的进取型企业。立足当下,放眼未来,东风集团已做好准备,不仅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也将成为中国汽车品牌最耀眼的名片,为中国汽车品牌贡献力量。
本文来自号作者高的《管氏》,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车改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