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特斯拉的技术路线变了,会用国产无钴电池!

据悉,特斯拉正在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当代安培科技有限”)进行深入谈判,讨论上海超级工厂的电动汽车使用无钴电池。如果能够实现,磷酸亚铁锂(LFP)电池将首次纳入特斯拉生产线,有望降低相关车型的生产成本。

在动力电池领域,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是两大技术路线。目前,电动汽车制造商通常在乘用车上使用镍钴铝(NCA)电池和镍锰钴(NMC)电池等三元电池。这种电池能量密度更高,续航能力更强,但钴也是动力电池中最昂贵的金属之一。

消息人士称,与三元电池相比,磷酸铁锂电池的生产成本有望“下降超过两位数的百分比”。另一位消息人士表示,目前还不清楚特斯拉打算在多大程度上使用磷酸铁锂电池,但它没有计划停止使用目前的镍钴铝电池。

值得关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的采用也将有助于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实现他在2018中的承诺,即将钴在特斯拉的使用量降低到“几乎为零”。马斯克在5438+10月6月的财报会议上表示,特斯拉将在4月的“电池日”分享未来的电池战略和技术,包括与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和LG Chem在电池方面的合作细节。

针对上述事项,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公司“有能力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合适的、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为客户带来价值”。特斯拉相关人士回复证券时报称,特斯拉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协议属实,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本身不含钴,但合作最终是否会落地尚未置评。此外,预计特斯拉将在4月份的会议上公布自主研发的新电池的构成等具体信息。2月3日,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特斯拉及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向特斯拉供应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供应期是2020年?7月1到?2022?2008年6月30日?日。

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无钴电池”到底是什么?

据电气专家介绍,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三元电池为主,磷酸亚铁锂并重的技术路线。为了提高磷酸铁锂电池的密度和安全性,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在研究电池封装技术,以提高电池组的体积利用效率,降低组装成本。

什么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无钴电池”?简单来说就是磷酸铁锂电池,但是在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使用了CTP技术。电气专家了解到,在去年的法兰克福国际车展上,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CTP高度集成动力电池开发平台(Cell?去哪?Pack),即省略电池模块,将电池芯直接集成到电池组中。据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介绍,与传统电池组相比,CTP电池组省去了电池模块的组装,使电池组零件数量将减少40%,体积利用率提高15%-20%,生产效率提高50%,电池组能量密度提高10%-15%,电池制造成本大幅降低。

CTP技术的优势

对于CTP技术的优势,郭俊证券分析师表示,首先是成本低。CTP电池组的本质是磷酸铁锂电池。因为不需要金属钴,所以成本比三元锂电池低。目前市场上磷酸铁锂电池价格为0.65元/wh,远低于三元电池。CTP技术将进一步降低动力电池的价格。

其次是安全。磷酸铁锂电池很少爆炸,已知磷酸铁锂电池广泛应用在人多的公交车上。第三,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相比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只有一个缺点,就是能量密度不够。CTP技术可以改善这一缺点,由于电池组生产零件数据的减少,电池的能量密度有望达到200Wh/Kg。最后是商业应用的快速落地。此前,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与BAIC就CTP应用达成战略合作。

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与比亚迪“刀片电池”的比较

年初,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中国汽车百人委员会论坛上透露,比亚迪研发的“刀锋电池”将于今年3月首次量产,并加载应用于比亚迪新车型“汉”。至于当代安电科技有限CTP与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的本质区别,业内动力电池专家表示,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方案没有模块,而当代安电科技有限CTP方案有模块,即大模块方案。

根据比亚迪的专利说明书披露,“刀锋电池”是一种长电芯方案,电芯的长度几乎与电池组的宽度相同,电池沿着整个电池组的长度紧密排列。可以根据车辆类型设计电池大小。比如A级车也可以设计小于0.6m的短电池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的CTP方案是将多个大容量电池直接组成一个标准化的电池组,然后灵活堆叠形成更大的电池模块,满足不同车型的储能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中科院院士高曾在2019将比亚迪“刀锋电池”和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CTP电池解决方案称为“最美”电池技术创新。两者都是电池系统层面的创新,大大提高了电池组的能量密度,对于增加车辆续航里程、提高新能源汽车安全性、降低电池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1,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专利:套筒式连接电池组。

图1

图2

图3

图4

2.比亚迪专利:阵列组装电池组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