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选发明了什么?

1992年,王选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曾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中国专利发明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特等奖等多项大奖,1987、1995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1995两次入选国家十大科技成果,是国内唯一一个四次获得国家级奖项的项目。被授予全国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多次获得全国和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首都模范等称号。1987年获得中国印刷业最高荣誉奖——毕胜奖、盛泽信夫奖,1995年获得贺亮合力基金奖,2001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选在计算机应用研究和科学教育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199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2001年获贺亮合力科技进步奖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先后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教育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劳动模范、“首都模范”等称号,并被授予人民教师奖章。

从65438到0975,王选对国家即将启动的汉字激光照排项目产生了兴趣。在那时

王选

国外已经在研发第四代激光照排机,而我国还处于铅印时代。我国政府打算开发自己的第二代和第三代激光照排机。王选大胆选择了一次技术飞跃,直接研发出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这在西方是没有产品的。针对汉字的特点和难点,他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信息压缩技术和高速还原方法,率先设计了相应的专用芯片,在国际上首次使用“参数描述法”描述笔画特征,并在欧洲和中国获得发明专利。这些成果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汉字印刷时代,引发了中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步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彻底变革了中国沿用数百年的活字印刷技术。国产激光照排系统使中国传统的出版印刷业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从排版到激光照排,完成了西方几十年才完成的技术改造之路。它被公认为是继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后,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王选两次获得中国十大科技成就奖和国家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并于1987获得中国首次设立的印刷业最高个人荣誉奖——毕升奖,被誉为“当代毕升”。

1988后,作为北大方正集团的主要开拓者和技术决策者,提出了“顶天立地”的高科技企业发展模式,积极倡导技术与市场的结合,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结合的成功之路。

王选教授崇尚团队精神,以推动课后学习为己任。他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青年学术骨干,生动体现了新时代一个教师的价值观。

江总书记向王选颁发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

1993,王选自告奋勇,自己的创作巅峰已经过去,未来的贡献是培养超越自己的年轻人。这一年,他把三个年轻人同时推上了研究室主任的位置,还随身带了一个笔记本,记录着研究所每个年轻人的兴趣、特长、评语和进步。他每天都在琢磨如何充分发挥每个科研人员的潜力,给他们一个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在他的培养下,一批敢于创新、勇于奋斗的青年科学家走到了科研的最前沿。

2002年2月1,中了500万元大奖。3月18日,北大从不足的经费中拿出500万元奖励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选院士。这个奖项在中国高校历史上还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