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的国外低碳
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现有的高碳经济模式的开创者,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气候变化过程中应该负有的历史责任,所以率先在世界上高举发展低碳经济的旗帜,成为发展低碳经济最为积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2003年,前首相布莱尔代表了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DTI2003),宣布道2050年英国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国家。按照《京都议定书》的承诺,2012年欧盟温室气体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8%,英国表示愿意为欧盟成员国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在欧盟内部的“减排量分担协议”中英国承诺减排12.5%,比平均减排8%的目标高出4.5个百分点。不仅如此,英国政府进一步表示,力求在2010年减排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20%,2050年减排60%。 意大利政府主要通过节能减排的政策和措施及技术开发来影响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
意大利能源的80%以上都依靠进口,因此,意大利更加注重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伴随着《京都议定书》的实施、欧洲总体能源政策,以及世界能源市场变化带动低碳技术的开发。 德国政府作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在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技术上处于世界前列。德国政府实施了气候保护高技术战略,将气候保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列入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并通过立法和约束性较强的执行机制制定气候保护于节能减排的具体目标和时间表。
3.1 实施气候保护高技术战略
为实现气候保护的目标,从1977年起,德国联邦政府先后出台了5期能源研究计划。最新一期计划从2005年开始实施,以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为重点,通过德国“高技术战略”提供资金支持。
3.2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促进节约
3.3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3.4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近10年来,法国高度重视并致力于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力发展以核能为主题的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取得了显著成效。
4.1 核电一马当先
法国的核电工业起步于一些国家对核电产生动摇的20世纪70年代,近30年来,法国核电工业发展十分迅速,与美国、日本构成了世界核电工业三强。
4.1.1 技术先进,布局合理
4.1.2 安全措施护航
4.1.3 成功的“一体化”运作模式
4.1.4 未来核电发展计划
4.2 鼓励“无碳化”绿色能源发展
出于长远考虑,法国政府近年来一直通过出台投资贷款、减免税收、保证销路、政府定价等各种政策措施,鼓励发展各种绿色能源。 丹麦在风力发电、秸秆发电、超超临界锅炉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高效能源技术方面创造了独特的经济,丹麦成为了举世公认的减少二氧化碳并将能源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国家之一,走上了一条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
5.1.1 领先世界的风力发电
丹麦是有400多个小岛的岛国,风力资源非常丰富,在利用风能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丹麦是世界上首个使用风能的国家。根据丹麦能源署的统计,到2007年为止,在丹麦电网中,风电所占比重已经达到21.22%--欧盟确立的2020年实现20%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目标,丹麦已提前十年实现。
5.1.2 太阳能技术的研发应用
多年来,丹麦致力于研发提高太阳能效率的相关技术。至今丹麦已有3万多个太阳能加热站,主要用于居民家用热水和空间加热。
5.1.3 秸秆燃烧发电
丹麦是最早利用秸秆发电的国家。为建立清洁发展机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丹麦政府很早就加大了生物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利用力度。丹麦的BWE公司率先研发了秸秆生物燃烧发电技术,迄今在这一领域仍是世界最高水平的保持者。
5.1.4 先进的低碳产业 美国虽没有加入《京都协定书》,但近20年来,美国十分重视节能减碳。美国于1990年实施《清洁空气法》,2005年通过《能源政策法》,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
2.1 改造传统高碳产业,加强低碳技术创新
2.2 应用市场机制与经济杠杆,促使企业减碳
2.3 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
2.3.1 清洁能源
2.3.2 能源效率
2.3.3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3.4 迈向清洁能源型经济 巴西是世界上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国家之一。面对电力短缺的严峻形势和执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温室气体减排任务,巴西近年来加快发展清洁能源,节能减排,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并取得明显成效。
3.1 走在世界前列的地上植物“石油”
3.2 风电:巴西的有一个发展目标
3.3 抢救亚马逊森林
3.4 碳信用额机制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