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车企都爱双离合变速箱?

说所有自主车企都爱双离合,多少有些偏颇。但随着powershift的应用,确实为一些自主车企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理念,帮助很多自主车企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自动变速过程。相比较而言,powershift要做好是很难的,但是不可否认它的门槛很低,无论什么业务线,低门槛都会有更多的参与者!

变速器很重要,尤其是自动挡,我们自主车企毕竟有这方面的短板;虽然一些自主车企自己造了At和CVT,但是和国际主流的自动变速器(比如ZF和爱信)相比还是有很多差距(说实话,不是黑,想改善就要正视问题,幻想解决不了)。所以,想要拿出一款可靠的自动变速器(性能和耐用性都令人满意),一定要和主流自动变速器公司合作!

关于自动挡的一些难点近年来,自动挡汽车的普及度越来越高,不再是过去手动挡的格局。所以很多自主车企过去并不担心变速器的问题,因为他们造一个手动挡并不难,但是现在自动挡车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市场,所以他们迫切需要拿出一个自动挡来应对市场格局的变化,要求换一个自动挡并且具备以下属性。。。1.R&D阈值需要降低。2.R&D周期需要缩短。3.更容易得到国外主机厂的支持。4.成本相对可控。5.符合当今的燃油经济性。

综合以上五点,答案只有powershift一个选项;Powershift,很难做到尽善尽美,但好在它的研发门槛很低,对精度的要求没有At和CVT那么高。只要是能造手动挡的企业,造个双离合机械部分问题不大。主题完成后,通过Getrag、Bosch等公司买个双离合模块、换挡模块、TCU模块就够了,远比开发At、CVT容易。至少我们可以轻松完成机械部分。

研发周期相对较短。如果从零开始造一个At变速器,大概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研发之后的匹配问题仍然是一个需要很长时间的过程。这样你进去二十年,消费者可以等,但是主机厂等不了。归根结底,这是一个非常耗钱的过程,任何一个OEM厂商都不会愿意一个人玩。不过玩双离合没必要另起炉灶,开发周期一般在五年左右,所以双离合更容易被自主车企认可!

At、CVT等变速器伴随着太多的专利保护,而双离合就没那么啰嗦了;对于掌握双离合专利技术的人来说,只有引入更多的车企,双离合才能有光明的未来,所以双离合的很多技术并没有太复杂的专利限制,那些做双离合的大公司也愿意和我们自主车企合作,帮我们做双离合;这种态度比那些大At公司要热情得多。如果再回头看8、9年前的时代,很难找到一家全自动变速器的供应商。那时候我们自己的车份额真的太低了,购买量低,大企业也不屑这些订单!所以At路是走不通的,那么DCT呗,其实不难理解,要发展,就得另辟蹊径!

你写这个的时候就应该明白了。这是自主车企都爱powershift吗?其实几个8、9年是没有办法回去的。当时自主车企销量刚刚见光,市场迅速过渡到自动挡。当时绝大多数自主车企都处于尴尬的境地,开发At和CVT都来不及(所以只有少数公司触及CVT和at变速器),所以没有办法去迎合双离合。这不是一个喜不喜欢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生存的问题,所以现在我们很多自主车企都配备了双离合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