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受制于什么,服务受制于什么?

进入工业时代,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技术和资本的融合,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更好的促进工业的发展。由于资本的逐利性,我们总会寻求先进的技术,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效益。技术的发明、创新和提高也离不开资本的支持。

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高端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生产设备真空蒸镀机(日本)

——中国平板显示已做到世界第一,差距在于上游核心生产设备。

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的ITO靶材(日本、韩国)

-质量不稳定,材料不达标。只有从实验室走向量产,才能突破大尺寸领域。

国产大飞机用航空钢(美国)

——还是材料问题。超高强度钢的纯度不够。

新能源汽车的“心脏”锂离子电池(美国、日本、韩国)

——美国比R&D和设计好,日本比材料生产好,中韩是第二梯队。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主轴承(德国、瑞典)

——我国已掌握直径3米主轴承核心技术,走出实验室仍受材料和工艺因素制约。

机械设备用高端轴承钢(美国、瑞典)

——我国制轴技术达到先进水平,还是材料差距。

航空设计软件(法国、美国)

——中外同时起步,国家需要出台政策鼓励国产软件的开发和使用。

高质量消费电容器和电阻器(日本)

-短板还是材质,日本MLCC产品可以做到1000层,中国产品大概300层。

掩模对准器(荷兰、日本)掩模对准器透镜(德国)

-阿斯麦的镜片是蔡司技术,德国祖传镜面研磨技术,抛光镜片有上百年的积淀;除了镜头,光刻机还需要顶级的光源和极致的机械精度(30000个机械零件,200多个传感器)。

ICLIP(美国),发现创新药物潜在靶点的利器

——也是科研实验技术,2010诞生的新技术。

自主开发的操作系统(美国)

-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PC和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上成功挑战美国。

工业机器人算法和软件(日本、德国、瑞士)

-差距在核心算法的底部

自动驾驶汽车必备的激光雷达(美国)发射器等激光雷达芯片(德国)

-国产激光雷达最多40线,国外激光雷达可以做到64线甚至128线。高分辨率芯片的生产工艺并不成熟。

航空发动机短舱(美国、法国)

——放置发动机的舱体和复杂的综合系统,我国处于空白阶段。

高铁维修整形用仿形铣刀的刀头和刀片(德国、奥地利)

-需要一种超硬合金材料,中国还处于学徒阶段。

数控系统等高端机床制造核心技术(德国、日本)

-基础材料的科学、技术和设计方面的差距;除了控制器,国内机床的主要功能部件如丝杠、导轨、伺服电机、力矩电机、电主轴、编码器等主要依赖国外产品。

高端移动电话射频组件、高端滤波器、振荡器和其他射频组件(美国)

——半导体材料差距很大。中国的研究做的比较早,但是量产还有很多问题:材料的一致性,电性能的均匀性。

工业仿生机器人触觉传感器(日本)

-生产过程中,材料的纯度不够,产品的一致性比较差;大多数国内企业生产气体和温度传感器。

高速(≥25Gbps)光学芯片和电子芯片(美国)

-中兴通讯(38.640,0.00,0.00%)光通信被制裁,低速(≤10Gbps)光芯片和电芯片国产。

高端CT机探测器(美国、荷兰、德国)

探测器的制造工艺和材料都是保密的,医学影像行业一直受到美国专利壁垒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