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猫的后脖子会让它石化。为什么?
事实上,研究人员对这一现象已经研究了很长时间。经过研究,这种现象被称为“clipnosis”,由“clip”和“催眠”两个词合成。很多科学家都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那么就让我们了解一下“命运之颈”背后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吧!
(1)?神奇剪辑催眠解决方案
俄亥俄州立大学临床兽医学教授领导了一个特别小组来研究猫身上的这一神奇现象。该小组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当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大众的好奇心,更是为了探索这种神奇的催眠方法经过改进后能否投入到医学领域,研究医学诊断这种现象的可行性。
本次团体实验邀请了31岁至5岁、不同性别、不同品种的31只猫参加。小猫被戴上课题组专门购买的“针灸神器”——凤尾夹后,会立刻停止一切活动,弓起背,把尾巴夹在两腿之间,变得十分乖巧!
团里成员表示非常震惊,通过了猫的各项生理指标测试?专案组很快就发现了?猫的这种行为并不是因为害怕或者痛苦。猫的瞳孔没有扩张,心率没有加快,呼吸频率正常——受惊动物通常会有的生理反应在猫身上并没有出现。研究小组得出结论,猫的这种行为与“方便猫移动小猫”有关。
在本文中,用一个更恰当的短语来描述猫的这种行为:“捏致行为抑制”。事实上,幼小动物被母亲抱起后被“针刺”的现象在很多物种中都存在,包括小鼠、大鼠、兔子、狗、荷兰猪等。
(2)?“剪辑催眠”是哺乳动物的专利。
根据大部分哺乳动物的身体结构,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动物的四肢和尾巴都不好抓,所以只有背部和颈部可以作为受力点,通常颈部的大小是合适的。更值得一提的是,“夹钳催眠液”是哺乳动物的专利,因为除了哺乳动物之外的其他动物要么没有柔软的皮肤,要么没有牙齿,所以这个动作无法在第一时间实现。当然,如果孩子很小,咬背也是可以的。当然,食蚁兽和张不开嘴的穿山甲除外。
小动物被咬后会得到一个神奇的信号“妈妈要咬我了!”“因此,它将继续非常合作。更搞笑的是,就算是成年猫也会立马进入童年。但是,如果动物够重,被它的脖子提起来就会感到疼痛,然后就会反抗。具体例子可以参考狮子或老虎交配时,雄性会咬住雌性的后颈固定位置。但雌性对被咬很不舒服,咬完会马上反咬一口。
(3)?“剪辑催眠”和人类婴儿一样有效。
2013年,日本神经生物学家组成的特别小组对动物被母亲抱起时的一系列生理反应进行了长期跟踪研究。在实验中,他们麻醉了幼鼠颈部的运动感觉神经?之后“被捡”造成的“镇定作用”减弱。同时,手术切除大脑的一部分来干扰小脑皮层的传入信号,也会延长母鼠让幼鼠平静下来的时间。如果感觉不到后颈被夹?幼鼠不会蜷缩;如果小脑接收不到信号,幼鼠就不会服从。心跳的减弱和体位的改变是由小脑的副交感神经和传出神经直接实现的。这一系列的生理反应使幼鼠安静、听话、蜷成一团,便于母鼠带它们去安全的地方。
并且在研究中,他们意外地发现,“剪辑催眠”的“镇静作用”不仅存在于猫、鼠等哺乳动物身上,也存在于人类婴儿身上。其中,最典型的“镇静作用”和人与小鼠相似的三种生理反应是:停止哭泣、服从和减慢心跳。
(4)?对其他非哺乳动物的催眠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很多表演中,蜥蜴、鸡、青蛙等动物在仰面倒下的时候可以保持静止,进入催眠状态,但这种催眠其实是一种装死的自我保护,而不是真正安全的迁徙行为。
但是还有一种哺乳动物是没有脖子的,比如海豚。你怎么能催眠它?答案是海豚不能被催眠,因为它们左右脑之间的胼胝体非常特殊,左右脑可以轮流睡眠,所以不具备自我催眠的功能。
这次科普之后你有没有学到什么奇怪的知识点?在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在网络名人中做博主是最快的成名方式之一。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哪怕家里养了一只讨喜的宠物,分享出去也有可能吸引大批粉丝追随。正是因为这种不经测试的名气逐渐流行,一些没心没肺的人通过拍摄捉弄猫的视频来获取人气,甚至选择虐猫来获取关注!这是不对的,一定要引以为戒,不要一瞬间伤害最信任你的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