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专利是谁提供的?
新能源汽车从一开始就有多种技术路线,比如纯电动、混合动力、氢能等等。日系车企其实很早就布局了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比如丰田在1997推出了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日产在2009年推出了首款经济型纯电动汽车。但后来,老大丰田带领日系车企集体转向,致力于另一条技术路线,即氢燃料电池。
日系车企早起赶个晚集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
2018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日本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丰田社长丰田章男亲自介绍了丰田氢燃料电池车MIRAI,在日语中是“未来”的意思。这说明直到2065438+2008年中期,日本汽车行业仍然坚信氢燃料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未来。
然而,2018年末,一件大事发生了,特斯拉的Model 3终于解决了量产问题。有业内专家当时做出一个判断,形势已经明朗,纯电动汽车是未来。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判断非常准确。两年后的202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突破300万辆,同比增长约40%,其中氢能源汽车不到65,438+0万辆。号称目前最成熟领先的氢燃料电池车丰田MIRAI,全球销量仅为65,438+0,770辆,比去年下滑近30%。此次宣布停产的本田氢燃料电池车,2020年全球仅售出240辆,总共仅售出65,438+0,900辆。
在这种形势下,奔驰、通用等传统欧美车企纷纷停止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今年以来,互联网公司纷纷涌入造车领域,都是在纯电动方向。此时全球互联网资本集中在All in纯电动赛道,预示着未来新能源汽车整体技术方向已定。
目前只有日韩车企还在坚持氢燃料电池。坚持的结果是,日韩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存在感越来越低。比如最早推出纯电动汽车的日产,其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4年的全球冠军下滑至2020年的14,丰田则下滑至17。
问题是:为什么氢燃料电池输给了纯电力?原因有很多:
技术上,氢燃料电池的能效不高;从成本上来说,氢能源汽车非常昂贵;配套,缺少加氢站,等等。但说实话,这些问题和纯电动车是一样的。业内人士告诉我,氢能技术失败的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日本企业对氢能技术的垄断。
截至2019,全球83%的氢能专利属于日本企业,其中仅丰田一家就持有全球48%的氢能专利。这有多恐怖?相比之下,领先5G技术的华为拥有5G 20%左右的专利,这种情况下,如果中美欧车企有其他技术路线可以选择,肯定不会选择氢能,显然会卡住。而日本国内市场太小,无法独自支撑氢能源汽车的全产业链,在产业生态上与纯电动汽车的距离越来越大。这是氢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还记得平板电视的液晶和等离子之争吗?
从技术上来说,液晶和等离子并不存在绝对的竞争,但当时等离子的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松下、日立等少数公司手中。尤其是松下,垄断了等离子体的大部分专利。在这种情况下,三星、LG、夏普、索尼等公司只能选择当时相对较弱的液晶技术来碰碰运气。于是,大量的人才、技术和资金涌入液晶领域,使得液晶产品的性能迅速提升,价格迅速下降。LCD最终取代等离子成为平板电视的主流。
100年电动车的历史循环
100年前,也就是20世纪初,在美国注册的乘用车中,40%是蒸汽动力的,38%是电动汽车,只有22%是燃油汽车。当时人们认为电动车应该是未来的方向。比如1914开头的一个大新闻是“亨利·福特和爱迪生合作造汽车”。亨利·福特说,他和爱迪生一起研究了很多年,一直在研发更可靠、更小、更长续航时间的电池。爱迪生说,“我相信纽约的所有卡车很快都会是电动的。”然而,历史突然急转弯。1914年底,一场奇怪的大火烧毁了爱迪生的电动车工作室。到1920,电动车开始被燃油车完全取代。从那以后,正好是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