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焦点访谈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永远拥有你。

——紫荆花盛开湘江(1)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十年来,在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下,特区政府和香港市民齐新走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为香港谱写了辉煌的十年。

1997 5438+00年6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开始席卷香港,香港经济一时受到强烈冲击。危机时刻,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坚定态度下,特区政府有力量在关键时刻入市,维护港元,最终击退国际金融炒家。亚洲金融风暴后,香港各行各业都处于转型和调整阶段。然而,2003年初,“非典”来袭,香港经济再次面临困境。中央政府全力支持香港同舟共济,共同抗击非典。

为了帮助香港迅速恢复经济,2003年6月29日,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正式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加快和提升了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2003年7月,中央政府开放“内地居民赴港自由行”,不仅为香港旅游业提供了更多商机,也为香港市民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之后实施了内地大型优质国企赴港上市、粤港合作等一系列措施。香港经济连年保持高增长,呈现均衡发展态势。

香港回归祖国十年,“一国两制”取得巨大成功。香港民众和国际社会对“一国两制”的信心明显增强,对香港未来的信心和对中央政府的信任创历史新高。香港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详细信息:

演播室主持人敬一丹: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焦点访谈》。

今天,距离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还有两天。今天刚刚抵达香港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香港国际机场发表讲话说,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不仅是香港的大事,也是国家的大事,并向香港同胞致以良好的祝愿。

从197到2007年回归的10年间,香港经历了风风雨雨,走了一条不平坦的路。然而,在每一次风暴中,香港都得到了中央政府和祖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以日益强大的祖国为后盾,特区政府和香港市民齐新一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正如一首香港人喜闻乐见的歌曲所表达的那样。

1997 7月1注定是历史上的一天。这一天,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终于实现,香港进入新时代。10年后的今天,一个更加繁荣的香港正呈现在人们面前。

曾宪梓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香港实行“一国两制”,这是中国政府的政策。首先,历史上,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敢实行两种制度。只有在中国,我们有胸怀和勇气,在香港的65,438+00年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

记者黄杰: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是香港九龙尖沙咀。这是观赏香港市容的最佳视角之一。如果你去过10年前的香港,你一定会发现站在这里的香港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容易。

1997 10,才回归后的三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开始席卷香港,国际炒家同时对香港的外汇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进行猛烈的攻击,香港经济一时受到强烈冲击。

香港市民:经济不太好,裁员很多。

在危机时刻,香港人期望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稳定局势,他们的期望很快就会实现。为了确保新成立的特区政府有足够的财政储备应对危机,在回归前十多年,中央政府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代表未来特区政府管理新一批地租,与港英政府平分。到金融危机的时候,钱已经从7亿多港币增加到6543.8+070亿。当香港遭遇金融危机时,中央政府明确表示,如果有必要,将不惜一切代价捍卫香港。正是有了这笔财政储备和中央政府的态度,特区政府才有力量在关键时刻入市维稳港元,最终击退了国际金融炒家。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中央政府对香港的无私政策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有非常积极的评价。

香港市民:现在回归后,我感觉香港是由一个巨大的国力直接支撑的。香港虽然是世界金融中心,但是如果你没有一个大的体系作为它的背景和后盾,我觉得来自实体资金的支持,来自背后智库的支持,来自势头的支持,会直接产生与国外金融的全面对抗,比如像索罗斯这样的量子基金。

亚洲金融风暴后,香港各行各业都处于转型和调整阶段。据《香港商报》统计,到2002年,香港85%的GDP来自服务业,旅游业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然而,2003年初非典袭击香港,香港经济再次面临困境。

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席田北俊:2003年初没有非典的时候,我们每个月的旅客量大概是100万。但是在非典的那几个月,也就是2003年的4月、5月到6月,每个月的旅客量下降到只有5万人,从654.38+0万下降到5万人。我们酒店的很多客人只开了几个房间。最著名的半岛。

当非典袭击香港时,大陆也面临着这场可怕的疫情。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中央政府对香港的全力支持,时任香港医院管理局局长的高永文先生记忆犹新。

香港医管局前总监高永文:当时我们要用一些高标准的防护装备,比如N95口罩,或者一些全身防护服。这些东西是一些外国公司的专利产品,甚至是一些公司或国防工业的一些产品,他们不会轻易大量提供给你。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陈佐洱:当时医生戴的这种护目镜是香港规定的。世界上只有一家德国工厂每月生产10,000副护目镜。这个单子需要5000副护目镜,我们必须在一周内完成。记得去德国日本美国采购,都是满足香港的需求。

今年,当我们回顾四年前的过去时,我们会读到许多精彩的内容,如中央政府的支持,特区政府的勇气和白衣天使的奉献。这些力量结合起来形成了巨大的合力。2003年5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取消对香港的旅游警告。1个月后,董建华来到曾是非典重灾区的桃园,向公众宣布世界卫生组织将香港从非典疫区名单中剔除。

记者:香港战胜了非典,但不可否认的是,香港的经济也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为了帮助香港快速恢复经济,中央政府在2003年送了香港两份特殊的礼物,分别是CEPA和自由行。

2003年6月29日,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正式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协议》,即后来的CEPA,目标是消除两地关税壁垒,促进投资便利化,从而加快和提升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

曾宪梓:在CEPA的支持下,香港的经济在过去三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2003年7月,中央政府开放内地居民赴港自由行,允许部分城市的内地居民以个人游客身份赴港旅游。这项措施不仅为香港旅游业提供了更多商机,也为香港市民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

田北俊:从数字上来说,1997来港的人数大致是13万,10万来自外国,只有200多万来自中国。回归至今10年,外国游客人数仅从10万增加到13万,增幅仅30%。10年后,国内旅游人数从200多万增长到13万,可以看到我们的10年。

在CEPA、自由行、港澳合作等一系列措施实施后,香港经济保持了逐年高增长。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发展的同时,香港在内地发展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香港和内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梁振英特区行政会议召集人:这是一个双向的关系。香港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国家经济。

演播室主持人敬一丹: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挑战此起彼伏,但回归祖国后,香港不再漂泊。在日益强大的祖国怀抱中,香港在各种困难和挑战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实现了经济强劲复苏和快速发展。在《永远有你》这首歌里,香港人是这样表达对祖国的感情的:“狮子山摸长城,在血脉里感受,和谐靠你,赋予生命。闫明紫荆花在风中胜出,找到了正确的道路,花瓣盛开。”

好了,感谢您收看今天的焦点访谈。再见。

心的回归

——紫荆花盛开湘江(2)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与五星红旗一同升起的,是港人创造美好明天的信心和希望。十年来,香港人对祖国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增强,成为香港回归后最大的变化和成就之一。

1997之前,部分香港市民因对回归后的前途感到疑虑,陆续申请英国国民(海外)护照。当他们看到回归中国的香港并没有他们所担心的那样,而是依靠祖国更加繁荣,加上持有特区护照的便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申请特区护照。持有特区护照不仅更方便,在特殊情况下还能得到及时的协助。据了解,回归10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与特区政府紧密合作,处理了4000多宗涉及香港的领事案件。

今天,祖国已经成为香港的坚强后盾,香港人对祖国的感情也在一步步加深。现在,越来越多的香港市民开始喜欢唱国歌,喜欢看升国旗。驻港部队逐渐成为香港人心中的明星。香港人学习普通话的热情日益高涨。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内地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申奥成功,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勇夺金银牌,都激发了香港市民的爱国热情。

回归后,越来越多的香港社会团体、政府机构和学校组织香港青少年到内地交流、考察和学习。一些香港市民看好祖国蓬勃发展的经济形势,前往内地投资买房。

经过十年的发展,香港与内地日益融合,越来越多的香港市民深切感受到了心灵的回归。

详细信息:

演播室主持人敬一丹: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焦点访谈》。

无论香港人还是内地人,可以说全中国人都熟悉这样一种中药——当归。香港在7月1997回归中国的时候,“当归”二字可以很好的表达人们的感情,政权和民心都属于当归。但百年沧桑留下的痕迹却不是那么容易过去的。当时有人说,政权回归相对容易,难的是心理回归。10年后我们的记者在香港感受到了什么?

记者黄杰:这是香港湾仔的香港入境事务大楼。在香港回归中国前夕,一些香港市民在这里排队申请英国公民的海外护照。据说一天排队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了5万多人。香港回归后,来这里办理护照的人依然络绎不绝。不同的是,他们申请的不再是英国国民海外护照,而是中国人民护照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

记者:办理这个特区护照的手续复杂吗?

香港市民:其实并不复杂。只要排队,差不多半个小时就好了。

记者:那为什么现在要申请特区护照?

香港市民:我觉得特区护照用起来很方便,感觉我们的祖国很强大,所以我觉得拿着这个护照很自豪。

解说:1997之前,部分香港市民对回归后的未来产生疑虑,纷纷申请英国国民海外护照。当他们看到香港回归中国后,他们没有了他们所担心的,而是依靠祖国更加繁荣。再加上持有特区护照的便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申请特区护照。

李冬果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处长:134个国家和地区给予特区护照免签证待遇,持有特区护照的香港居民已达420万人。

香港市民:那我觉得特区护照更好用,更方便。既然我有这么好用的特区护照给我身份和人身保护,为什么还要让另一个国家来证明和保护我的身份呢?

记者:持有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不仅方便,在特殊情况下也能得到及时的帮助。据了解,香港回归祖国10年来,有关部门与特区政府密切合作,共办理涉港刑事案件4000余起。

李冬果:2004年印度洋海啸时,许多香港人在泰国。事件发生后,驻泰国宋卡总领事及其同事最先到达现场。

解说:中央政府所做的这一切,极大地增强了香港人对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对国家的归属感,使很多在回归前离开的人又回到了香港。郭少明是一名香港公民,他和妻子在上世纪90年代初去了加拿大,但在加拿大回归前夕,他们回到了香港。

郭少明:当我们移民到加拿大时,我们发现在加拿大没有家的感觉,感觉自己像二等公民。另外,那里的生活太随便了,不适合我。感觉香港挺好的,回归后发展得很好,所以决定留在香港发展。

解说:郭少明返港后,继续经营他经营了65,438+00多年的化妆品生意。回归后香港的稳定繁荣发展,让他的生意不仅熬过了亚洲金融风暴和非典,还做大做好了。

香港市民:起来吧,不想做奴隶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

香港市民:在我看来,国歌里有一种非常激动人心的东西。一种团结向前的力量很适合现在的香港。我们香港人应该团结一致,共同前进。

解说:现在,每天早上香港一些重要的地方都会举行升旗仪式,晚上香港电视台也会播放国歌。越来越多的香港市民开始喜欢唱国歌,喜欢看升国旗。应该说主权回归有明确的时间线,而心智回归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今天,祖国已经成为香港的坚强后盾,香港人对祖国的感情也在一步步加深。

记者: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是驻港部队的军营。回归之初,对香港人来说是一个神秘而陌生的地方。短短几个月后,就开始定期向香港民众开放,从此成为香港民众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窗口。

香港市民:应该说这样的机会很少。我想更多地了解军队。

香港市民:孩子们也很开心。

解说:10年来,驻港部队开放军营14次,20多万香港市民进驻军营。同时,驻港部队还积极参与义务植树、义务献血等各类社会公益活动。根据香港多家研究机构发布的最新数字,香港民众对驻军的认同率从入港初期的37%上升到现在的93.7%,满意率达到71%。他们成了香港人眼中的明星。

香港市民:长得很帅,很有职业感,很有保护欲,很有纪律性。

香港市民:我觉得他们应该很积极,很热爱。

记者:我身后的建筑是香港大球场。165438+2003年10月1日这一天,4万多名香港市民蜂拥至此,一睹心中又一颗闪亮的星星。一家香港媒体以“早上问候英雄”为题报道了当时的盛况。他们是这样描述的。香港人疯了,整个城市都在激情中。

香港人: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荣誉。

香港市民:我感慨万千,无比幸福。

解说: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标志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与此同时,内地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申奥成功,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的金牌银牌,都激发了香港市民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

香港市民:以前别人问我你是谁,我说我是香港人。现在人们问我你是谁,我基本上说我来自中国,我出生在中国香港。

香港小学生:有人说不读书长大就没有好工作,但什么是好工作呢?

解说:香港回归祖国后,随着与内地的文化、经济交流日益频繁,香港人学习普通话的热情也越来越大。过去在香港不流行的普通话持续升温。

香港普通话学院教师李:香港回归后,学生越来越多。现在这个情况真的很热烈,很多同学都报名了。现在差不多有两三万学生,现在我们学校有八个分校。

香港市民:自2000年以来,我公司的老板一直邀请内地人到香港或中文大学的一些老师教他们普通话。

解说:从香港人对特区护照的信任,到移民潮的再起,从对国籍和国歌感情的逐渐加深,到学习普通话的热潮,这一点一滴体现了香港人对祖国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增强,成为香港回归后最大的变化和成就之一。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香港人意识到国家的进步,也在不断发展。他们对国家不断进步的自豪感和对“一国”的认同与日俱增。关于“两制”,我们既要保持原来的样子,也要保持香港未来的发展。这样的价值观会继续成长,香港会为国家做贡献。

演播室主持人敬一丹:这几年内地人注意到香港亲民,接触香港人的机会多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团体、政府机构和学校组织香港青少年到内地交流、考察和学习。一些香港市民看好祖国蓬勃发展的经济形势,在内地投资置业。香港与内地的逐渐融合,让越来越多的香港市民感受到了心灵的回归。越来越多的人同意这样的说法:香港是我的家,祖国是我的家。

好了,感谢您收看今天的焦点访谈。再见。

欢呼香港

——紫荆花盛开湘江(3)

今天,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的活动达到了高潮。这些天,香港的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参加各种庆祝活动,感受庆祝的气氛。

今天中午,“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归十周年杯”在香港大球场开球。第一场比赛由香港明星足球队对阵内地明星足球队。参赛选手都是来自香港和内地的体育明星和演艺明星。何家劲是一名香港演员,在电视剧《包青天》中扮演展昭。他还参加了今天的香港明星足球队比赛。何家劲告诉记者,回归十年来,香港与内地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从1997到今年,每年在内地参与两部以上电视剧拍摄。

6月29日下午,记者来到香港元朗洪锦堂先生家中时,正巧洪先生和家人正在看胡锦涛主席已经抵达香港的新闻。由于身体原因,洪金堂夫妇只能通过电视屏幕感受庆祝回国的气氛。不过洪太太告诉记者,她的四个孩子中,老大几年前去了大陆,看到哥哥在大陆事业有成,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老四也动了去大陆发展的念头。

香港汉华中学举行校友晚会庆祝回归。参加聚会的校友将获得一份特殊的纪念品——回归纪念尺。从回归纪念尺可以看到香港回归的大事记和中国的历史大事。6月29日晚,由香港汉华中学校友举办的“庆祝回归十年”文艺晚会也正式开始。数百名观众分享了庆祝回归的喜悦。晚会上,汉华中学的校友们演唱了《我的人民,我的祖国》。

香港回归十年来保持了繁荣稳定,这是不争的事实。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有着得天独厚地理优势的香港,一定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惊喜,东方之珠一定会更加璀璨!

[详情]:

香港的喜事,就是国家的喜事。连日来,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纪念活动在香港和内地举行。十年风雨,十年辉煌,十年困难与挑战,十年进步与胜利,积累的情怀与喜悦在这一刻得到充分释放。连日来,本报记者一次次与香港普通市民分享这份喜悦。

解说:今天中午,香港特别行政区10周年回归杯足球赛在香港大球场举行。作为三场回归杯比赛的第一场,由奥运冠军和浪漫球星组成的内地足球队对阵香港足球队。

陈百祥和香港演员: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三对三。

解说:足球比赛是庆祝回归10的一种方式,香港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庆祝。6月29日下午,记者来到家住香港元朗的洪金堂先生家中。他说看电视报道是老两口庆祝回归10的方式。

洪金堂香港市民:胡锦涛总书记和几位中央负责人来到香港,走访寻常百姓家,体现了中央对香港市民的关心。

记者:这几天香港很热闹吗?

林爱珍先生和洪金堂先生的妻子:这几天没有停过。早十几天就开始了,各种活动都有。

解说:洪太太说,这期间各种大大小小的庆祝活动遍布香港,她也想参加。

林爱珍:如果我年轻,我应该现在就开始。坐车至少要等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我们要占位子,要看,要占好位子,所以要早出晚归。

评论:

洪金堂夫妇通过电视屏幕感受到了庆祝10年回归的气氛,而香港汉华中学的校友聚会就是他们庆祝回归的方式。每个参加聚会的校友都会得到一份特别的礼物。

香港汉华中学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邱瑞芬:这是回归的纪念尺。这把尺子很有趣。让我展示给你看。这个纪念回归的尺子就是看回归的大事。这一面是中国的历史,这一面是统一的大事。

解说:校友们聚在一起庆祝回归。为了* * *追忆这10不平凡的一年,汉华中学校友会特意为这次联欢会布置了一块长度超过10的展板。

记者:我看还有一块,是专门和大陆融合的。

邱瑞芬:是的,回归以后,官民双方都组织了很多交流团去大陆,因为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解说:何家劲是一名香港演员,在电视剧《包青天》中饰演展昭。他是香港明星足球队的成员。回归杯明星展前,记者在香港湾仔体育馆看到他在训练。

何家劲香港演员:我今天在这里练习是有目的的。

记者:目的是什么?

何家劲:因为7月1号,在港府体育馆有一场比赛,是我们香港明星队和内地明星队的友谊赛。

记者:那天谁参加了你的比赛?

何家劲:太棒了。我们的骨干是谭咏麟、陈百祥、曾志伟、黄日华和苗侨伟。我是防守者,也是最后一个。

解说:回归10以来,香港人经历了奇妙的经历。何家劲说,香港和内地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他个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何家劲:1997年后,我们去大陆拍戏更容易了。只有更多地与人接触,我们才能全面地交流经验。1997之后,今年是2007年。在这10年里,我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在中国大陆拍摄了至少两部电视剧。

解说:10年回归以来,越来越多的港人像何家劲一样有了更多在内地发展的机会。洪太太告诉记者,她四个孩子中的老大几年前去了大陆发展。看到哥哥在大陆事业有成,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老四也动了去大陆发展的念头。

洪锦堂先生之子洪朗:香港过去10年发展良好,对未来有信心。他打算在香港的计算机行业继续展示他的才华。以后有可能继续在内地发展,内地机会很多。

林爱珍:老板去大陆打工了。如果他工作,他会挣得更多。他挣得多,我们老人也挣得多。

洪锦堂:我现在退休了,有空就去香港深圳转转。

解说:老两口很高兴看到孩子们都能找到好的发展机会,香港这些年的发展也让他们很开心。

洪锦堂:机场、青马大桥、西铁,还有很多高速公路的建设,城市和市政各方面都很好。

解说:国学中学校友会的邱瑞芬告诉记者,校友们参加归国庆典的热情非常高,很多校友都提前到校。

邱瑞芬:都是香港校友。他们通常在香港的不同地方工作。

记者:为什么这次大家都跑这么远来做这个?

邱瑞芬:因为庆祝回归。他问我们为什么大家这么远来这里参加这个活动。

香港汉华中学校友会成员高:因为我们都爱国爱港,所以是老同学。我们也可以借着这个大好机会聚一聚。我们太幸福了。让我们快乐起来。

香港汉华中学校友会成员钟坤志:我很高兴今年是回归10周年,所以心情当然不一样。

香港汉华中学校友会成员叶:因此,我非常兴奋和高兴地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

解说:汉华中学校友会准备了一场名为“庆祝回归10”的文艺晚会,专门邀请了云南的文艺团体参加演出,并邀请周边居民一起分享。

邱瑞芬:因为香港对少数民族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们邀请了他们,让大家知道中国有56个民族,这么大的一个大家庭。

解说:6月29日晚8点,“庆祝回归10年”文艺晚会正式开始,数百名观众分享了他们庆祝回归的快乐心情。当晚,汉华中学校友会华英合唱团表演了少女合唱《我的人民,我的祖国》。

洪锦堂:毕竟10年是历史上短暂的一刻。我感觉主要是中央政府提出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这种创造性的想法将使香港在未来指导香港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

林爱珍:10的回归对我们的孩子和大人都有好处,我们信任和赞美我们的祖国。今天是7月1日回归纪念日。我们知道胡总书记来香港看望我们。希望在胡总书记的支持和鼓励下,香港会越来越好,香港好,中国好,就非常非常好。谢谢你。

说起香港,有人会想到国际金融中心、最开放的自由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有人会想到茶餐厅、赛马场、旅游购物天堂,有人会想到动感之都、时尚之都。香港回归祖国10年来保持了繁荣稳定,这是不争的事实。背靠祖国,面向世界,具有独特地缘优势的香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惊喜,东方之珠必将更加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