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最年轻的总设计师。

到2023年,中国航天最年轻的总设计师是易。

她是中国长征火箭唯一的女性总设计师,也是最年轻的总设计师。她带领团队不断刷新载人火箭的安全指标记录。她叫易,但她选择了一个非常艰难的职业,从载人火箭到重型火箭研发。易,用一个* * *党员的责任、毅力和拼搏,创造了中国航天一次又一次的新突破。

只有知道自己知道的,才能保持冷静,这是在工作中经过无数次锤炼后很容易得到的经验。2006年,易博士毕业后成为一名火箭设计师。2009年,她承担了长二F火箭逃逸系统的设计,这直接关系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2012年,神舟九号飞船发射,第一次轻松看到航天员登上自己的火箭。为了提高火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很容易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火箭安全设计的核心技术。她还创新性地提出了火箭飞行过程中的多种故障判断依据和处理方法,使载人火箭的安全性不断突破。

主要成就

工作期间,获得某系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授予专利6项,受理专利6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科学论文30余篇。

易现为集团公司学术技术带头人,一院整体输送技术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中国科协杰出青年实事求是成果转化奖,获得“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作为重型运载火箭副总工程师,易带领科研团队攻关我国下一代运载火箭的关键技术。重型运载火箭的规模和能力基本上都是长征五号的几倍,用传统的手段和应用传统的知识是不可能给出一个优化的设计方案的。

因此,易到带领研究团队开展了基于配置的差异化承载能力设计裕度的细化研究,为承载能力的科学预留提供了重要参考。

进行了总体弹道、功率、载荷和结构的联合优化设计,详细给出了推力调整的最佳时机和调整范围。通过轨迹优化,从设计源头上大大降低了传统的轴向载荷,从而优化了箭体的结构重量,为保证运载能力和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展智能火箭技术探索,采用任务目标分类模式,从设计源头提高重型运载火箭的任务适应性。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如大型箭体的结构设计和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