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介绍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和自然景观。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介绍。希望你喜欢!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介绍

中国有两座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分别位于南方和北方,各有特色。北部是山西平遥古城,南部是云南丽江古城。丽江古城由大研、白沙、束河三个相对独立的城建单元组成。大研古城是它们的集中代表,所以人们常把大研古城称为丽江古城。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丽江大研古城是国内外知名的少数民族高原古城。

大研古城的位置

大研古城位于丽江盆地的中心。看盆地的西南角,那里矗立着一座书写的山峰,看起来像一支写在书里的巨笔。丽江盆地就像一块碧玉制成的大砚台。古有砚砚相通,故名大研古城。难怪有人说丽江文化繁荣,是因为风景优美,人杰地灵。

古城形成于宋末元初。明清以来,这里一直是滇西北的商业中心,是连接滇、川、藏的茶马古道的重镇。它有800多年的历史了。古城占地3.8平方公里,海拔约2400米。居住着6200多户人家,常住人口25000多人,其中纳西族人口约占67%。丽江古城1986年2月8日被国务院申报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2月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古城选址

丽江古城在选址、街道布局、纳西民居等方面独具特色。,除了像苏州古城一样有“小桥流水”的特色。古城北临金鸿山,西临狮子山,东南为良田,地势北高南低。这个位置冬季阻挡西北寒流,夏季向东南送暖风,使古城冬暖夏凉,气候舒适宜人。我们周围的雨荷河为这座古城提供了干净充足的水源。可以说古城的定位是非常科学的。

水车-展示墙-水龙柱

眼前的水车,有人说是儿童水车,有人说是情人水车。古城里曾经有过水车,但是今天在一些偏僻的地方还在使用。它可以用来磨大米和面粉。如果人住在高处或者要灌溉的田地在高处,但是水在低处流动,也可以用来提水。

水车旁边是一块照壁,上面有江泽民同志的题词。在古城里,有一个照壁的三居室,长这样。在墙的右边是一个排水口。龙主管水,古城内的民用建筑最怕火,但水可以胜火,所以设立这个水龙柱,是为了表达百姓避火的愿望。千百年来,古城人民爱古城如己眼。也请像古城人民一样热爱古城,不要乱扔烟头和垃圾。

世界遗产会徽-石雕墙-巴格图

再看世界文化遗产会徽图案。外圆为圆形,代表地球和自然;方形内框双手环绕,代表人类创造;圆圈和方框内外紧密相连,表示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丽江古城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杰作。圆圈周围的文字分别是中文、英文、法文的“世界遗产”三个字。

右边的石雕墙是用丹霞地貌区特有的砂岩雕刻而成,因古城外围环境整治,建于1999。这幅巨大的浮雕墙高9米,长55米,被称为“丽江古城史圣图”,展示了丽江世界文化遗产古城白沙古镇、束河古镇、大研古镇三个区域的古代日常生活场景。其代表场景有白沙壁画、束河四方街、大石桥街、大研四方街,还刻有东巴象形文字、纳西古乐表演、男耕女织、古城民居屋顶等。是一幅浓郁的纳西风情画,堪称丽江的“清明上河图”。

我们脚下是“巴格图”,又名蛙八卦,是纳西族先民根据五行学说创造的占卜工具。图案中间有一只青蛙在爬行,背上有占卜经文,腹部有一支箭穿过,象征五个方向、五行、五色、八位。箭杆朝东,象征“木”,木色绿色;蛙嘴朝南,口吐“火”,火色红;青蛙肚子居中,变成“土”,黄色;箭头朝西,象征“铁”,铁色为白色;青蛙尾巴朝北,撒“水”,是黑色的。另外,青蛙的左肢指向东南,右肢指向西南,左脚指向东北,右脚指向西北,加上东、南、西、北,象征着八个方向。图案周围标注了十二种动物形象,从东到西依次为银虎、毛兔、陈龙、四社、五马、未央、神猴、悠悠鸡、狗、海猪、鼠、丑牛。这样,木、火、土、铁、水五行互相搭配得到十,再和十二种动物循环搭配得到六十序数。民间东巴祭司用青蛙身体部位象征宇宙方位,布局阴阳、五行、十天干、十二地支、八门,使其形成专门的占卜地图,解释自然,预测人类生命。巴格图对研究纳西族先民的原始宇宙观,乃至八卦起源的研究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古城布局

古城的街道和房屋布局,可以说是以水为脉,顺势而为。象山脚下,黑龙潭泉水流出千米长的雨荷河,在这里分为西河、中河、东河。在古城里分成更多的支流穿行于大街小巷,穿墙入院,流遍全城,让丽江古城富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审美情趣。古城的街道、房屋与水、山自然舒展,与中国许多古城的方形棋盘布局大相径庭,也体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园林之美。以水为脉的布局也告诉我们,如果有朋友在古城迷路了,只要逆流而上,就可以走出古城,走到入口。请随我沿着西岸新华街走进古城!

五华市街道

可能有朋友注意到了我们脚下的铺路石,叫五花石。古城就是用这种漂亮的砾石石板铺成的,经过千百年的踩磨,已经相当光滑了。这样的街道干燥不尘土飞扬,下雨不泥泞。如果阵雨过后进入古城,街道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就像一条五彩缤纷的“花道”伸向远方,简直美不胜收。这种五花石是花岗岩的一种,所有的古城都是用这种石头铺成的。难怪日本客人说:“你们丽江人好有钱啊!”

小桥流水人家

你看,我们左边是西河,流向四方街和幕府,我们右边是依山而建的纳西民居。这里有玉有水,有垂柳有垂柳,有木桥席,有瓦房,是一道“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景。据统计,古城3.8平方公里范围内有365座石拱桥、石板桥、橡木桥。丽江古城既是一座水城,又是一座桥城。水,对于古城来说,是血脉,让古城充满活力,增添了美感。可以说,没有水,丽江古城将失去一半的魅力。

游客们,在这座古城里,除了这水带来的活力,还有一个方面给古城带来了活力,那就是居民。时至今日,以纳西族为主的各族人民仍在古城工作生活。他们自然而宁静的生活使古城仍然充满活力,所以人们称丽江古城为“活的古城”。大家随时都能看到纳西族大妈们,穿着宽腰大袖上衣,褶腰,背七星羊皮,做生意,娱乐。他们年轻的时候很努力,现在老了很幸福。他们时而携手漫步在古城,成为与古城十分和谐的一道风景。请注意。

广场街

游客们,现在我们在四方街。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广场。它是一条近似长方形的方形街道,周围是一排排相连的人行道,占地约6亩。为什么叫四方街,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广场很像知府的方印,被土司命名为四方街,意为“权力镇广场”。有人说是因为这里的道路四通八达,是四面八方人流物流的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四方街为什么这么有名?如果说在我国北方有一条举世闻名的贸易走廊——丝绸之路,那么在我国南方也有一条叫做“茶马古道”的贸易走廊,是藏区和丽江的马匹、皮毛、药材等特产和南方的茶叶、丝绸、珠宝等商品的贸易走廊。丽江古城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城镇,四方街是这个重要城镇的贸易中心。

古往今来,白天,这里商贾云集,交易繁荣,自然回归市场。甚至周边的几座桥也成了一些商品的垄断地。比如柯公房前的桥叫“豌豆桥”,西南角的桥叫“鸭蛋桥”。晚上,尤其是节假日的晚上,这里成了各族孩子的舞池。人们点燃篝火,唱民歌,在陶器村、李阿丽和芦笙中彻夜跳舞。如果你碰巧遇到这样的盛会,你会忍不住加入他们。明代穆公土司“一芦笙吹未断,月下歌舞”的诗句,正是这一盛况的真实写照。

也许大家都注意到了,四方街并不是水平的,而是略微向东倾斜。为什么?正如纳西谚语所说,四方街是一个热闹的市场,除了鸡头,什么都卖。过几天垃圾会很多,古城没有固定的清洁工。古城人根据地形,巧妙地利用西河自然洗街。做法是:下午赶集的时候,人们用三块木板在街河上锁一个闸门,西河水溢出堤岸,流向街上的集市。周围店铺的老板用棍子挑水,污水流入东河灌溉数千公顷农田。用河水自己洗街道干净,省去了扫地的力气,这在中国的城市里大概是绝无仅有的。

柯公房

这是广场,原本是为了杨家在这条巷子里的“一门三抬”而建的。清朝雍正元年,即公元1723年,丽江实行“改地为溪”政策,即由原来的土司统治改为中央政府指定一定任期的溪官统治。从此丽江从封建领主社会进入封建地主社会。社会制度的变化极大地激发了民间儿童的阅读热情。从“还乡”到清末180年取消科举,丽江产生了60多位举人,7位进士。“一门三迁”在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并不奇怪,但在长期被土司统治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丽江却是轰动一时的大事,于是官民捐资在这里修建了两层楼的龚克广场。清末,漓江最后一个进士和吉梗就出现在这条巷子里,于是村民们在被烧毁的遗址上重建了龚克广场,并升级为三层。事实上,从“回归祖国”到清末废除科举,光古城有过两次“一门三迁”。现在,只有30多万人口的纳西族,有上百名专家教授。每年高考录取人数按平均人口计算一直在全省名列前茅。可以说纳西族是一个崇尚文化,善于学习的民族。好了,大家可以在四方街逛30分钟,或者买点土特产和纪念品,30分钟后在这里集合。接下来,我们去参观纳西四合院。

纳西民居——四季博古

纳西族人善于学习还体现在古城的民居建筑上。古城民居在广泛吸收汉、白、藏民族建筑文化的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建筑文化和审美意识,形成了许多纳西族风格的三房一厅、四进五出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并在门楼与前廊的设置、天井的铺砌、门窗隔断等方面形成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目前丽江古城(含白沙、束河)重点保护民居140户,大研古城112户。现在我们将参观纳西四合院。这是一个四进五出的天井,东南西北都是方形的房子。每相邻两个房间之间有一个小天井,中间的大天井有五个天井,所以叫四进五天井。这座方屋的楼上楼下都是相通的,所以又叫“走马角楼”。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方屋的前檐都垫了高高的五花石柱,既保护了柱脚,又美观,但是不利于房屋的防震抗震,而且丽江是多震区!师傅不明白这个吗?你说什么?原来这种“走马角楼”有一个特点,就是相邻的两个房间有一根前檐柱,两个房间的山墙框架在同一根柱上斗拱,建筑上称之为“同梁同柱”。这种结构不仅省了一根柱子,而且房屋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抗震性能好,所以业主采用了这么高的柱基础。

如果问这个四合院哪个部分最有纳西特色,那就是大厅里的六合门和六合门上的窗芯——“四季博古”。虽然这些也是学习汉、白文化的结果,但时至今日,还没有哪一个民族像纳西族一样,一年四季都要家里有六合门、博古。这个六合门可以安装拆卸,方便灵活。开着的时候是门,关着的时候是窗。通常中间只开两扇门。红白喜事多,客人多的时候,六个门都可以拆开。雕花窗芯名为四季博古,构图内容多为四季花卉和博古器物,以寄托纳西族人民对吉祥四季、幸福美满、耕读传家的美好祝愿。你看,这叫“松鹤带春”,意思是“春”“寿”;这是“喜鹊争梅”,意为“冬天”、“喜庆”;这是“雏鹰立菊间”,寓意“秋”、“喜”;这是“白鹭采莲”,意为“夏”、“鲁”;这些是“孔雀玉兰”和“金鸡牡丹”。请把它们联系起来,看看它们是什么意思。

丽江故宫“幕府”

现在我们就顺着木府的护城河到木府。姓穆的土司曾经统治丽江400多年。在占据了最佳天时地利的狮子山脚下,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土司府邸,被人们称为幕府。护城河从北、东、南三面包围了幕府。人们会说,这是护城河吗?原来护城河又宽又深。“改土为流”后,随着土司的没落,护城河越来越小。

丽江古城的另一个奇迹是古城没有城墙。为什么?请回答。给你个提示:土司姓穆,历代土司热衷于学习中国文化,也讲究禁忌语。请从汉字方面考虑。对了,如果木屋有围墙,那就像给“木”字加了个框,变成了“困”字,当然不行。如有其他原因,请有不同看法,讨论!

木屋来了。我们面前的木牌坊上写着什么?“下雨了”,对。“下雨留香”这四个字,原是明代穆公土司所作,但已失传。现在看到的是纳西族书法家、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李群杰先生补书。这四个字可以用中文解释,也是纳西方言。在中文里可以解释为“皇恩如春雨滋润神州大地”;纳西语中“雨香”是“去看书”的意思,真的是独一无二。

穆福已经到了。据说这座木屋是仿照北京紫禁城建造的。这种越职在等级森严的古代是绝不允许的。因此,木土司从来不让外人进来,就连徐霞客也不例外。在土司木曾的邀请下,徐霞客于1639年来到明末丽江,看着高耸入云的木屋,亭台楼阁。他在《徐霞客游记》中写了一句“宫中美景,意在为王”的感叹,已写在东墙。

这座石拱桥的形状像一个马鞍。它被称为晋安桥和玉带桥。这座桥很特别,因为它的长宽比。一般来说,石拱桥的长度大于宽度,但这座桥不是。它只有3米长,9.6米宽。为什么?原来穆敬酒总要抬个大轿子以示威严,桥太窄,当然不行。同时也考虑到了这座桥与高大的忠诚广场之间的呼应与协调。

穆土司对中央忠心耿耿,不断进贡,尤其是在明朝万历年间。据说穆曾敬酒用大篷车载了千两金银,万里迢迢来京城进贡。明神宗非常感动,他被授予“忠诚”二字,并奉诏修建了这座忠诚石牌坊。从幕府门口的对联也可以看出土司对朝廷的忠诚。“每逢凤凰圣旨来,红日将至,鹤书不闲。”这副对联出自木台土司写的第一首纳西族汉诗《两关使者》,寓意圣旨来临时,仿佛离太阳更近,感觉很温暖;如果你很久没有收到朝廷的任何文件,那么你会觉得天上的白云很懒。请访问木府。

仁寿桥-大石桥-阿依坎

现在我们要去逛百岁坊,大石桥,阿依坎。你看,有些临街的房子不是临街,而是山墙临街。关于这一点,与梁思成齐名的中国著名建筑师刘敦桢教授在1938考察漓江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请想一想山临街的好处。因为中式建筑不太高,坡长,如果正面临街,采光不足,所以山临街的优势就是采光好。

仁寿桥在这里。这是中河。最初,这里只有橡树桥。清朝末年,这条巷子里的一户纳西族人家,有一位长寿老人,名叫年世光。他活了108岁,有段时间是个故事。于是,政府和街坊们捐资修建了这座仁寿桥,也叫百岁坊桥,向东五六十米处修建了一座木质百岁坊,也叫百岁坊。

现在我们在大石桥。这座桥建于明朝,已经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它是古城中最大的石拱桥,是古城东西部的交通要道。“大石桥”名副其实。也是四方街市场的延伸。以前是专卖麻布的,所以也卖麻布桥。

在这里游泳后,每个人都可以大饱眼福。如果你还想吃个够,别忘了抽空去附近的街道尝尝丽江粑粑和鸡肉凉粉。它们是丽江最有名的小吃。可以吃丽江粑粑酥油茶,或者丽江粑粑鸡凉粉,可以趁热蘸粑粑吃,也可以凉拌吃。无论是哪种吃法,都会让你回味无穷,回味无穷。

现在让我们去Ayican。丽江古城是从河两岸几个村落的发展和连接开始的,阿依坎是最早的村落之一。眼前的这口泉井叫阿依坎井,甘甜纯净。据说还有护肤延年益寿的功效。井边的碗是为了方便行人喝水而放的,也能表现出丽江民风的淳朴。以前古城有村规民约。晚上10点左右到第二天上午10点左右是居民到河里喝水的时间。不允许任何人在河里洗衣服或扔垃圾。如果过了这段时间还想喝水,就去分散在古城里的独眼泉井或者三眼井,保证了古城居民的生活用水。

东巴宫,一场伟大的古代音乐会。

我们左边的东街上有著名的大研古乐音乐会和东巴宫,他们的古乐表演各有特色。目前,活跃在丽江城乡的这样的古乐队有十几个。这里演奏的古乐分为“白沙细乐”和“丽江洞经乐”两部分。《白沙细乐》是纳西族本土音乐,是中国四大古乐之一。有本尼迪克特、一本书、三四记等曲调,曲调舒缓深沉,催人泪下。“丽江洞经乐”以前是宫廷和道教音乐,有江风、山鄱阳、水龙吟等一些曲调。由于丽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纳西族人对古乐的喜爱,许多在中原已经失传的曲调在云岭深处的丽江得以保存。在丽江流传数百年后,具有浓郁的纳西韵味,故称“丽江洞经音乐”。纳西古乐的表演以“三大经典”著称。哪三个古代的?古代音乐,古代乐器,古代老人。在古乐的演奏中,除了传统的笛子、锣、古筝等。,有罕见的古乐器波波、苏骨都等,演奏者多为白胡子老人。在古色古香的氛围中听古乐,你会觉得古风非凡,超凡脱俗,“此曲只应天上闻,人间怎能闻”的感觉油然而生,从而起到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作用。今晚我们要去听纳西古乐,到时候再详细介绍。

以前附近有很多客栈,有的专门接待茶马古道上来往的藏族商队。哪里有商队,哪里就有草料。眼前的空地卖的是牧草,不仅卖骡马的草料,还卖编织草席草鞋的稻草和山草。这条街上有几家土特产和木雕店。欢迎你来参观和选择。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东河。还可以在去东街的路上逛逛“金钥匙文化宫”和“何志刚书房”。

金钥匙文化宫

古城东街的“金钥匙文化宫”里挂着一把巨型钥匙。它是在2002年为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五周年而制作的。它由纯铜制成,高2002毫米,宽716毫米,厚72毫米,重800多公斤,象征着丽江古城800多年的历史。钥匙柄正面刻有世界文化遗产标志,右下方刻有金钥匙的纳西象形文字,左侧为“汉字谷”的音译,后面是纳西族东巴祭司佩戴的五冠示意图案,也隐喻丽江古城曲折的街巷水系。背着巨型钥匙的乌龟象征着健康长寿,稳如泰山,也象征着“旱子谷”纳西文化的厚重与悠远。

“丽江金钥匙”由丽江嘉禾有限公司于2002年8月8日投资260万元开发,作为丽江标志性旅游纪念品获得国家专利。目前市场上的金钥匙有纯金、纯铜、纯银、铜合金、银金等20多种,质地、规格、包装各异。近年来,丽江嘉禾公司也把“金钥匙”作为对人的一种褒奖和评价,颁给有能力、长寿的人。

何志刚研究

纳西族残疾人书法家何志刚,被誉为口头书写奇才。他的口述作品丰富流畅,独具“雄鹰折翼,志在蓝天”的风格何志刚1968年出生于丽江白沙古镇的一个纳西族农家。11岁时,意外触电,导致手臂高位截肢。然而,顾名思义,其他人下定决心,付出数倍的努力来完成高中学业。同时他以难以想象的毅力练字,用嘴咬笔,练就一手好书法。2003年,何志刚荣获“十四大十大杰出青年”称号,位于古城东街的“何志刚书房”也被列为丽江市青少年教育基地。

世界遗产丽江古城标志纪念碑

这座碑的整体造型以纳西族东巴中的“人”字为原型。纪念碑嵌有世界遗产会徽和纳西神话中的人类始祖雕像,突出了“以人为本,创造历史”的寓意,体现了“各族儿女与山川河流、日月同辉”的主题。东巴经《冲板图》说,洪水灾害后,世界上只有崇仁连幸存。后来,他娶了一个红衬白赞的天仙,来到丽江,过着从天而降的五谷、牛马的农耕生活。林鸿·白豹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说藏语,二儿子说纳西语,三儿子说白语。他们分别成为藏族、纳西族、白族的祖先。

游客们,今天我们过了古城里的西河、中河、东河。不,我们穿越了千年的时光隧道,走出了“清明上河图”,即将融入现代城市的交通。希望丽江古城美丽的小桥流水和浓郁的民族文化能给你留下美好的回忆,感谢你对我工作的支持。谢谢你。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介绍相关文章:

★丽江古城的导游介绍范文

★丽江古城导游解说

★丽江古城导游5篇。

★丽江古城旅游景点导游词

★关于丽江古城的8句优秀导游词

★丽江古城最全导游词。

★关于云南丽江古城的5个导游词。

★五个精选的美丽丽江古城导游词。

★云南丽江古城5名导游。

★丽江古城的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