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海思宣布自主研发洪湖818智能芯片。可能会对市场产生什么影响?
新闻报道显示,荣耀智能屏幕将采用全新的海斯鸿鹄818智能芯片,这也是该芯片的首次亮相。鸿鹄818智能芯片支持8K@30fps和4K@120fps的视频解码能力,支持6400万像素的画面解码。它内置了两个A73 CPU、两个A53 CPU和四个Mail-g 51 GPU,芯片集成了Histen音质优化技术。
看到这个洪湖818,边肖的第一个想法是“这是半个海斯麒麟970”!当然,海思麒麟970在视频解码和音质优化上并不需要洪湖818这样强大的“协处理器”。电视芯片不需要海斯麒麟系列的“基带芯片”。
洪湖818的制造工艺和架构没有明确的信息。不过两个A73CPU的大核还是让大平君对这款产品的性能充满期待:虽然不会是顶级性能,但在中端市场的运行速度恐怕会有相对不错的成绩。
洪湖818的优缺点
对于彩电行业的CPU,大屏君一直“嗤之以鼻”。目前主流产品的标准其实是Cortex A53和Cortex-A17-Cortex A53是2014上市的产品,并没有过时,至少不能代表性能标准。之所以现在还在用,无非是专利费便宜,体积小,省电的优点。Cortex-A17是2014发布的产品,主要不是在A15的基础上提升性能,而是“省电”。
所以传统的彩电智能CPU似乎给人一种“省电”比“性能”更重要的感觉。而且这些CPU也用在相对高端的产品上。比如小米售价6999的65寸壁画电视,就是四核Cortex A53。
如果把电视当成计算设备,电视的CPU显然不够时尚:大平君注意到,现在市面上大部分手机旗舰芯片都是四个A76核——明年的下一代产品可能会有四个A77核。手机芯片几乎是一步一步跟着ARM公司进步的。同时,在生产技术上领先于PC的CPU优先采用最新技术。比如华为海思麒麟已经有两个7nm芯片了。
事实上,电视芯片长期落后于手机产品,这是“两大智能消费品”中最大的产品差异。洪湖818虽然没有使用最新的A76核心,但是两个A73核心已经很强大了,可见华为对彩电算力的理解是有特点的:需要一定的单核性能;不采用8核设计,说明华为认为彩电的多任务性不如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