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二尖瓣反流?如果我得到了呢?最完整的图文解释在这里(原创)

二尖瓣反流知识:经常有患者拿到报告,发现自己有二尖瓣反流,顿时吓一跳!二尖瓣反流是什么病?这个病严重吗?如何看待?能彻底治愈吗?等等,一系列不熟悉的问题随之而来。下面,我就为上海汉宇医疗详细解答以上问题。

一、什么是二尖瓣反流?成因是什么?

二尖瓣,顾名思义,就是两个尖尖的瓣膜,其中一部分类似于我们的嘴唇,可以开合。血液在舒张期流动时,类似于我们呼气时的流动,在收缩期,类似于我们迎着寒风行走,嘴巴紧闭,防止冷风进入。

我们知道,心脏有四个腔室,左右腔室,左侧是主腔室。心房和心室之间有一扇门。通过这扇门,血液可以流动。正常情况下,心脏(心室)舒张期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收缩期门关闭,所以没有血流。这种单向阀的设计类似于气泵。通过心脏的收缩,血液不断从心房流向心室,保证我们正常的血液循环。左心房和心室之间的这个门叫做二尖瓣。

心脏每天会来回收缩一万次!

这个出口和入口的关闭和开启装置是阀门。左心室的出口是主动脉瓣,入口是二尖瓣。另外,右心室的出口是肺动脉瓣,入口是三尖瓣。由于这些瓣膜,心脏可以有效地推动全身的血液循环。二尖瓣是左心室中最重要的瓣膜。

左心室入口处最重要的瓣膜。它是血液从左心房进入左心室的入口。瓣膜有一个像盖子一样的圆形前瓣膜和一个像窗帘一样的后瓣膜,它与作为左心室支柱的乳头肌和腱索相连,以抑制反流。肺部带氧的红色血液首先通过血管(肺静脉)进入左心房。然后,通过二尖瓣流入左心室。二尖瓣反复关闭。血液回流引起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流入左心室的血液,当出口处的主动脉瓣流出时,二尖瓣必然处于闭塞状态,如果没有闭塞,血液就会回流。如果回流的血液过多地流入左心室,心脏就会变得越来越大。左心房充满血液,导致功能恶化,心脏效率降低。有各种类型的回流。

二尖瓣脱垂二尖瓣脱垂是指支撑二尖瓣小叶以抑制反流的支柱:乳头肌和腱索的破裂导致二尖瓣向左侧室外侧膨出。因为乳头肌,腱索变弱,心肌梗死是导致无力的原因之一。许多人因突发心力衰竭症状而入院。二尖瓣扩张引起的二尖瓣扩张反流。瓣膜扩张的原因是由左心室的扩张引起的。什么是二尖瓣狭窄?

当血液流入时,二尖瓣完全打开,但相对困难的情况称为二尖瓣狭窄。那是因为二尖瓣硬化,使入口变窄。同样,随着硬化,反向闭合也很困难,所以会发生反流。血液难以流入左心室,导致血容量充盈困难。这将使心脏向全身泵送的血液减少。

另外,从左心房流向左心室的血液变少后,血液会在左心房内积聚。所以左心房积血,前期会造成肺部血液停滞。

瓣膜返流的原因很多,如瓣膜脱垂、老年人瓣膜硬化、青少年和青年人风湿性瓣膜病、瓣膜感染性炎症、心脏增大等。

急性二尖瓣反流立即引起左心房压力增加和气短,而慢性二尖瓣反流只是中度增加左心房压力,疲劳和活动能力丧失是主要症状。

急性缺血性二尖瓣反流可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或心肌梗死后发生心室重构时,引起乳头肌移位和环状扩张。在其他急性二尖瓣反流病例中,正常大小心脏的肺水肿更常见。

如何治疗二尖瓣反流?

轻度二尖瓣反流不用太担心。如果没有其他不适,一般不需要治疗。有多严重,需要采取医疗措施积极接受相关治疗。

不需要心脏骤停、开胸或切开心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中科院院士葛均波成功完成一例“跳动的心脏超微创手术”,这也意味着我国自主研发的二尖瓣器械取得重大突破。

这是一台国内首创的二尖瓣钳夹手术,由周大新主任医师、魏莱副教授、潘主任技师、潘副主任医师和杨晔、李伟主治医师共同完成。该手术导管的操作时间仅为65438±05分钟。术后患者二尖瓣反流由重度转为轻度,术后半小时拔除导管。

本案是ValveClamp第一人的最后一次操作。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本次探索性临床的圆满完成,我国自主研发二尖瓣器械取得重大突破。

与目前传统手术和胸腔镜下微创手术不同,瓣膜夹手术不需要开胸切心,不需要心脏骤停。它只在心前区切开一个3厘米的切口,刺穿心脏,并发送仪器进行手术。

因此,这被称为一种“在跳动的心脏上做的超微创手术”。

本次探索性临床研究由葛均波院士担任项目负责人(PI),上海中山医院周大新主任医师、北京阜外医院、潘教授和四川华西医院郭英强教授为分中心。

该研究* * *完成了12名患者,他们都是老年人,具有接受传统手术的高风险,并伴有严重的二尖瓣反流。其中反流位于A2 5例,A2和P2同时脱垂1例,P2脱垂4例,P2及其邻近部位脱垂2例。手术成功率达到100%。所有患者术后反流降至轻度或以下,无一例出现手术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更可喜的是操作简单。医生熟悉仪器后,后期病例的导管操作时间都在20分钟以内。

葛均波院士介绍:“瓣膜钳的最初想法来自中山医院心脏团队。我们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并已成功转化。是中国心血管医师创新俱乐部的代表作。它的首次人体试验结果令人鼓舞,这必将推动二尖瓣反流这一主要流行技术的发展,甚至改变二尖瓣反流的治疗方法。”

“从目前的临床试验结果来看,我们* * *参与的瓣膜钳显示了非常好的前景。”周大新主任医师介绍,瓣膜钳安全性高,操作方便,熟悉后十几分钟即可完成主要手术操作。同时,其特殊的设计显示出强大的治疗效果。即使是反流严重的病例,可以植入夹子,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专家表示,瓣膜夹将对我国心血管科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魏莱副教授表示,这是一款划时代的产品,其设计有很多独到之处。其意义在于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内外科的融合和心脏团队的形成。据悉,在ValveClamp探索性临床研究圆满结束后,上市前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也将于近期展开。

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装置是目前国际上最热门的医疗器械研发方向之一,被权威机构预测为2019年度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医疗创新之一,技术门槛高,资金密集,研发难度极大。瓣膜夹的研发成功,使中国成为少数几个能够研发高端二尖瓣医疗器械的国家之一,为中国的医疗创新赢得了国际声誉。在医生看来,该产品的快速发展也有望惠及国内大量二尖瓣反流患者。

如何预防二尖瓣反流?

1.病因预防。如果二尖瓣反流是风湿性感染引起的,反流程度一般为中度以上,应注意抗风湿治疗;

2.预防心内膜炎,拔牙或洗牙时应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治疗;

3、二尖瓣反流患者应注意减轻心脏负担,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加强休息,做到劳逸结合,避免参加剧烈运动;

4.二尖瓣反流患者需要适当运动(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以免引起心慌气短),多喝水,避免血栓形成;

5、二尖瓣反流严重且病情危重(如乳头肌破裂,或移植瓣膜周围漏),使用硝普钠或硝酸甘油减少前向血流的阻塞(减少心包容积)会减少反流,对矫正手术的准备大有裨益;

6、饮食要易消化、维生素高,少食多餐,不要过饱,忌辛辣食物,戒烟戒酒。严格限制盐的摄入,避免水肿,增加心脏负荷;

7.避免对心脏造成严重影响(可能危及生命)。

8、根据医嘱进行抗凝治疗,如果更换的是机械瓣膜,必须坚持终身服用抗凝药物(一般为华法林),一般在生物瓣膜更换后坚持抗凝治疗3-6个月,定期复查凝血功能,根据凝血功能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