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cb400汽车油
一、JASO摩托车机油的由来
可惜你很难在大陆论坛找到摩托车专用油的发展史。为了释疑解惑,我只好求助港台网站。才知道摩托车专用油只是JASO(日本车标组织)独家认可的行业标准。世界三大权威机构API(美国石油学会)和ACEA(欧洲建筑协会)、Ilsac(国际润滑油标准化和批准委员会)没有摩托车机油的分类,我国也没有摩托车机油的国家标准和专门分类。
日本JASO在1999年制定了MA/MB标准,2001年世界上第一台摩托车机油在日本诞生。
“JASO另设四冲程机车机油规格,是在API SE级或ACEA A1以上性能规格的基础上,加上硫酸盐灰分、挥发性、消泡性、剪切安定性、高温高剪切粘度的限制。其油中的摩擦改进剂分为高动摩擦,加上硫酸盐灰分、挥发性、消泡性、剪切安定性和高温高剪切粘度的限制,在其油中进行摩擦改进。
JASO的机油标准分为MA,即四冲程高摩擦湿式离合器摩托车专用汽油发动机润滑油,和m B-四冲程低摩擦全系列汽油发动机专用润滑油。
JASO二冲程汽油机专用润滑油有三种:FA、FB和FC。国内采用FC标准,这里就不详细讨论了。
鉴于2001年前世界上所有有排量的摩托车都用蒸汽机油,摩托车不能用蒸汽机油的理由,如转速更高、发动机温度更高、气缸压力更高、工作环境更差、风冷摩托车和水冷汽车、发动机结构不同、摩托车曲轴箱和离合器在一起、汽车分开等,都是别有用心、违背事实的。
日本JASO之所以提出MA/MB标准,是因为1999之后,传统的石棉材料在世界范围内被禁止用于摩托车离合器的摩擦片。日本参加MOTO GP比赛时发现,使用SJ以上的机油,由于高级润滑油中添加了钼(可以减少金属零件的摩擦),新型环保材料制成的摩擦片会打滑失效。为此,介绍了采用马标准添加剂配方的湿式离合器摩托车专用机油。JASO MB标准机油的性能与蒸汽机油完全相同,适用于干式离合器摩托车(踏板摩托车和宝马摩托车)。换句话说,如果是干离合摩托车,JASO MB承认传统的蒸汽机油可以照常使用,JASOMB的标准与传统的API和ACEA蒸汽机油完全一致。
日本JASO提出MA/MB标准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减少现代高级汽车油的添加剂中对尾气转化催化剂的损害,SJ之后的汽车油添加剂中取消了含磷配方,磷作为添加剂对零件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据说JASO MA/MB有专门的配方来保护发动机零件,但具体是什么配方就不得而知了。
二、汽油发动机润滑油(汽油机油)的API和JASO MA的等级和功能分类
Api sa ~ SD:大概是1950,60年代制定实施的,现在已经不用了,也买不到了。
SE:实施于1972,在耐高温、耐磨、耐腐蚀、防锈等方面优于SD,目前不使用。
SF: 1980在防油泥、防污、酸安定性、抗磨性等方面优于SE,添加氧化稳定剂,如磷衍生物、酚衍生物、含硫化合物等,可增加机油在高温和空气中的抗氧化能力,延长使用寿命。这种添加剂的用量很少,大概不到1/10000,加多了会适得其反。
SG:执行于1989,耐磨性、耐高温性、抗氧化性、清净性、防淤渣性、分散性均优于SF。添加改善油性和油膜强度的添加剂,可以增强机油的油性、抗氧化性和防锈性,降低零件磨损和摩擦时的功耗。此外,还具有增加油膜强度、防止磨削控制损伤零件、避免轴承合金焊接等功能。这种添加剂的添加量一般为5% ~ 10%。同时加入清洁分散添加剂,如钙、锌、铝等金属的脂肪酸皂,钙、钡、钴的环烷酸盐,磺化环烷酸盐等。,能洗去发动机和润滑系统中的沉积物,防止发动机零件积垢,尤其对油膜引起的活塞环粘连有很好的预防作用。这种添加剂的用量一般为2% ~ 3%。。
SH:1992制定,1994实施。SH规范的内容和SG是一样的,但是SG以后可以把不合格的项目补上,直到全部合格为止,而且SH在送检的时候必须一次性全部合格。
SJ:1996制定,1997实施,采用半合成或全合成基础油VHVI,在低温流动性、挥发性、过滤性、抗泡性、高温抗氧化性方面比SH更稳定,取消添加剂中的磷,保护废转化催化剂,适用于所有汽油机。
SL:是2001制定的。它采用合成基础油PAO和综合添加剂,能提高机油的多项性能。其中加入液态钼和有机硼代替锌和铝。由于液态钼是一种摩擦几乎为零的物质,润滑效果大大提高。值得一提的是,某厂家提出的放油驱动是在加入液态钼后进行的。实验表明,添加液态钼后,“最高有效节油可达15.33%;马力增长9.46%;平均废气减少36.39。”所以SL机油被定义为节能、高效、环保的机油。
SM:它是在2004年第四季度制定的。它是抗氧化、减少积碳、优异的低温性能和油耗的最高标准汽油机油。
JASO MA/MB现行最高标准相当于API SJ。
四、机油的基础油:矿物油,半合成,全合成,没想到猪油和植物油是最好的基础油。
润滑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其中基础油占95%以上。
基础油的种类分为以下五类:
第一,传统的溶剂精炼矿物油;
第二类,加氢裂化矿物油;
以上两种都叫矿物油。矿物油的基础油是分馏有用的轻物质(如航油、汽油、柴油等)后剩余的底油。)在原油提炼过程中(剩下的就是沥青)。本质上,它使用了原油中的劣质成分,其中含有成千上万种不同的混合物分子。即使精炼技术再精,也不能把不良产品和杂质全部去除。
第三类,高度加氢裂化或加氢异构化的蜡;
这种基础油的原料和前两种一样,是现在市场上最骗人的。代表性的有嘉实多开始用VHVI(极高粘度指数)这种III类基础油代替原配方的PAO,并贴上“合成”的标签——合成油,但现在很多国产品牌也在抄袭。随着加工技术的提高,VHVI现已拥有:雪佛龙公司的1DW(加氢裂化-异构脱蜡)专利;埃克森美孚获得MSDW(加氢处理-加氢异构化和加氢裂化-选择性脱蜡)专利;XHVI(加氢异构生产超高粘度指数)是壳牌公司的专利,现在称为合成基础油。其中埃克森美孚半合成油基本采用MSDW技术,称为合成技术。
第四类,聚α-烯烃(PAO);
聚α-烯烃(PAO)是埃克森美孚公司的专利技术,是由天然气或天然气分散在原油中的乙烯和丙烯,经过聚合、催化等复杂的化学反应精制成由大分子组成的基础液体。本质上是利用原油中较好的组分,通过化学反应和人为控制,达到预期的分子形态。它的分子排列整齐,抵抗外界变量的能力自然很强。所以合成油体质好,抗热稳定性、抗氧化反应、粘度变化的能力自然比矿物油强很多。
第五类,其他合成油(一般指脂类合成油)
它是双酯、多元醇酯、聚醚、硅油、磷酸酯等。由动植物(生物)脂肪酸和醇类精制而成的化学合成。酯类本来就是油性的,其他基础油(包括PAO)需要添加剂才能达到这种性质。而且酯类原有的极性可以使油膜分子附着在金属表面,所以从润滑性能来说酯类是最好的。
所以综上所述,润滑性:酯类>;PAO & gt三种基础油,例如:
酯油是一种综合性能良好,开发应用最早的合成润滑油。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喷气发动机润滑油都是酯类油。酯油分子中含有酯官能团-COOR’。根据分子中酯基的数量和位置,酯油可分为二酯、多元醇酯和多元酯。
1,粘温特性好。酯类油具有良好的粘温特性和高粘度指数。延长酯分子的主链增加了粘度和粘度指数。主链长度相同时,侧链粘度较高,粘度指数较低;对于芳基侧链,粘度指数较低。双酯中常用的癸二酸酯和壬二酸酯的粘度指数都在150以上。
2.良好的低温性能。带支链醇的双酯通常凝固点较低,癸二酸酯和壬二酸酯的凝固点都在-60℃以下,同类型酯的低温粘度随着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酯化不完全和一些羟基的存在会明显增加酯的低温粘度。
3、高温性能好。润滑油的闪点和蒸发度影响着油品在使用中的油耗、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与油品的分子组成有关。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同类型酯的闪点升高,蒸发度降低。
4.良好的氧化稳定性。酯油的优点之一是抗氧化能力强,但也因结构而异。新戊基多元醇酯的氧化稳定性优于双酯。实际使用中仍需添加抗氧化、抗腐蚀添加剂。
5.润滑性好。由于酯分子中酯基的极性,酯分子容易吸附在摩擦表面形成界面油膜,所以酯油的润滑性一般比同粘度的矿物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