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秦始皇要那么多兵马俑陪葬?
大多数学者认为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反映了秦始皇生前的军事情况,但在具体问题上看法不一。
第一种观点认为,秦俑坑出土的秦军大型群雕是秦始皇创造和加强中央集权的象征;兵马俑坑中大量兵马俑的军事阵容,是秦始皇统治下强大军事力量的形象记录。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秦始皇东巡护卫的标志。
第二种观点认为,秦兵马俑坑象征着驻扎在首都之外的军队,可以称之为宿卫军。战车和步兵交替排列的1号兵马俑阵是右军,以战车和骑兵为主体的2号兵马俑坑是左军,未完工的废弃坑是拟建的钟君,3号兵马俑坑是右、左、中三军总司令的幕府。坑本身就象征着驻军的屏障。三军守都,是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愿望的体现。
第三个观点,秦始皇陵兵马俑军是烂尾工程,全部应该有5万个兵马俑。这个庞大的军阵,前、后、左、右、中各有兵力配备,实际上是秦朝所练八阵法中最基本的阵法。方阵队形的一个特点是“中间细,四方形粗”。中国军队兵少,接敌的四个外围队兵多。秦兵马俑的军阵是按照“薄中有中,厚中有方”的方阵方法配置的。
第四种观点认为,兵马俑三坑不是左、中、右三军的象征,而是反映了秦代中央军的三个组成部分。三号坑绝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指挥部,而应该是象征博士指挥权的宫卫郎卫。一号坑是魏巍管辖下的宫城禁卫军,或者说是南军的反映。二号坑反映的是副将指挥的首都守备部队,可称为北军。
至于三号坑,有人认为是军人的宗族,是用于军人祭祀的。是军队中作为祭祖对象的主人和主人以及被安置的两个主人所在的地方。
对于二号坑,有人提出是四兽阵,即曲阵为朱鸟阵,战车、步兵、骑兵混合阵为玄武阵,骑兵战车组成的阵为青龙阵,战车阵为白虎阵。
有学者认为,兵马俑就是《魏慢子》中所描述的“正阵”。一些学者认为,兵马俑军阵是为秦始皇埋葬的一组俑。
修建兵马俑的目的无法确认,但从目前对秦代军事制度的研究成果来看,第二种和第三种观点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