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芯不是铅做的,那为什么叫“铅笔”呢?

原来铅笔芯里用的是石墨,但是那个年代材料不丰富,没有那么多石墨。因为发现铅是石墨和油漆的替代品,所以用铅代替(更便宜)。后来铅有毒,于是又用石墨,但名字大家都用,所以一直用到了现在。

铅笔的起源

1564年,在英国一个叫巴罗代尔的地方发现了一种黑色的矿物——石墨。因为石墨能像铅一样在纸上留下痕迹,比铅的痕迹暗很多,所以人们称之为“黑铅”。当时巴罗代尔的牧羊人常用石墨给羊做标记。受此启发,人们将石墨块切割成小条。英国国王乔治二世干脆把巴罗代尔石墨矿当成了王室专属产品。用石墨条写,不仅容易脏,还容易坏。在+0761年,德国化学家费伯第一个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用水冲洗石墨,使其变成石墨粉,然后与硫磺、锑和松香混合,然后将这种混合物制成条状。不容易弄脏你的手。这是最早的铅笔。直到18世纪末,世界上只有英国和德国能生产这种铅笔。所以拿破仑发动对邻国的战争后,英国和德国切断了对法国的铅笔供应。因此,拿破仑命令法国化学家孔德在自己的国家寻找石墨矿石,然后制造铅笔。但是法国的石墨矿石质量差,储量少。在窑里烧烤制成了当时世界上很好很耐用的铅笔芯。石墨中不同粘土比例生产的铅笔芯硬度和颜色深浅不同。这就是今天铅笔上标注的H(硬铅笔)、B(软铅笔)、HB(硬度适中的铅笔)的由来。

美国工匠门罗(Monroe)完成了给铅笔套上木棒外套的任务。他先造了一个可以切出木条的机器,然后在木条上刻一个槽,把铅笔芯放进槽里,然后把两个木条对齐粘起来,铅笔芯紧紧地嵌在中间。据说这就是我们今天使用的铅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