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座舱SoC“芯”突破捷发科技AC8015量产出货量持续增长。
其中,四维图新旗下AutoChips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汽车电子芯片专业设计公司,自主研发的数款具有显著国内替代优势的车规芯片实现量产。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在传统的IVI领域,捷发AutoChips车载中央控制信息娱乐系统(IVI)的SOC芯片历经五次大迭代,累计出货量超过7000万套,占据了本土汽车芯片厂商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随着汽车的智能化升级,具有集中域控制概念的智能驾驶舱被引入传统的IVI领域。捷发科技布局较早,经过两年的自主研发,推出了新一代智能座舱SoC——AC 8015,并于2021年3月首次量产,在国内入门级智能座舱SoC赛道上领先。AC8015凭借极高的性价比、一体化解决方案、本地化服务等独特优势,被多家汽车工厂项目指定,应用于一芯多屏(仪表+IVI)、单液晶仪表、中控、高端娱乐信息系统,落地项目超过20个。
AC8015以其高集成度、高可靠性、高性价比、成熟的客户支持能力和量产交付保障能力得到了业界的认可。2月2021 17-18日,2021左思智能汽车年会暨金智奖颁奖典礼在苏州举行。杰发科技“AC8015智能座舱SoC”荣获智能座舱应用处理器领域年度最佳产品奖。
一、杰发科技AC8015的主要优势
1,性价比优势明显。
AC8015是一款高性价比的智能座舱SoC,主要针对国内市场容量最大的入门级智能座舱应用市场,充分满足国内普通消费者对智能座舱成熟功能应用的需求。
AC8015在芯片性能上不追求极致的计算能力,而是在保证终端功能安全、充分、易用的前提下,追求芯片性能与成本的最佳平衡。
在下游客户的芯片设计和整体解决方案开发中,成本控制贯穿始终。为了减少客户的开发周期和成本,AC8015还集成了AVM、杰发科技开发的DMS算法、Carplay、蓝牙协议栈和丰富的第三方应用。与同类竞品相比,AC8015具有显著的性价比优势,打破了智能驾驶舱仅限于中高端机型的局面。
AC8015具有芯片集成度高、接口丰富、支持多种操作系统(Linux、Android、LinuxAGL、AliOS)、内置有线CarPlay、无线CarPlay、HiCar、自带成熟蓝牙协议栈、自带AVM 360°环视算法等特点,可提供成熟的交钥匙交付方案。
2.整体性能堪比国际品牌。
AC8015支持Hypervisor虚拟化和CPU硬隔离技术,实现灵活的一核多屏(IVI+仪器)和一核多系统(Android+Linux & amp;FreeRTOS)智能驾驶舱配置解决方案。AC8015芯片的CPU采用Cortex A53×4+R5F×2架构,搭配Mali-T820 MP2 GPU,内置两个高性能Hi-Fi3 DSP,支持1080P双高清显示,最大显示分辨率为1920×1200,车载以太网。
主要竞争产品核心技术参数对比
从上表可以看出,AC8015在接口、存储、音视频兼容性方面与竞争对手齐平,在CPU核心计算能力、内置音频DSP方面优于竞争对手。对于客户的后期开发,捷发科技为客户提供了详细的接口开发文档和技术实现指南,并开放了部分芯片模块的数据调用API。
3.本地化和定制的优势
相对于消费芯片,汽车芯片是长期产品。进入门槛高、R&D周期长、投资大是汽车芯片厂商面临的挑战。捷发科技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汽车电子芯片专业设计公司,经过近十年的自研积累,不断提升芯片设计能力和产品化能力,克服了一系列困难。如AEC-Q100整车法规认证、1 DPPM良率控制、CMMI软件数据控制、DFMEA失效模式分析等,掌握了汽车芯片设计和验证全流程的核心技术,在多个领域实现了自主创新。此外,捷发科技充分发挥本土芯片厂商的区域优势,在合肥、武汉、上海、深圳等地组建了专业的快速响应技术支持和服务团队。捷发科技提供从客户选择和开箱、POC样机、初试、量产装车、售后保修的全过程技术支持和服务跟进。
为满足客户终端产品的多样化需求,AC8015通过芯片级定制,推出了AC8015I/H/M/A h/m/a四大产品系列,通过芯片资源的有效配置,满足不同产品形态的应用需求,支持一芯多屏、导航、娱乐、AVM环视等功能。终端产品涵盖从LinuxDA到智能驾驶舱的应用。根据大客户的具体需求,AC8015还提供专门的定制服务。
此外,AC8015芯片的设计、开发、制造、测试和验证严格执行汽车半导体行业国际标准,产品符合相关汽车行业质量体系国际标准化认证、汽车法规级质量国际标准化认证等。,完全符合我国地方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满足汽车制造商对汽车半导体零部件的采购标准和要求。
4.完善的应用生态和稳定的供应链体系。
捷发科技深耕汽车座舱应用处理器SoC设计近10年。在芯片研发、系统集成、应用生态等领域,一直秉承开放集成的合作理念,合作伙伴涵盖晶圆、封装测试、工具、算法、操作系统、基础软件、第三方应用。比如台积电、Sunmoon、UTC、XFab、安某、黑莓QNX、Cadence、AutoSar、Google、阿里斑马、腾讯车联、华为鸿蒙系统等目前,杰发科技生态合作联盟已有数百家企业,生态合作伙伴的不断壮大帮助杰发科技实现更好的产品优化和终端用户体验,从而实现与合作伙伴的技术进步和* * *共进。
在芯片代工过程中,杰发科技一直与台积电、UMC、广发等全球领先的晶圆代工厂合作。在芯片封装测试过程中,捷发科技一直选用符合ISO/TS16949认证的国际、国内一流的汽车半导体封装测试生产线(Sunmoon、同富威等。).杰发科技通过近十年的长期合作,与供应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和成熟的供应链合作模式,有效保障了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和良品率。同时,积极与国内本土供应商合作,逐步完善供应商结构,构建完整可控的供应链保障体系。
目前,杰发科技的本地供应链合作伙伴数量已经超过10。AC8015芯片已成功锁定2022年和2023年晶圆产能,完全可以满足客户的供应需求。
二、量产成果
截至2020年底,捷发科技驾驶舱IVISoC芯片已与全球数百款车型组装,累计出货量超过7000万套。
AC8015量产以来,引进国内一线轿车座舱Tier1,累计供货超过200K,月出货量持续增长;目前已被多家汽车厂商指定(SAIC MG、广汽传祺、广汽三菱等。)并应用于智能驾驶舱、液晶仪表、中央控制和高端信息娱乐系统。已落地20余款,前期指定款开始上货,月出货量持续增长。预计2022年底出货量将突破百万目标。
三、未来规划
杰发科技于2017年被北京四维图新收购,深度融入四维图新“数据+算法+芯片”软硬一体化发展战略。未来将围绕自动驾驶、车联网、智能驾驶舱三个方向,做中长期规划和技术发展路线图。具体项目包括中高级智能座舱芯片AC8025和AC8035。新一代车联网芯片AC8267、视觉处理芯片AC6815等。其中,AC8025将大幅提升CPU、GPU和NPU的性能,运算能力更强,符合ISO26262功能安全认证,支持更多智能驾驶舱交互应用场景。
未来,捷发科技将围绕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方向和自主可控芯片、国产替代的战略目标,积极布局自动驾驶、AI算法、车路协同、集中域控、高精度定位、传感器等领域,打造汽车智能发展新生态,实现更多车规芯片产品的规模化落地。
标签
从主机厂来看,奔驰、凯迪拉克、Lucid等。纷纷发布巨幕,如奔驰EQS的1.41米超长大屏;此外,高河、机械农等。将车门、后排中央扶手、车窗、前挡风玻璃、座椅靠背作为新的展示位置,承载更多关于驾驶舱“第三空间”的想象。
主机厂根据市场需求的不同,高、中、低舱的SOC选择也不尽相同。在入门级产品中(如高通6155等。),可以实现中控仪表控制的主流需求。在高端市场,高通sa 8155(7nm)/8195(5nm)具有很强的垄断地位。此外,竞品还包括三星Auto V9、英伟达Xavier、地平线J5、核心引擎“龙鹰一号”。从AION LX等车型的座舱配置可以看出,对深度学习计算能力的要求更高,这类SOC实现了DMS的一体化。在中端市场,高通820A、三星Exynos V7、恩智浦i.MX8、杰发AC8015等典型产品可以作为域控制器的主控芯片,可以支持HUD、DVR、多4K显示屏。
除了计算能力高之外,选型还要考虑服务、成本、性能、功能安全等因素。如何选择一款性价比高的成熟着陆座舱SoC,对于用户座舱的交互体验至关重要。国内消费者多选择中低价位机型。AC8015是一款针对主流中低价位市场需求不断迭代的精品。AC8015将在2022年匹配更多量产车型,未来将成为国产产品。同时,捷发第二代高性能智能座舱芯片AC8025的研发正在进行中,2022年将向客户提供首批样片用于产品开发。
关于杰发科技:
合肥AutoChips成立于2013,前身为台湾省联发科技汽车电子事业部,成为四维图新(002405。SZ)2017,主要从事汽车电子芯片的设计、开发和销售,在合肥、深圳、上海、武汉、荷兰设有R&D和营销中心。截至2020年底,AutoChips汽车芯片已与全球数百款车型组装,累计出货量超过2亿,其中包括7000万套中央控制处理器芯片。
自成立以来,AutoChips一直专注于汽车电子芯片的设计和相关系统解决方案的开发,拥有300多名R&D人员和65,438+030多项国内外持有的专利,先后获得国家规划布局重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中国五大潜力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中国芯”优秀市场表现奖等荣誉。自研芯片产品包括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 SoC)、车联网(V2X)、智能驾驶舱(e-Cockpit)、车载音频功率放大器(AMP)、车载微控制器(MCU)、胎压监测芯片(TPMS)。
(来源:左思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