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母词与字母词的互动

1.字母词对汉语系统的影响

(1)正面影响

首先,字母词的出现克服了汉语在表达一些新事物上的缺陷。

文字和语言是记录和被记录的关系,即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是根本规律。书面记录语言说到底就是记录语言的词汇,鲁迅对《阿q正传》的命名就可以证明这一点。“阿q”没有姓,大家都叫他“阿奎”。为了给这个音找一个合适的汉字,鲁迅花了不少时间,但最后他无法准确表达“阿q”的名称概念,最后只好按照英国流行的拼法,把他写成阿q。正是由于对词的意义和内容的要求,其文字形式不得不绕开汉字,采用字母。后来的字母词也有这个内因。全球化时代,新概念、新事物层出不穷,很多新词都是从国外引进的。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汉语在表达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困难。比如“MPEG 1 Audio Layer3”在中文翻译中很难录制,只能解释为“一种常用的数字音频压缩格式”,没有办法命名。而且翻译过程往往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与现实交流的迫切需求严重脱节,于是通用简洁的“MP3”得到了大众的认同。字母词自然成了汉字的助手,在不方便甚至无法使用的领域取代汉字为中文服务。

有人认为字母词的出现破坏了汉字的“纯粹性”,这是对文字本质的无知。语言只是人们交流和思考的工具。我们应该珍惜祖国的语言,但不应该盲目崇拜。汉字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声音,所以人们引入拉丁字母创造汉语拼音来克服它。同理,当语言表达出现缺陷时,也可以借鉴其他民族的长处,创造字母词。字母词的出现也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对语言和文字的影响。

其次,字母词丰富了汉语的书写体系。

随着历史的发展,汉语的书写体系逐渐从单一走向丰富。在古代,汉语的书写完全是由汉字完成的,只有圈和点的读句始于汉代。到了近代,标点符号从外国传入,与原来的圆圈、圆点符号混合在一起。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英语韩曙》一书,这是中国最早使用标点符号的出版物。1919年,统一普通话筹备会议成立,胡适、周作人、钱提出《关于颁布新标点符号的建议》,列举12种标点符号,次年被北洋政府教育部采纳。从此,标点符号成为汉语书写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和标点符号类似的,还有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在13世纪至14世纪传入中国,但当时并未普及。20世纪初,随着对外国数学成果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开始在中国慢慢使用,现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数字。它与标点符号和汉字一起用于书写和记录现代汉语。

字母词的出现是汉语书写系统的又一重大变化。早在1978,国内权威的规范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就收录了“阿q”、“三k党”、“X射线”等字母词。现在,许多词典都在附录中加入了字母词,字母词开始成为汉语词汇的一部分。这使得汉字书写系统多了一种书写形式,从单一的汉字变成了汉字和字母的二元模式。

标点符号、阿拉伯数字和字母词的引入,体现了汉语的开放性和创新性。

第三,字母词的出现,促使汉语普通词与之“竞争”。

汉语对于外来词往往有一个先音译后意译的过程,汉语有时与字母词有相似之处。在表达新事物新概念方面,普通汉语词汇虽然不如字母词简洁方便,但能充分发挥形象化的优势。比如,起初人们用粉丝来表达对某一类事物或明星的热情支持者,后来出现了一个新词“fans”,既是粉丝的音译,也是对这些热情粉丝的形象描述,因为“屌丝”可以表示“思念”、“纠结”或“缠绵”。此外,“粉条”和食品“粉条”同名,也让人觉得亲近。这些原因让“粉丝”这个新词迅速流行起来。再比如,过去计算机软件系统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只用两位小数来记录年份的后两位数,这样就会把2000年看成1900,这就造成了一系列问题。这种系统缺陷被称为“Y2K问题”。因为系统缺陷在英语中用bug来表示,所以诞生了一个新词“千年虫”,在千年之交非常流行。

教育部2007年8月65438+6月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报告(2006)》列举了171个汉语新词,其中只有两个字母词,即“M型社会”(指在全球化趋势下,贫富分化明显,中产阶级失去竞争力,数量大幅减少,社会。但是2008年最火的词只有一个出现了字母词(“不要太CNN”)。这说明普通汉语词汇在字母词的强烈冲击下,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2)负面影响

首先,汉语中存在一些滥用字母词的现象。

人们在网络语言中随便用汉语拼音“造”字母词,已经成为一种明显的趋势。然而,网络是一个特殊的环境,网络语言是这一背景下的特殊产物。因此,网络语言中字母词的发展可以顺其自然,不会对日常语言造成冲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对字母词的滥用给予足够的重视。使用字母词方便简洁,但汉语除了字母词之外,已经有了缩略词的习惯形式——缩写,而缩写及其构成方法早已为人们所熟悉,所以没有必要用拼音字母词来缩写一些较长的词,更不用说英文单词的缩写字母了。

此外,以汉语为主的句子中包含字母词往往成为读者关注的焦点,但如果一个句子中字母词过多,就会分散注意力,影响阅读质量。比如“E时代的OLs有时候穿的最时尚最炫的款式,有时候只穿黑色经典t恤和一条DIY牛仔裤,出现在最时尚的pub,让一些小MM眼红的要死。”(听魏2004年第5期总114)这句话给人一种混乱感,影响人们对句子的理解。

字母词的滥用与人们过分追求新潮有直接关系。字母词刚出现,人们会过分关注,也会成为一些人炫耀知识的资本。随着字母词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的新鲜感自然会下降,字母词的滥用可能会得到缓解。

第二,字母词有时候会让句子意思不清楚。

一方面,字母词不生动,一些相对生僻的字母词,没有中文注释,普通读者是看不懂的。另一方面,由于字母词通常由几个英语单词的首字母组成,不同的单词可能使用相同的形式,这就容易导致一词多义。比如CS,在经济学中不仅可以指一个客户满意度,在一个网络游戏中也可以用这个缩写(半条命:反恐精英)。ABC可以代表基础知识或一般知识,也可以指美国出生的华人。CPO既可以指首席隐私官,也可以指首席程序员。ATM既可以指自动柜员机,也可以指网络技术中的异步时分复用。就连我们熟悉的美国联邦调查局(联邦调查局)也意味着英国工业和档案总线联合会。因此,如果这类字母词在使用时没有标注中文意思,很容易被误解,产生歧义,可能会造成难以预料的损失。

此外,字母词的发音和书写形式也不规则。发音,比如HSK,GB等。,有人提倡用汉语拼音发音,而人们通常用英文字母发音。在书写中,一些字母词的大小写不统一。例如,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和电子邮件共存。这些差异会造成电视、广播、报纸等行业对字母词使用的混乱,也给人们的交流带来一定的麻烦。

2.汉语系统对字母词的影响

正如来自法语的单词受英语语言规则的支配一样,字母单词也受汉语语言规则的支配。

(1)字母词以汉语语法为主。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N,N与其他字母词有很大的不同,它已经深深地打上了汉语的烙印,无论是词义还是用法都带有浓厚的汉语色彩。最重要的是,它的意义包含了汉语的创造,没有汉语拼音的理据,也没有外语日常语言中的直接来源。n在英语中只是一个字母,但在现代汉语中是“极大”的意思,带有非常夸张的色彩。“这个意思可能来源于数学中N的用法。在数学中,N代表一个自然数序列,可以代表量的无限增加,其他字母则不同。他们只是时代中的某个数字,而不是数字的集合。这种用法深深地影响了学生,并且这种数学概念已经从书本上扩展到了英语口语中”(李玟,2006)。比如“N种谣言”就是很多谣言。在汉语中,n至少有两种用法:一种是作为数词,表示很大的数,后面是量词,比如“我昨天给他发了n条短信,他没回”。第二种用法做副词,意为“程度极高”,由第一种用法派生而来,几乎有“非常”、“非常”的意思,如“我想知道她的电话号码”。

从n的用法可以看出,字母词的词性和用法必须符合汉语的语法规则,才能正式成为汉语的一部分。

(2)字母词以汉语修辞为主。

一个新的字母词出现后,有时会产生大量的仿拟词。比如CBD(中央商务区)曾经有一段时间非常火爆,住在CBD是很多人的梦想,于是CBD后花园、CBD后院、CBD卧室等词汇应运而生。再比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一个代表词“e”应运而生,e时代、e校、e元、电子书等等也应运而生,仿佛一切都有了信息化的色彩。

(3)汉语力求字母词的意义清晰。

字母词主要是通过发音来记录,不能通过其配置来识别其语义。因此,当创造一些字母词时,往往会在其中添加一个相关的汉语语素,以补充缩略语的语义类别。如AB角(指剧中扮演同一角色的两个演员,一般指地位和角色相同的两个人)、BP机、BB(宝贝)、呼机(传呼机)等。还有的通过保留单个字母来音译或翻译其余的词,如b超、h股、Y染色体、IC卡等。即使人们不知道这些字母词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也可以借助汉语语素和相关语境来理解句子的意思。这些字母词符合外来词的半音译和半意译(如芭蕾、啤酒等。),体现了汉语的特点。

(4)在汉语中,尽可能对字母词进行转换。

因为汉语抗拒复音词,所以汉语会有一个字母词的自动归化(尤其是从纯原词引入的复音字母词)。汉语大部分是双音节词和三音节词,所以汉语也会尽量把字母词或字母词中字母的音节数保持在四个以下。比如E-mail这个词的简化过程就是最初的electronicmail缩写成E-mail,也有人干脆用mail代替E-mail。在《现代汉语新词词典》中,EM作为E-mail的缩写被收录。再比如,网络聊天工具是OICQ,但现在流行的是它的缩写QQ。而人们使用的卡拉KTV包房,现在也常被称为K房。在《现代汉语新词词典》中,有370多个字母词,但其中只有80多个是四音节以上的。

有时候双音节字母词甚至会简化为单音节词。比如NB,往往意味着“牛逼”和“强”,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比如“六级600分以上的同学很NB”“这么小的孩子抽烟太NB了”。现在在互联网上,NB有时简称为N。比如“140计算机经典技能——真N”“我刚看到一辆很N的车,大家估个价吧”。

此外,还有另外一种字形变换方式,如“a字裙”、“V字领”、“U字管”、“H字钢”、“T字才”、“X字腿”,用来表达概念、描述事物,让读者很容易想象出事物的具体样子。

(5)汉语积极创造新的字母词。

字母词不等于外来词,创造了很多字母词。汉语产生的字母词往往贴近生活,相对容易理解。这些字母词多为汉语拼音缩写或代表中国事物的英文缩写:来自汉语拼音缩写的字母词有GB(国家标准)、HSK(汉语水平考试)、PSC(普通话水平测试)、RMB(人民币)、XPP(暑期作弊)、ZL(专利)等;而a股(国内发行的股票)、b股(以人民币计价,以外币或港币认购和交易的特种股票)、CHINANET(中国网络)、CCTV(中国中央电视台)、CNC(中国网络通信公司)虽然用的是英文字母,但代表的是中国的东西。此外,G (GRE)、T-group(想出国留学、考托福的人群)和H-class(具有努力、高学历、快乐、希望等特点的人群)反映了中国社会生活的一些特点。

新字母词的产生还体现在单一意义的字母词逐渐演变成新的意义。例如,在泛化的过程中,PK直接衍生出了各种新的含义,具体来说,它主要表示“对抗”、“对抗”、“单挑”,也表示“打败”、“杀死”、“淘汰”(李晓燕2007)。PK现在表达“决斗”的用法和VS差不多。比如体育游戏预告中的“中国vs美国”,可以表述为“中国vs美国”,现在也可以表述为“中国PK美国”。PK的语义演变表明,字母词中有多义词、同义词、近义词的线索,正在向成熟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