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闭着眼睛开车。这个L3自动驾驶仪可靠吗?
自动驾驶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全球各大车企甚至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在往这个方向发展。最近国内发生的两件大事让自动驾驶重新回到了人们话题的中心。
中国首款L3自动驾驶量产体验。
长安汽车发布了搭载L3级条件自动驾驶仪的UNI-T车型。3月10日,长安汽车掌门人朱华荣亲自出马担任主播,驾驶长安UNI-T在开放道路上直播“中国首个L3级自动驾驶量产体验”。
这种L3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使长安UNI-T能够实现40km/h以下的自动驾驶..也就是说,只要道路满足特定工况,驾驶员解放手脚后就可以不时刻监管车辆。该车完全由L3级自动驾驶技术控制,驾驶员只需保持动态接管驾驶即可。
终于有“国标版”了?自动驾驶是分级的
在汽车行业,我们一般把车辆归为一类,比如微型车、小型车、紧凑型车、中型车等等。当然,根据能力的高低,自动驾驶也会有等级划分,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L2、L3等等。
但在此之前,我们使用的是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协会(SAE)和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提出的自动驾驶技术分级标准,即L0、L1、L2、L3、L4等。l是级别的第一个字母,数字越大,级别越高,技术越好。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类推荐性国家标准》报批稿并公示,宝马、福特、大众、长安、广汽、吉利、东风等十余家国内外企业协助起草制定该标准。这也标志着中国自动驾驶分类正式进入公示阶段,未来自动驾驶也将有我们自己的“中国标准”。
中国的自动驾驶分类与国际自动驾驶分类(SAE标准)基本一致,但与美国(NHTSA标准)的主要区别是L4和L5的分类。
L2和L3的区别是什么?
其实L2级别的驾驶辅助功能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实现,甚至很多售价低至65,438+万元的自主品牌车型都普及了L2级别的驾驶辅助功能。但是为什么L3在这么多年后还没有真正广泛使用,现阶段只有少数零星车型声称装备?L2和L3真的有这么大的区别吗?
细心的你应该会发现,大部分车企的L2级别后面都是“驾驶辅助”,车辆可以在方向盘、加减速等方面为很多操作提供操作和辅助,但人类驾驶员需要负责其余的驾驶动作和对周围环境的监控。国内厂商经常推出L2.5,L2+,L2?加号等等,但是这些仍然被归类为L2。
那么,L3是什么?结合以上分类表,可以得出L3为“有条件自动驾驶,大部分驾驶操作由车辆完成,紧急情况下人类驾驶员需要保持注意力”。同时,L3细分为TJP(拥堵自动驾驶)和HWP(高速自动驾驶)。
简单来说,L3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摆脱手”、“脚”、“眼睛”、“解放”驾驶员的“有条件自动驾驶”。尤其是对“眼不见为净”的支持,超出了L2的水平。
在L2级别和L3级别之间,可以看作是不完全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的临界点,是自动驾驶的一个分水岭。长安汽车是国内第一个公开实现L3级自动驾驶的量产体验,而且还是非常接近真实道路演示的,所以这次才会这么轰动。
中国第一款L3车型是谁?
那么,长安UNI-T是国内首款L3车型吗?其实要把握一个字:“体验”,是国内第一辆L3级自动驾驶量产车的体验,或者说是公开测试。
长安UNI-T用了6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还配备了ADAS地图。得益于所有的软件和硬件,长安UNI-T能够实现40km/h以下的TJP(拥堵自动驾驶),达到L3级别。在40-130km/h范围内(系统最大速度支持130km/h),是ADAS(高级驾驶辅助),但没有达到HWP(高速自动驾驶),仍然属于L2的范畴。
在长安UNI-T之前,很多厂商都发布了L3级自动驾驶车辆,比如荣威漫威?x?亲,高河Hiphi?1,小鹏P7等。,但这些车型大多没有正式上市,也没有做过太多的公开测试。
或许有人还想到了——广汽新能源全球首款量产L3车型AION?LX,采用高精度雷达+摄像头+高清地图,支持自动驾驶功能。只有一个问题。这个功能只能通过可选的“旗舰智能驾驶服”来实现,也只有AION?LX?80款可选,具体型号测试很少。是否足够还是个未知数。
长城、吉利、东风、红旗等中国品牌车企也计划在2020年实现旗下L3车型的量产。中国第一辆L3级车是谁的?你说不准,但至少长安汽车是第一个敢在路上展示这种技术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它对自己的技术实力非常自信。有竞争才有进步,也能促进汽车行业的发展,给消费者带来更成熟、可靠、先进的技术车型。
真正的第一款L3级车型其实就是它。
或许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自动驾驶”这个概念是由特斯拉最先提出的,或者说是最早在特斯拉量产车上实现的。那么,首款支持L3自动驾驶的车型自然是特斯拉了。
其实不是的。特斯拉之前用的自动驾驶仪?2.0系统,只达到L2水平,直到后续推出AutoPilot?只有3.0可以支持全自动驾驶,但是需要HW3.0芯片的支持(前段时间也发生过)。
至于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首款L3级车型,可能很多人会感到惊讶。是2017推出的全新奥迪A8。奥迪A8布置在车辆的前、后、两侧?12?超声波传感器,4?答?360?全景摄像头,并且车辆前部配备?1?一个远程雷达,1?一个红外摄像机,还有?1?激光雷达。
当车速低于60km/h时,奥迪A8可以完全接管驾驶功能,包括停车、加速、转向、车道内刹车等。,并实现L3级条件自动驾驶。但当车速超过60km/h时,奥迪A8会提示驾驶员接管。
遗憾的是,由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尚未出台明确的自动驾驶相关法律,即使奥迪?A8是世界上第一款具有L3级自动驾驶能力的车型,它只能作为硬件过多的L2级车型来驾驶。
事故发生后是谁的责任?
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自然是好事。然而,一系列的问题往往随之而来。例如,近年来,人们谈论最多的问题是:自动驾驶过程中发生事故时,是提供自动驾驶技术的厂商负责,还是驾驶车辆的驾驶员负责?
2065438年3月18日晚,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名推着自行车过马路的女子被当时正在路上行驶的优步自动驾驶测试车撞伤,随后不幸身亡。这是世界上首例无人驾驶汽车死亡的交通事故。随后,优步也宣布停止所有无人驾驶车辆的道路测试。后来,经过近一年的调查,亚利桑那州雅瓦派县检察官通过公开信透露,关于优步在这起事故中负有刑事责任的指控“毫无根据”,这意味着优步没有主要责任。
2018 65438+10月10,福特投资的Argo?AI公司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测试车被一辆闯红灯的卡车撞上,最终导致车内两人受伤。随后的事故被确定为人为失误所致,但福特发言人拒绝透露测试车当时是否处于自动驾驶模式。
2016年5月7日,一辆特斯拉?模特?s?在佛罗里达高速公路上与拖车的碰撞导致特斯拉司机死亡。后续调查结果显示,当时特斯拉车辆均开启了无人驾驶功能,但在强日照条件下,驾驶员和车辆辅助系统未能注意到拖车的白色车身,导致Model?s未能及时启动刹车,前挡风玻璃与拖车底部相撞,司机身亡。
2065438+65438 2006+10月20日,京港澳高速邯郸段一辆特斯拉轿车直接撞上一辆正在行驶的扫路车,司机不幸身亡。调查显示,事发时车辆开启了无人驾驶功能,但特斯拉没有刹车和减速的迹象,也没有采取任何规避措施。最终,交警认定这起追尾事故中驾驶特斯拉的司机负主要责任。
最后
L3级车辆的成功量产确实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毕竟也标志着汽车正式进入自动驾驶的范畴。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上述案例带来的自动驾驶是否可靠,事故责任认定等。这些还是需要各种法律法规和各种社会基础设施的支持。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