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长江和珠江流域及周围山脉的分水岭)的详细数据

南岭是自秦汉以来朝廷及其相关人员对楚国(湘、桂、赣、粤四省相连的地区)以南山区的总称,所以南岭指的是与中国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四省(区)相连的山区。范围:西起广西桂林,东至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北线为湖南邵阳市南部-永州市大部-郴州市南部,南线为广西贺州市北部-广东清远市北部杨炼地区-韶关市北部。

南岭是秦汉时期定义的一个名称(与岭南的概念有关),是长江水系(李洞庭湖系-鄱阳湖系)与珠江水系及周围山脉的分水岭。它不是当代人通常所说的南方山脉,所以一般不包括云南的云岭、贵州的妙灵山、广西的大瑶山——广东的大圭山脉等

南岭大于武陵:南岭和岭南都是地域概念,武陵是南岭有代表性的山脉。与秦汉初期重要的南征路线相关的五个战略驿站被突出出来称为武陵,即岳城岭、都庞岭(揭阳山)、朱蒙山、骑天岭、大峪岭,后被称为山、连山。

南岭其他山脉:清远市北部的桂林海洋山、永州九嶷山、郴州香花岭山、七尾山、大东山,韶关北部的大瑶山、凌薇山,韶关东北部的青云山(主峰在两省交界处)、九连山(主峰靠近省界),赣州东南部的300山(穿越三省交界处)。

基本介绍中文名:南岭纬度:24° 00′~ 26° 30′北纬:110 ~ 116东西长:性质待定:南方最大的山脉和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武陵:越城、都旁、朱蒙、骑。大余类别:山地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周边景点类型: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景点类型:山地地形:山地高地险,雨水位置:南岭山中心景点级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范围,以武陵为代表,其他山地,地理位置,分水岭特点,各有特色,不限水域划分,类似南北,地貌特征,地质地貌,土壤和动植物矿物,南岭野生动物,气候特征,地理界限, 南方岭南,旅游资源,景点介绍,俯瞰:撕裂之地,仰视:飞天梯,远景:瀑布梯级,近观:地下森林,旅游建议,特别提示,交通指南,南岭简介范围(南岭山脉,南岭是楚以南山区的总称(湖南,广西, 江西和广东相连)由秦汉初年的朝廷及其相关人员(南海县在汉武帝时期已被统治,现在“南”的位置已在越南北部发生变化),后人继承了它的名字,所以南陵是指中国的湖南、江西、广东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四省。 武陵只是与秦汉各大兵站相关的部分。具体范围:西起广西桂林东北、东部(涉及越城岭、都庞岭),东至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大余岭)。北线是湖南省邵阳市南部(涉及岳城岭)-永州市大部分(涉及岳城岭、都庞岭、孟珠岭)-郴州市南部(骑田岭),南线是广西贺州市北部(涉及都庞岭)。边界:西北八十里南山为雪峰山南残脉,东南属岳城岭带(华南第一峰猫儿山附近)。东北部以郴州市东江水库为分界线,罗晓山脉在东北部。在东部,赣南三百山也是长江水系——珠江水系——北江的分水岭。南岭是秦汉时期定义的一个名称(与岭南的概念有关),是长江水系(洞庭湖系-鄱阳湖系)与珠江水系及其周围山脉的分水岭。不是当代人通常所说的南方山区,所以一般不包括云南的云岭和贵州的妙灵山。它们不是长江和珠江及其周围山脉的分水岭。五菱是中国的代表。在各种地图上,武陵等山脉都标注在南岭地区。所以南岭以五菱为代表。这五座山是越城岭、都庞岭(揭阳)、朱蒙、骑天岭和大禹(三座在湘桂之间)。武陵参照物的变化:从岭到山。秦汉初期,有五个军事战略要塞(楚国以南),指的是山或泰陵山。后来一般称之为山,甚至山所在的山(山包括主山、大支、余脉)。比如越城岭,首先指秦始皇修筑灵渠(连接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时,驻扎在广西兴安以北的军事要塞。早期的大峪岭是一个要塞泰陵(有峪岭和梅岭古道),后来被称为山,甚至是山脉。其他山区武陵和南陵的关系:南陵和岭南都是地域概念,武陵只是南陵的代表山脉,两者大小不同。南岭是始于秦汉初年的朝廷及其相关人员对楚国(湘、桂、赣、粤四省相连的地区)以南山区的总称。其中,与秦汉初期重要的南征路线相关的5个战略要地被突出出来,称为武陵(均有秦汉时期的军事遗址)。还包括武陵附近的桂林洋山、永州的九嶷山、郴州的香花岭、清远北部杨炼地区的七尾山和大东山、韶关西北部的大瑶山和北部的凌薇凌薇山(古代曾被一些人称为小渔岭,所以威岭关也曾被一些人称为小渔岭关)、韶关东北部的青云山(主峰在两省交界处)、九连山(主峰在两省交界处)。赣州东南部有300座山横跨三省(穿越三省交汇处)等。这几座山都比齐天岭大(湖南永州市阳明山很大,是否属于湘江水系的南岭众说纷纭)。西起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经湖南省南部、江西省南部至广东省北部,自东向西绵延1.400公里。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分开。高度一般在1,000m左右。少数花岗岩山峰海拔1,500米。如庙儿山(2142m)、镇宝顶(2138m)、韭菜岭(2,009m)、马塘顶(1.787m)、七田岭(654337)。群山之间有一个山谷盆地。南岭西部盆地多由石灰岩组成,形成喀斯特地貌;南岭东部盆地多由红色砂砾岩组成,经风化侵蚀形成丹霞地貌。“丹霞”因大峪岭西南的丹霞山而得名。谷垭口构成南北交通隧道,主要有:一条是桂岭路,在岳城岭和海阳山之间低。公元前2265438年到公元前206年,在桂江上游和湘江之间开凿了一条即兴运河,是连接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唯一水道,现在的湘桂铁路也从这里穿过。第二条是浙岭路,穿过北江上游的舞水峪,京广铁路穿过。第三条是梅岭路,西北江上游的绵水谷南雄,大玉岭河的小梅关到赣江上游,是粤赣沟通的主要通道。南岭山虽然不高,但对阻挡南方寒潮和东南台风有重要作用。南岭以南,气候终年温暖,霜雪少。南岭以北冬季寒冷,积雪常见,成为自然地理的重要分界线。燕山运动期间,南岭地区大量花岗岩侵入上地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形成了丰富的有色金属,其中钨、锑是世界上最丰富、最集中的产地。地理位置位于中国湖南省(湖南省)、江西省(江西省)、广东省(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概是北纬24° 00 ' ~ 26° 30 ',东经110 ~ 116。分水岭的特点各有特点。南岭是长江水系(洞庭湖系-鄱阳湖系)与珠江水系及周边山脉的分水岭。西端的岳城岭山脉:北面是洞庭湖水系资江的东源沂水,洞庭湖水系湘江在广西兴安。同时,岳城岭山脉西南角所在的兴安、灵川县是广西桂林西江几条支流的发源地。因此,在秦始皇时期,这里修建了著名的灵渠,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从湘江水系向桂林运送人员和物资,后来还建立了桂林郡。骑田岭是珠江水系湘江支流雷水和北江源头舞水的分水岭。东端的打渔岭山脉是鄱阳湖水系赣江源头和珠江水系北江的分水岭。其他几座山也是这样的分水岭。不仅流域小,周围的山也大。南岭有分水岭特征,但不仅限于分水岭。比如湖南的岳城岭部分在洞庭湖水系(资江和湘江的源头都深入广西桂林,一个在资源县,一个在兴安的灵渠附近),整个岳城岭只有其西南部是长江和珠江的分水岭,也就是说岳城岭大部分段落没有分水岭特征。南北方类似南岭南岭是一条分界线,南北分明:岭南是两广,岭北是湖南江西;一边是华南,一边是华南。南岭是纽带,南北紧密相连。岭南岭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分不清彼此。这个纽带就是南岭的相似。1.相似之处在于,武南岭是一个山脉,但有山不相连,分为五堆:大峪岭、骑天岭、都庞岭、朱蒙岭、岳城岭——所以南岭也叫“武陵”。原来,东西向构造线经过多次造山运动,受到华夏东北向构造线的扰动,使其显得支离破碎,形成了许多南北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的河谷,河流浸没其中,山口槽成为南北交通的通道。多次造山运动也造成了南岭地区频繁的岩浆活动,所以南岭的山脉多由花岗岩构成,所以南岭山脉矿藏众多,尤其是钨、锡、铝、锌等有色金属。南岭的山谷也很有特色,由红色矿物岩石或蓝色石灰岩等软质基岩构成。另外,南岭地处华南亚热带地区,炎热多雨,雨水的淋溶作用明显。在雨水的侵蚀下,赤壁有许多高大英俊的红岩,在周围亚热带常绿树木的映衬下,形成非常美丽的风景,如粤北的丹霞山、金燕、金鸡岭,湘南的天妃山、边江河等。因为这种景色在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也被地质学家称为“丹霞地貌”。如果山谷是石灰岩,在雨水的侵蚀下,发展出另一种地貌——喀斯特地貌(以前南斯拉夫的一个地方命名)。喀斯特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风景较多,山峰众多,有天然溶洞,桂林山水甲天下。除了桂林,粤北的钟鼓岩和湘南的九嶷山也是著名景点。中国南方南岭的村庄。相似之处在于,当人们看中国和南岭的地图时,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南岭有很多瑶族的行政区,如广东省的乳源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广西有富川瑶族自治县和金秀瑶族自治县...至于一些瑶族自治乡,数量众多,以至于广西南岭仅存的一条矿脉就叫大瑶山。是的,南岭是中国最大的瑶族聚居区,所以瑶族有一个绰号——中国的“高山民族”。然而,这个绰号不仅属于瑶族,也属于一些汉族。客家人是汉族的一个分支,在汉族中被称为“高山民族”。很多人只知道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的山区是客家人聚居地,却不知道这只是从人口密度上来说。如果说范围的话,南岭地区应该是最大的客家聚居地。客家要从闽粤赣旧聚居地出发,沿南岭西移,再沿两翼向中国西南、东南亚和海外传播。客家人为什么以南岭为轴心迁徙?一是原来的住所太小,多山,承载不了这么多人,必须拓展空间;2.南岭是亚热带地区,动植物生长旺盛,能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南岭是一个山区,瑶族和客家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适应了南北的自然条件。南北山区,瑶族人在山上,客人在山下,与居南岭都是“山人”,相处愉快。这种相似性也在于人们的语言和习惯。南岭是四省交界。按理说语言会很复杂,但是他们统一说客家话。与外国交流时,无论大人小孩都会说普通话,这是一种带有明显北方方言特征的语言。在中国地图上,南岭确实是名山大川系列中一座不起眼的山。然而,就是这座不起眼的山,却因为独特的水土,孕育出无尽的地方特色。狭义的南岭是指岳城岭、都庞岭、朱蒙、骑天岭、大峪岭五座山,所以也叫武陵。广义的南岭还包括苗儿山、海阳山、九嶷山、香花岭、瑶山、九连山。南岭地质地貌南岭是我国著名的带状构造带之一,其基底是加里东运动形成的。燕山运动形成穹窿构造和背斜构造,形成南岭。核心为花岗岩,上覆地层多为泥盆系硬砂岩和石炭系灰岩,其中硬砂岩多形成尖峰,如毛子峰、象牙仙。而坚硬的砂岩被侵蚀后,花岗岩体完全裸露,往往形成* * *山,如骑田岭、香花岭等。山脉从东北向西南延伸,如孟珠岭、都庞岭和岳城岭。或者是正面的,比如大玉岭;齐天岭是一座块状的山,山的格局不太清晰,但宏观来看,南岭还是一座东西向的山。南岭地势不高,海拔只有一千米(最高峰是岳城岭的猫儿山,海拔2142米),地势比较破碎。孟珠岭长约130 km,宽约50 km,最高峰马塘山顶海拔1787 m。都庞岭海拔800 ~ 1800米,最高峰韭菜岭海拔2009米。齐天岭最高峰海拔1570米。群山之间有一个山谷盆地。西段盆地多由石灰岩组成,形成喀斯特地貌;盆地东部多为红色砂砾岩,经风化侵蚀形成丹霞地貌。低谷关构成南北交通隧道,主要有三条:一条是桂岭路,在岳城岭和海阳山之间。古代灵渠和现代湘桂铁路穿境而过。其次,浙岭路、京广铁路、京广高铁、赣韶铁路经过这里。三是梅花路,是粤赣沟通的主要通道。南岭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多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主要树种为樟科香樟,其次为壳斗科的红椎、白椎、稻椎、红缘、白缘。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一般可分为四层:顶层为椎椽;第二层是耐阴植物,如香樟、木荷等。第三层是灌木层,主要成分是□木、杜鹃等。最下面是草本植物,主要是兰花。海拔800米以上,有白桦、漆树、元宝枫、枫香、山毛榉、鹅耳枥等落叶阔叶树,构成山区常绿林。1300m以上为广东松、福建柏、长苞铁杉、铁杉、三尖杉、罗汉松组成的针阔混交林。山顶1600 ~ 2100米,植被多为低矮森林,主要由石栎、蜡烛、杜鹃花、柳、雪竹等组成。有些地区有草地。杉木和马尾松是主要栽培树种,是我国南方用材林建设的基地之一。地带性土壤为红壤,黄壤海拔700米以上。草甸土在山顶局部发育。有色金富含金属。南岭的野生动物有华南虎、豹、豺、云豹、麂、麝、梅花鹿、苏门羚、灵猫、金猫、雪貂、穿山甲等。鸟类有叶鹬、白头翁、金丝谷、画眉、相思雀、山鸡、银鸡等。,其中很多属于国家保护动物。两栖爬行动物包括大头龟、金钱龟、壁虎(即巨型蝾螈)、蟾蜍、泥蛙和各种蛇。气候特征南岭阻挡了南北气流的移动,导致南北坡水热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冬季气温。岭北北部霜雪多,越冬作物相对耐寒,而岭南霜雪少,热带栽培植物多。如尧山(隶属南岭)以北的石平,1年的月平均气温为7.5℃,山南乐昌为9.5℃;孟珠岭以北1江华月平均气温为7.3℃,而岭南连县高达9.5℃。南岭山脉之间的山谷和隘口是北方寒潮南侵的通道,所以岭南在冬季仍能受到寒潮的威胁。南岭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由于有迹可循的侵蚀,部分地区的流域已经很低很窄,存在河流切过流域山脊的现象。珠江水量丰富,侵蚀基准面较低,溯源侵蚀有向北发展的趋势。南岭降水丰富,年降水量1500 ~ 2000mm。由于山脉的阻挡作用,南侧的降水量略多于北侧。在春天,静止锋停留长达2个月,尤其是在春雨中。夏秋季台风暴雨多,冬季锋面降雨多,降水季节分布均匀。南岭山区虽然地形高差不大,但气候还是有垂直差异的。地理边界1。两广丘陵与江南丘陵的分界线。南岭2。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的分界线。3.广东和江西(湖南)的分界线。4.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界线。岭南南岭以南简称岭南,相当于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全境,江西省赣州市以南。这些地区不仅地理环境相似,人们的生活习惯也有很多相似之处。由于历代行政区划的变化,现在提到岭南一词,可能是指广东、广西、湖南三省,但不包括江西武陵以南的县市。历史上,唐朝的岭南路还包括越南北部的红河三角洲,这里曾经属于中国王朝的统治。宋朝以后,越南北部被分离。岭南的概念逐渐排除了越南。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东省乳源县和湖南省交界处,方圆面积273平方公里。它是广东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广东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和30多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其中以天南第一峰石坑干(海拔1903米)最为著名。有四个景点:石坑干风景区,其他的山在天空下都显得矮小。,冬天赏雪,春夏之交赏野生杜鹃花,雨天赏云海;瀑布景区悬崖陡峭,瀑布长廊长约两公里,瀑布多达200处;小黄山风景区,沿着山脚,有“天然盆景林”之称,有随高度变化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高山矮林。亲水谷景区由溪流、瀑布、森林、栈道等组成。沿途可欣赏奇花异草、流石、壶穴等地貌。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南岭山脉的核心。东南距韶关市70公里,北距石平镇50公里,东至京珠高速公路大桥10出口,面积273平方公里。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是广东最高最雄伟的山。石坑杆海拔1.902米,为“广东第一峰”,石臼岭海拔1.888米,为广东第二峰。周围山峰高耸,或崔伟雄伟,或险峻秀丽,分布错落有致,浑然天成。这里有深谷、长溪、瀑布,一瀑一景,绚丽壮观,水极其清澈,空气清新,长长的景观长廊,感人肺腑。这里有2000多种植物,是广东唯一的原始森林,是“南岭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土地”。森林辽阔,一望无际,参天古树,苍翠松柏,高山杜鹃,南岭箭竹,奇花异草,珍禽异兽,令人赏心悦目。从山脚到山顶,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高山矮林三个垂直景观带,各有所趣,尤其是古老苍劲多变的广东松。气候垂直分布,夏季南岭是避暑胜地。一山四季,十里不同天,暮暮之间瞬息万变。云海日出壮丽,有时还有佛光在彩虹中若隐若现的奇观,总会带给游客各种遐想。壮丽的山川景观、幽静的山谷景观、美丽的植物景观、神奇的气象景观、有机而巧妙的例子都是宜人的风景,春天的花山如海,夏天的瀑泉,秋天的林海尽染,冬天的银装素裹...俯瞰:撕裂大峡谷位于韶关乳源县西南68公里的大埔镇。峡谷顶部的地貌是平缓的,从远处看你不会知道有这么一个突兀而多余的地形。然而,走近了,大地似乎突然被一双巨手撕开,变成了一条深深的裂缝。这种气魄让人一下子感受到了自然的气势。如果把大峡谷放在西部广袤的土地上,也许不足为奇,但放在温柔敦厚的南粤,却让人有一下子走进原始丛林、原始生态的感觉。与世界上其他大峡谷不同的是,乳源大峡谷两侧的悬崖峭壁上植被茂密。初春的时候,绿叶亮如透明,在一片绿色中夹杂着各种时令花卉,娇艳欲滴,仿佛是大峡谷的一件俏丽的花衣裳。峡谷内两个悬崖之间的距离不同,谷面的宽度也不同,从1000多米到数百米不等,最窄处只有100米。从上面往下看,雾气蒸腾,深不见底。抬头:飞天梯下观光梯,奇异景观比比皆是。一条小溪从谷初的梯级状绝壁飞流至200多米的谷底,形成了气势磅礴的城头瀑布。山谷间沟壑纵横,奇峰怪石,构成了各种独特的景观。如骆驼峰、金龟岩、双狮崇拜、桂苓生日、石猴迎客、天才少年、神仙伞柄、虎跳岩等20多处石景,在民间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但除了这美丽的景色,大峡谷更吸引人的是它陡峭的“天梯”。1386石阶自上而下飞下,高达86层,中间没有停顿。望向谷底,天梯仿佛在云端,顺着石壁上雕刻的天梯,似乎可以上天。如果你有足够的体力,当然要沿着这个梯子走一走;但如果没有勇气,最好还是回到相对平缓的观光梯。从远处看:这里瀑布相连,也是南岭山脉的核心区。巍峨的南岭山脉最重要的景观集中在方圆这片27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先不说那深深浅浅的绿,一层一层的渲染成了一幅苍白的水墨画,也不看那些和溪流嬉戏的岩石。当然,丛林和岩石之间的瀑布最引人注目。没有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可以有这样的瀑布走廊。在这幽深的山谷里,有清溪和瀑布的长流,一瀑一景。一路上,大大小小的瀑布总能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候跳出来,清澈的山泉在岩石上跳跃,创造出各种形状的瀑布。有的像长尾巴的孔雀,有的一波三折,像跳跃的音符。一路上看着一个个瀑布,真的是不知疲倦。探索:南岭最高的石坑,地下森林,位于南岭森林公园。海拔1902米的山峰绝对是广东最高峰。登上顶峰,俯瞰四周,真的是坦诚开放,没有任何阻碍。但是峰顶不是那么好爬的,所以爬石岗坑这个项目绝对是探险者的专利。南岭最深处也在这里。在山路的指引下,可以到达这个名为“通天罗下洞”的大山洞。它被称为“广东第一奇”和“中国第一洞”。从直径90多米的洞穴往下看,深洞里长着大树,看不出底有多深。据一些研究人员考证,此洞深达100多米,洞底3500平方米,生长着原生亚热带树木,故又称“地下森林”。行程建议线路A:九重山-瀑布长廊-石坑口(3小时)线路B:徒步小黄山(4小时)线路C:徒步森林步道山顶(往返)(6小时)线路D:亲水谷景区(2小时)线路E:石坑孔(车)-原始森林(车)-瀑布长廊(步)。旅游不要太快,注意安全卫生。走而不观,观而不走。穿高跟鞋会给你带来很多不便。春天和夏天,带上雨具。早晚气温冰冻,谨防感冒。溪流。深水冰冷,穿透力强,不适合游泳。交通指南1,广州黄埔大道,华南快速-向北-过太和收费站上高速。2.路线:从化市区-佛冈-英德-韶关-韶关乳源县-乳源站-东平站-大乔站走高速(牌子上写着:大乔。南岭公园)。3.在大乔高速收费站付款后,往前走50米,然后右转。走大约1.8km到丁字路口右转(可以看到上面的标志: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或者五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