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香港海底隧道的问题

海底隧道俗称红磡海底隧道,是香港第一条由九龙通往香港岛的过海行车隧道。

该地道于9月1969开工,8月2日1972通车,耗资3.2亿港元。隧道全长1.86 km,采用沉管隧道修建,限速70 km。穿越维多利亚港,连接九龙半岛和香港岛两侧的独立道路网。海底隧道南端的出入口位于香港岛东部的赤立岛。由于工程原因,该岛已与香港岛相连。北面出入口所在的土地位于红磡西面,也是填海得来的。收费广场位于红磡出口处,共有65,438+06个收费亭,其中65,438+00个为人工收费亭,2个为专营巴士专用的自动缴费亭,其余4个为自动缴费专用的自动缴费亭。

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四线行车隧道之一,也是香港最繁忙和使用最多的道路,其次是东区海底隧道。其老式的双车道双向交通设计,使得隧道的交通流量在通车前10年就已经饱和,几乎每天早晚高峰时段(尤其是上午8点到10)往港岛方向都会出现交通拥堵。因此,除了隧道费,当局从6月1984开始对所有车辆征收隧道税,以减少交通量,但效果甚微。后来政府决定6月1986至6月1989修建东区海底隧道,分流部分车辆,缓解压力。隧道以“建设、经营、移交”的方式建设,专营权将于2016年8月到期,1,交还香港政府管理[1]。因此,政府有必要加快研究兴建香港第四条海底隧道的可行性。此外,预计东区海底隧道30年专营权于2016年届满时,将由港府收回,挤塞情况可逐步改善。

在工作日的早些时候,CHT仅有的两条管道中的一条将因维修而停运。剩下的管道将改为双向通行,限速也将降低。2001红十字会隧道在凌晨无法完成路面重铺工程,以至于隧道在高峰期仍然需要单管双向通行,几乎使港岛和九龙的交通完全瘫痪。车龙分为东西和南北两段,由港岛东部的太古城至港岛西部的西营盘,以及由香港仔隧道至港岛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