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层次人才专利
第一,强化凯恩斯理论,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战后,日本政府推行凯恩斯理论,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引导和控制,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加强资本主义经济的计划性。战后初期,日本政府制定了许多经济计划,如“1948-1949”,两次制定“经济复兴五年计划”;1951年拟定了‘独立经济三年计划’。“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战后中期,1955年底,鸠山内阁制定了《经济自立五年计划》(1956-1960);1957 65438+2月,岸信介内阁制定了新的长期经济计划(1958-1962);1960池田内阁时期制定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等等。通过这些计划,避免了资本竞争中的一些盲目因素,日本经济有了持续发展的基础。2.发展国有企业。到1965,国有企业将占日本固定资产总额的15.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弥补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些缺陷,促进了日本经济的高度繁荣。
第二,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资本总量。1.大力发展教育,重视培养人才。日本在1947年进行教育改革,改为九年制义务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在1950全面普及,入学率达到99%;从65438到0965,初中升高中升学率达到69.6%;1970,高中毕业到大学的比率达到23.6%。”政府还增加了教育投资。“1950年的教育支出为1599亿日元,1972年增至40244亿日元,占当年预算的20%。”高度重视教育成果,为经济现代化提供了足够数量的优秀劳动者和科技人才,成为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人才资源。2.引进大量国外先进技术。日本5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数量:“1950-1954中的446项,1955-1959中的577项,1960-1964中的2039项。”可见日本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速度很快。到1979年,日本系统地、大规模地引进了31000项世界先进技术,其中一半来自美国。引进主要是通过购买技术专利和图纸,然后结合本国特点进行改进。结果,日本工业在短时间内集中了其他国家的长期发展成果,节省了巨额资金。“据统计,1945-1970年,日本只花了60亿美元就得到外国花了180亿美元开发的技术。”当时日本人有一句口号:“1号机引进,2号机国产,3号机出口。”3.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和独特的企业管理制度。日本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教育、和谐、纪律、节俭、艰苦奋斗等优秀传统,有利于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荣誉感,有利于形成他们对企业的同舟共济的忠诚,对日本经济的高度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企业管理系统实现了人员专家化、方法科学化、技术自动化和机构高效化。这些独特的管理制度对提高劳动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积极实施高投入政策,扩大投资规模。战后,日本迅速掀起投资热潮。“据经济企划部估算,1956年日本企业的设备投资将比上年增长7.8%,但实际增长了57.6%。”1955-1970期间,日本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115倍以上。“日本政府投资与政府支出之比,1960年为35%,1965年为47%,1970年为52%。根据1977的统计,日本政府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相当于美国的1.4倍,高于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同年投资的总和。”固定资本投资重点是电力、钢铁、机械等基础产业和电子、化学、汽车等新兴产业。大规模投资不仅使日本迅速建立了以钢铁为核心的工业体系和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而且大大加快了各部门固定资本的更新,提高了企业的技术装备和现代化水平。
第四,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日本利用太平洋上优良的港口,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外贸易增长迅速,给日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日本的出口增长率超过了生产增长率。贸易黑字1968 25亿美元,1970达到40亿美元。“日本将这些巨额利润的一部分再投资于生产领域,继续推动日本的经济增长。与此同时,外汇储备快速增加。据统计,“1970年末为20.05亿美元(世界排名第十),1972年末增至18365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二)。“这些巨额外汇储备增强了日本的经济实力。
五、自民党的长期执政使得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稳定。1955 165438+10月15日,日本自由党和民主党合并成立自民党(LDP)。由于自民党在议会中占据压倒性多数,所以“1955”体制的本质在于,它实际上是一种保守的自民党一党执政体制。从此,日本开始了由自民党长期执政的历史。“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执政实践来看,历届政府的内外政策都是一脉相承的。在经济方面,自民党政府广泛干预经济生活,制定计划,致力于新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加大资金投入,采取特殊措施促进资本积累。在政治和社会方面,政府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旨在实现稳定和加强对人民控制的法令;在自民党的外交政策上,历届政府都极力追随美国。
综上所述,日本政府和人民在二战的废墟上,用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把一个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笼罩在核恐惧中的国家,建设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强国。至于其发展的诱因,既有二战后国际环境的客观原因,也有日本自身的主观原因,这两个原因共同作用。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