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花4200亿元长城+吉利|汽财
长期以来,长城和吉利相互竞争,轮番坐上中国汽车市场的宝座。直到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巨变,比亚迪异军突起。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热潮,销量呈现倍数增长。年底前,比亚迪已经打破了国内汽车市场的固有格局,成为新的独立兄弟。
销售业绩的快速增长,让比亚迪交出了一份优异的业绩答卷,营收、净利润、R&D等关键指标均处于领先地位。曾经独立的兄弟吉利和比亚迪,虽然没有比亚迪那么抢眼,但也在增长通道中。
收入增长取决于销量和产品组合。比亚迪年报显示,2022年营业总收入为424061亿元,较2021增长96.2%。其中,与汽车行业相关的营业收入达到324691亿元,同比增长65.438+0.78%,手机零部件、组装等其他业务的营业收入达到9881.5亿元,同比增长65.438+04.30%。
比亚迪收入的倍数增长得益于销量的快速增长。去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全年累计销量超过654.38+0.86万辆,同比增长208.64%。
当然,高端车型的销量增长也帮助比亚迪实现了营收的快速增长。2022年,比亚迪韩连续第四个月销量突破3万,全年累计销量突破27万。E-platform 3.0系列产品也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吉利汽车的营业收入远低于比亚迪。年报显示,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6543.8+048亿元,同比增长45.6%,创历史新高。
6543.8+048亿元的营收和45.6%的增长来自于销量的增长和高价位车型占比的提升。据官方统计,2022年吉利汽车累计销量达到1.433万辆,相比2021增长8%,价格相对较高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32.87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00%。
长城汽车营收表现略低于吉利汽车,全年营业收入13734亿元,较2021微增0.69%。与吉利、比亚迪的增长不同,长城汽车营收的小幅增长并不是因为销量的增长。
据统计,2022年长城汽车共销售新车1.0675万辆,比2026年5438+0下降了1.66%,销售达成率仅为56.1.09%。哈弗品牌、威品牌、长城皮卡、欧拉品牌销量均呈两位数下滑趋势,只有坦克品牌保持增长态势。
在销量大幅下滑的情况下,长城汽车如何做到业绩飘红?综合来看,向上的产品结构成为主要原因。依托品牌的向上发展,2022年长城汽车自行车销售均价达到128700元,较2021增长20.8%。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增长至15.27%。平均售价的提高和高价车销量的增加促进了营业收入的增加。
赚钱有不同的方法。在盈利能力上,比亚迪远远高于吉利和长城。比亚迪年报显示,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654.38+066.22亿元,同比增长445.86%;扣非归母净利润654.38+056.38亿元,同比增长654.38+065.438+046.42%。
相比之下,吉利汽车2022年税前净利润为46.865438亿元,同比微增0.36%,净利润为46.49亿元,同比增长6.8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5%至人民币52.6亿元。长城汽车实现净利润82.66亿元,同比增长22.9%,扣非净利润44.77亿元,同比增长6.51%。
虽然比亚迪、吉利、长城都实现了净利润增长,但是“赚钱”的方式不同。比亚迪扣非净利润15638亿元,一方面得益于成本管理。2022年汽车业务营业成本近2585亿元,同比上升140.62%,增速低于汽车业务收入增速,使得毛利率达到20.39%。另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带来的财政补贴。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补贴收入达到654.38+00.438亿元,同比增长77.89%。
吉利汽车的净利润来源不仅仅是靠卖车获得,还为其技术出海创造了丰厚的利润回馈。年报显示,吉利汽车2022年实现技术授权收入654.38+0.66亿,同比增长29.9%,进一步支撑了未来稳定的盈利预期。
此外,吉利汽车极氪气车净利润亏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盈利能力。年报显示,2022年极氪汽车实现营业收入31.787亿元,同比增长1008.27%,净利润亏损20.39亿元(2026年亏损1.01亿元,2026年亏损5438+0)。
长城汽车82.66亿元净利润中,非经常性利润达到37.9亿元,新能源汽车补贴达到654.38+0.75亿元。除了补贴对利润的贡献,长城汽车在俄罗斯市场也取得了不错的利润表现。年报显示,俄罗斯哈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27.79亿元,扣除汇兑收益和政府补贴后的净利润为5.59亿元。
转型之下,随着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进入深水区,汽车企业的R&D投资也呈现增长趋势。
具体到比亚迪、吉利和长城,三家公司的R&D投资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比亚迪在R&D投资202.23亿元,较2021增长90.1%。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在R&D的大投资不仅限于汽车行业,还涉及光伏和轨道交通。年报显示,2022年,比亚迪引进大尺寸半片光伏组件技术、N型高效电池及组件技术、智能“云霸”列车、云霸自动运营系统。
秉承2025年累计R&D投资达到654.38+0000亿的目标,长城汽车2022年在R&D上花费654.38+0.865.438+0亿元,同比增长34.34%,R&D总投资占营业收入的8.87%,远超吉利和比亚迪。
持续的R&D投资直接反映了专利数量的增加。长城汽车年报显示,2022年,长城汽车申请专利4463件,授权专利2263件。截至2022年底,累计授权专利12675件,其中发明专利2166件,实用新型专利7207件,外观设计专利3302件。
吉利汽车2022年研发支出67.65亿元,较2021增长23%,在金额最少、增幅最小的三家企业中最小。
本文来自车易号作者易奇传媒,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车改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