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字塔历史和现状的书籍
金字塔的奥秘,金字塔,金塔的原理,日落时的金字塔:追溯古埃及文明。
相关信息:
金字塔是古埃及奴隶制国王的坟墓。这些统治者在历史上被称为“法老”。古埃及人对上帝的虔诚信仰,使他们很早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来世观念”。他们甚至认为“人生只是短暂的停留,死后才是永久的享受”。因此,埃及人把冥界视为尘世生活的延续。受这种“来世观念”的影响,古埃及人活着的时候,就对自己的死亡做了真诚而自信的准备。每一个富有的埃及人都应该忙于准备他的坟墓,并用各种物品装饰它,以便在死后获得永生。就法老或贵族而言,他会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来建造陵墓,还会命令工匠用陵墓壁画和木模来描绘他死后要继续从事的航海、狩猎、宴饮等活动,以及仆人应该做的工作等等,让他过上和以前一样舒适的生活。
相传,在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无论是王公大臣还是普通百姓,都被埋葬在一个用泥砖砌成的长方形坟墓里,古埃及人称之为“马斯塔巴”。后来,一个名叫伊姆霍特普的聪明的年轻人在为埃及法老左赛设计陵墓时,发明了一种新的建筑方法。
他用从山上摘下的方石代替泥砖,不断修改修建陵墓的设计方案,最终建成了一座六层梯形金字塔——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金字塔的雏形。
在古埃及,金字塔呈梯形,呈层状,所以也叫等级金字塔。这是一座高大的金字塔建筑,底座为方形,两边各有一个三角形,形似汉字“金”,所以我们称之为“金字塔”。伊姆霍特普设计的塔陵墓是埃及历史上第一座石头陵墓。
在左赛国王之后,埃及法老效仿他,在死前为自己修建了陵墓。从此,古埃及掀起了一股建造金字塔的风。因为金字塔起源于古王国时期,而且最大的金字塔都是在这个时期建造的,所以埃及的古王国时期也被称为金字塔时代。古埃及法老为什么要把陵墓修成金字塔的形状,也就是汉字中的黄金形状?
原来,最早的时候,埃及的法老们就准备把马斯塔巴作为死后的永久居所。后来在第二、第三王朝时期,古埃及人产生了国王死后会成神,灵魂升天的想法。在后来发现的金字塔铭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为他(法老)造一架梯子,使他能从那里上天堂。”金字塔就是这样一个梯子。同时,金字塔形态也表达了对太阳神的崇拜,因为古埃及太阳神“拉”的象征就是太阳的光。金字塔象征着穿透天空的阳光。因为,当你站在通往基泽的路上,从金字塔山脊的角度向西望去,可以看到金字塔像太阳一样照耀着大地。
金字塔的碑文里有一句话:“天空把自己的光延伸给你,让你可以上天空,就像拉你的眼睛一样。”后来古埃及人对方尖碑的崇拜也有这样的意义,因为方尖碑也代表了太阳的光芒。
古埃及所有金字塔中最大的是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这座大金字塔原来的高度是146.59米。历经千年风雨,顶部已被侵蚀近10米。埃菲尔铁塔在1888年在巴黎建成之前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这座金字塔的底部是方形的,每边长230多米,绕金字塔走一圈差不多要一公里。胡夫的金字塔不仅规模惊人,而且以其高超的建筑技巧而闻名。在塔的石头之间,没有水泥或其他粘合剂,而是一块石头叠在另一块石头上。每块石头都被磨平了,延续了几千年。即便如此,人们也很难将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头之间的缝隙,所以它能持续千年而不倒。这是建筑史上的奇迹。此外,在大金字塔的北侧,有一个由四块巨石组成的三角形入口,离地高度为13米。这个三角形用的很巧妙,因为如果用四边形代替三角形,那么100多米高的金字塔本身的巨大压力就会把这个入口压塌。而有了三角形,巨大的压力就被均匀分散了。在4000多年前对力学原理有这样的理解和应用,有这样的结构,真的是了不起。
胡夫死后不久,在离他的大金字塔不远的地方,又建造了一座金字塔。这是胡夫之子哈·拉夫的金字塔。它比胡夫金字塔低3米,但由于地势稍高,它似乎比胡夫金字塔高。在塔的附近,有一座雕刻着哈拉夫头像和狮子身体的大雕像,即所谓的狮身人面像。除了狮子是石头做的,整个狮身人面像都是凿在一块巨大的天然岩石上。它已经有4500多年的历史了。
为什么要把它雕刻成狮子的身体?在古埃及神话中,狮子是各种神秘地方的守护者,是地下世界的大门。因为法老死后会成为太阳神,所以建造了这样的狮身人面像,为法老守护门户。
第四王朝之后,虽然其他法老建造了许多金字塔,但其规模和质量都无法与上述金字塔相比。第六王朝以后,随着古王国的分裂和法老权力的下降,埃及人民的反抗和一些人的抢劫,法老的“木乃伊”经常被拖出金字塔,于是埃及法老们停止了建造金字塔,而是在山上挖掘秘密的坟墓。
法老是古埃及的国王,金字塔是法老的坟墓。法老为什么建造金字塔?巨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有人说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真相是什么?
如果说关于金字塔大胆奇妙设计的传说还能被现代人接受的话,那么规模如此巨大的建造过程是很难想象的。胡夫金字塔是由数百万块巨石建成的。每块石头平均重量超过2000公斤,最大的一块超过100吨。这些巨石是从尼罗河东岸开采的,也就是说,它们不是用起重机装卸的,也不是用手推车运输的。被称为“西方史学之父”的希罗多德曾记载,用于建造胡夫金字塔的石头是从“阿拉伯山”(很可能是西奈半岛)开采出来的。
然而,我们现在知道,大多数石头都是在当地开采的,装饰其表面的石灰石是从河东的图拉矿区运来的。当时开采石头并不容易,因为人们没有炸药,也没有钢铁。当时,埃及人使用铜或青铜凿子在岩石上打孔,然后将其插入木楔,并注满水。当木楔被水膨胀时,岩石裂开了。这种方法在今天看来可能很笨拙,但在4000多年前却是一项伟大的技术。从采石场运送到金字塔遗址也极其困难。古埃及人把石头放在雪橇上,由人和牲畜拉着。因此,需要一条宽阔平坦的道路。修建运送石头的道路和金字塔的地下墓穴用了10年。
在建造胡夫金字塔时,胡夫强迫所有埃及人为他工作。他们被分成65438+万人的大组来工作,每个大组要工作三个月。这些工人中有奴隶,但也有许多普通农民和手工业者。古埃及的奴隶在畜力和滚木的帮助下将巨石运送到建筑工地。他们还把周天然的沙子堆在斜坡上,沿着斜坡把巨石拉到金字塔前。就这样,堆一层坡,砌一层石,逐渐增高金字塔。建造胡夫金字塔花了20年时间。
后人对希罗多德的说法提出了很多质疑。但时至今日,仍然是一个没有人能给出满意答案的难题。人们怎能不佩服埃及人民的伟大力量和智慧!在本世纪,随着对飞碟越来越广泛的观察和研究活动,一些人甚至将神秘的金字塔与变幻莫测的飞碟上的外星人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在几千年前,人类不可能有建造金字塔的能力,只有外星人才能拥有。经过计算,他们还发现,地球被开罗郊区胡夫金字塔的子午线分成两个半球,东半球和西半球,而且它们的陆地面积相等。这种“巧合”很可能是外星人选择金字塔建造地点的意图。
然而,一位名叫大卫·杜维斯的法国化学家对金字塔的建造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他认为建造金字塔的巨石不是天然的,而是人工浇注的。他从一位考古学家那里得到了埃及胡夫金字塔的五块小石头,并逐一进行了测试。出乎意料的是,测试结果证明这些石头是由贝壳状石灰岩构成的。虽然考古学已经证明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掌握了制造混凝土的技术,但是很难相信这些贝壳和石灰石与花岗岩如此难以区分。戴维·杜威推测,古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使用了“化整为零”的方法,即把搅拌好的混凝土装进篮子里,扛在或背在正在建造的金字塔背面。这样,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就可以把巨石一块块倒出来,一层层加高塔。这样既“省力”,又省力。据他估计,当时在工地上干活的只有1,500人,而不是希罗多德所说的每批65438+万人。
更出乎意料的是,这位法国科学家还在石头中发现了一根一英寸长的人类头发。这缕头发可能是他们辛勤工作和辉煌智慧的见证。但这些说法还是一些猜测。
但无论如何,金字塔的建造一定集中了当时古埃及人的全部智慧,因为一定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是这些问题都解决了,金字塔建成并屹立了4000多年,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因此,可以说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有些人不相信简单的合作就能创造奇迹,不相信地球上的人类会自己创造出金字塔那样的奇迹,说是悄悄话的创造。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无助于人们探索自己的历史,认识自己的能力。
4500年以来,埃及的金字塔被认为是七大奇迹中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然而,古埃及人是如何用人力将巨石切割、运输并建成数百米高的金字塔,成为地球上最大的未解之谜之一。
现在,我们将用最先进的视觉技术再现胡夫法老金字塔这一伟大工程。
公元前2480年的古埃及是胡夫国王统治的早期。像每一位法老一样,他在任期之初就准备在一百年后修建一座坟墓。于是,每年夏天,皇室成员走遍尼罗河谷,从每个村庄挑选身体强壮的男人作为劳工,建造大金字塔,为国王服务。当听到“以国王的名义……”,被选中的人只能无条件服从。
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淹没土地,滋养土壤,使耕地肥沃,农业发达。因此,埃及成为历史上最早不用把全部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的国家之一。剩余的劳动力可以用于其他目的,比如建造金字塔。这艘满载劳动力的大船将沿着尼罗河蜿蜒而上,沿途经过两岸的悬崖和田野,目的地是开罗以南10公里的吉萨。
根据埃及神话,万物开始时都是混沌的液体,混沌中的第一块干土呈金字塔形状,象征着生命。但古埃及人在某种冲动的驱使下,选择了这种象征生命的形状来建造死者的安息之地。新上任的法老胡夫也怀着同样的冲动来到沙漠,见证他统治时期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仪式。
在1889年巴黎埃菲尔铁塔建成之前,大金字塔是地球上最高的建筑。但庞然大物肯定起源于平地,所以对于这么庞大的建筑来说,稳定是关键。建筑师计划使用巨型大理石块,以递减的方式一层一层排列,这是最稳定的结构。工地选定后,先清理平整,然后由技术熟练的泥瓦匠打地基。一大片方形大理石地板将成为金字塔的核心。
经过粗略估算,估计建造大金字塔需要500万吨石头。虽然需求量巨大,但吉萨附近可以供应大部分。采石场在金字塔建筑工地的南面,大约有1500名采石工人在那里工作。由于铜是当时古埃及人拥有的最坚硬的金属,每个采石工人都会配备一把铜凿。他们用一把铜凿子在巨石上凿一个小洞,把它敲成一个木楔,然后浇水。楔子浸入和膨胀的力量可以使石头裂开。但是铜錾子打几十下就会变钝,所以另一批人就需要用火把钝錾子软化,磨尖,用水冷却,这样石匠才能再用。
每块开采出来的石头重量超过1吨,有的甚至重达两吨半。如何运输是个大问题。吉萨当生产一种非常特殊的粘土。在粘土铺成的路面上洒水,沉重的石头可以在上面滑行。但是,控制水量很重要。水量不够的话会比较费力。在不适合洒水的地方,工匠们会在路面上铺上圆木,让巨石在圆木上向前滚动。
巨石集中在金字塔遗址后,由专门的石匠切割加工,按照每块石头上标注的标记,镶嵌在应该放置的地方。他们只用简单的三角板和铅锤就能把每块石头切割打磨得光滑平整,使石头紧密相连,就像用水泥粘合一样,即使经过千百年的风雨侵蚀。直到现在,人们都很难将锋利的刀片插入石头之间的缝隙。
胡夫* * *金字塔建造了20年,它的雏形逐渐显现也用了十几年。这时候就需要修建一条长长的坡道,让工人可以继续往高处运送石头。劳动者使用吉萨的天然沙子,用石膏和灰泥粘合,堆成一个长长的斜坡,将巨石拉向金字塔。考古人员估算,该斜坡的长高比约为10: 1,这是保证交通便利和使用最少建筑边坡材料的最佳比例。但随着金字塔逐渐变高,这种长斜坡就无法适用了,因为按此计算,通往塔顶的斜坡长度将达到惊人的4800英尺,所需建筑材料将是大金字塔的3倍。因此,在最终的加高工程中,建筑师会选择建造节省材料的螺旋坡道。
虽然大理石产自吉萨当地,但就大金字塔的规模而言,手工制作200多万块巨石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古埃及人在建造时期是如何发现如此巨量的石头的,一直是个未解之谜。后人在金字塔南部发现的线索,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答案。
离地面30英尺有一个开口,是19世纪的探险家炸开的。这是唯一能看到金字塔内部的地方。可以看到,内层的石头比外面看到的粗糙很多,都是由大小不一的石头组成,有的甚至小如瓦砾。换句话说,不合格的石头被填充在金字塔整齐的外部石头和内部坟墓之间。这可能是古埃及人加快建设的方式。
随着金字塔越来越高,建筑师必须考虑金字塔内部坟墓的布置,预留一条通向坟墓的走廊。胡夫金字塔有三个墓室。第一个是在建地基的时候建的,因为它在地下600英尺。第二个地方,金字塔内部大约100英尺高,是所谓的“女王墓”,自从被挖掘出来后就一直空着。公元前2474年,第三座最高也是最重要的陵墓开始动工,这将是胡夫国王最后的安息之地。与此同时,通往陵墓的大走廊开始修建。大走廊长153英尺,内墙与巨型抛光石灰岩板紧密相连。
大金字塔开始建造十年后,一艘驳船从250公里外的亚斯万采石场运来了一些特殊的货物:九块巨大的花岗岩石。每块重达50多吨,需要200个人才能搬动。在建造大金字塔的数百万块石头中,它们是最重要的。圣墓是金字塔的中心,必须受到保护。当法老的陵墓完工后,这九块花岗岩将被用来建造陵墓上方的屋顶。建筑师会用红色和石在每块花岗岩上画一条中心线,使巨石居中对齐。但是如此巨大的重量如何平均分配呢?巨石的大小和重量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果直接堆放,花岗岩会断裂。最后,为了分散堆叠的巨石之间的巨大压力,建筑师在每层花岗岩之间放置了三角楔,这样重量就可以向外分散,而不是向下。九块石头最后用了五块,中间留了四个缺口。这些缺口有3.5英尺高,可以让人爬过去。所以,当时参与建造金字塔的工人,都能够在缝隙之间的墙壁上留下一些涂鸦,随意拼出一些名字,在一些地方,还可以看到红色和氏璧石划出的参考线。
当大金字塔建造到约100米的高度时,最后三分之一高度的材料无法从主坡运输,于是建筑师们依托大金字塔,建造了一个螺旋形的“盘山”坡道,以避免加高主坡这一额外的巨大工程。金字塔形顶石的搬运和处理要比其他石头更加谨慎,因为它的侧面非常光滑,所以石匠们专门做了一个下面向外凸出的石栓,工人们旋转石头,使石栓与下面石头的凹槽吻合,固定顶石。
顶石就位后,金字塔实际上已经建成,但外塔还需要最后的修整。外围的螺旋坡道需要去掉,加上倾斜的石板,使金字塔的外观光滑平整。当大金字塔最终完工时,所有的侧面都经过了打磨和抛光,在阳光的照射下看起来非常耀眼,与我们今天看到的金字塔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现在看到的金字塔没有外围倾斜的石头——因为在中世纪建造开罗的时候,这些石头被拿走用作建筑材料。
公元前2460年,不朽之墓建成。大金字塔东面的一条大石头路通向尼罗河上的一座寺庙。它将被用作法老胡夫遗体的临时存放处。法老的木乃伊被转移到金字塔内部后,按照古埃及的习俗,先放在地下墓室,然后转移到第二个墓室,最后棺材被转移到第三个墓室,放入石棺。
占星术是古埃及人衡量一切的基础。在他们眼中,尼罗河的周期性泛滥可以在星空中参考,他们的历法也依赖于夜空中星星的运动,因此大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也是不可或缺的。古埃及人把星空中的一个特定位置称为“万物不侵”(我们称之为公基星),认为它是永恒的,他们对它充满了敬意。在王墓的北墙,有一条小小的通道,穿过层层石墙,直通金字塔的外墙。这个洞的位置就像一架望远镜,对准夜空中的“无坚不摧”。
古埃及人认为法老死后会经历一次“升天”之旅。象形文字中有很多关于这段旅程的描述:法老会变成猎鹰,或者借助风暴、冰雹、闪电等自然力上升。无论过程如何,这段旅程总会以同样神秘的方式结束:法老会与“无敌号”相遇,一起开始另一段旅程。
古埃及建筑师认为他们完成了一个复活机器,可以创造不朽。“以国王的名义……”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应该是:“以国王的名义,借助我们的双手,使他不朽。”
一个法老死了,但他似乎还在那些建筑者身边。就像尼罗河年年发洪水,命运之轮不停运转,所有生物都不会真的消失。在过去的4500年里,胡夫金字塔的外围石块被掠夺和移走,但大金字塔依然屹立不倒,这证明了建造者的信心:它是地球上最接近永恒的东西之一,它的存在证明了人类的智慧。
关于金字塔的建造,最新的学者提出了一个更有说服力和更客观的说法。他说的是螺旋施工法,就是沿着四面墙建一个螺旋楼梯,边爬楼梯边盖屋顶。这样就不需要使用杠杆、撬棍、吊车了。这种提法也符合古埃及人的实际情况。虽然简单,但确实是一个很聪明的办法,可惜那些著名的学者都没有想到。虽然他们发现了勾股定理,但不代表他们懂现代科学。但是如何建造它仍然是一个谜。
在全世界研究金字塔的浪潮中,真的是一个未解之谜,又一个谜团出现了。说法越来越多,越来越离奇,越来越多的人被它吸引。在过去的三十年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所谓的“新发现”。在西方,几十部卷帙浩繁的专著,几百篇论文相继问世,成千上万的人在实验,在讨论。其热潮方兴未艾。这个“新发现”就是目前应对欧美国家的“金字塔能量”。它是金字塔形的结构,内部产生一种看不见的特殊能量,所以被称为“金字塔能量”。据说这种能量有许多用途和奇特的效果。
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20世纪40年代,一个名叫巴菲的法国人来到埃及,参观了胡夫金字塔。在胡夫的坟墓里,他发现了一些干瘪动物的尸体。好像是自己跑进来的,已经死了很久了。房间虽然不干燥,但尸体一点也不腐烂发臭。巴菲非常不解,想了一会儿,突然灵机一动。他认为可能是金字塔形状的建筑把他们变成了木乃伊。回国后,他按照胡夫金字塔1/1000的比例,用木板做了一个缺底的小金塔模型。他把模型放在南北方向,在中轴线离塔底三分之一高的地方,也就是胡夫的墓室位置,放了一只刚刚死去的猫。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几天后,死猫变成了木乃伊。Buffy还用其他有机物质做了实验,得到了同样的结果。此后,捷克无线电工程师Carrier Dubel偶然看到了Buffy的文章,读到了Buffy用马粪制作胡夫金字塔模型的实验。杜拜尔想,这种实验太容易了,我不妨自己试试。于是,他按照胡夫金字塔的比例,用三毫米厚的卫生纸做了几个30厘米高的模型,进行了第一次实验。结果,他惊讶地发现,牛肉、羊肉、鸡蛋、鲜花、死青蛙、壁虎等。放在模型里真的干了不腐。实验取得初步成功后,他与巴菲通信,他们保持经常联系。
杜拜尔不断实验,探索模型中存在什么能量。有一次,他在模型中放了一个剃须刀片,预计它会变得很钝,但相反,刀片变得更锋利。他用这把刀片刮了50次。就这样,他开始研究金字塔模型对刀锋的影响。他做了一个高度为15 cm的模型。叶片平放在塔中,高度为塔底的三分之一,叶片的两端沿南北方向对齐。模型本身也被放置在南北方向。几项测试显示了相同的结果。一个极其简单而神奇的磨刀器——马粪纸胡夫金字塔模型就这样被发明出来了。
1949年,杜拜尔正式向捷克布拉格有关部门申请了“法老卷笔刀”的发明权。在捷克,一般的专利发明权最多三年就能获批,而这个编号为91304的发明却经历了整整10年,直到1959才获批。其间,杜拜尔极力说服专利委员会,并向委员会主席传递了一个模型。主席亲自进行了实验。最后说明这个头发是清晰有效的,不是骗人的,也不是魔法。同时,杜拜尔还探索了模型刃磨刀片的原理。杜拜尔在一个无线电研究所工作,他可以了解到当时世界上最新的科技信息。充分利用研究所的设备和仪器。他把自己的实验扩展到了无线电、雷达、宇宙射线和其他射线,研究了用卫生纸等绝缘体制成的金字塔模型的内部空间产生了什么样的振动,这种振动与地球磁场和叶片有什么关系。最后,他得出了一个假设,或者说一个定理:来自太阳的宇宙微波,通过聚集在塔内的地球磁场,激活了模型中的冲击波,使叶片“脱水”变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