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学院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拥有一级博士和一级硕士的授予权。食品科学、粮油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两个学科共4个博士点。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发酵工程、食品工程和食品加工与安全两个学科5个硕士点;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中英食品质量与安全四个本科专业。本科生1721,博士生和硕士生176。
多年来,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专业覆盖面逐步拓宽,适应性增强。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支持学生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学院现有美食广场协会、酒文化协会、外语协会、计算机协会、科技创新协会等十余个学生社团,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十一五”以来,学院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62项、省部级项目62项,承担企业委托的横向研究项目51项,科研经费5116万元,其中横向经费3979万元。获得12项国家级、省级科研成果奖,6项授权专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99篇被SCI和EI收录。经过多年的努力,学院形成了鲜明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优势明显;食品科学具有鲜明的特点。在粮油产品加工、畜产品加工、园林产品加工、葡萄酒酿造、食品贮藏与物流、食品化学与营养、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与管理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大量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学科之一。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随着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的转型,将为食品科学与工程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全院师生都在以科学发展观为学院建设发展的大局。他们按照建设文化强校的要求,坚持文化层面办学、育人为本、学术先行的教育理念,秉承优良传统、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勇于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科学发展道路,持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育人实践,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优势更加明显、食品科学特色更加鲜明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领先创新基地。
能力
学院专任教师22人,其中教授7人,占教师总数的31.82%;副教授7人,占教师总数的31.82%;硕士以上学历19人,占教师总数的86.36%;3博士在读;青年教师9人,占教师总数的40.91%,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青年教师占100%;4名青年教师正在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占青年教师总数的18.18%。博士生导师2人,14硕士生导师,其中3人入选1512项目二级,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从年龄上看,35岁及以下青年教师9人,占教师总数的40.95438+0%;35-55岁13人,占比59.09%。大批中青年教师构成了教师队伍的主体,相当数量的青年教师形成了数量充足的教师后备资源,队伍发展潜力大。
从学历来看,硕士以上学历19人,占教师总数的86.36%,其中博士学历9人,占教师总数的40.91%;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0人,占教师总数的45.45%;并有4名博士生。35岁及以下青年教师中,100%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的学术水平正在进一步提高。
从职称结构看,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有14人,占教师总数的63.64%;中级及以下8人,占36.36%。队伍中中高级知识分子占主导地位。
从学历隶属结构来看,我校毕业生9人,占教师总数的40.9%,其他高校毕业生13人,来自9所高校,占教师总数的59.1%。团队来源的多元化,有效促进了学术的融合与提升。
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师资力量十分紧张。对此,学院一方面积极引进他们,另一方面及时采取不问我有什么,只问我用什么的政策,聘请了9名教授。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把师资培训作为学院建设的首要任务,不断修订师资培训计划,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培训力度。通过选派教师攻读博士学位,自1995以来,已有9名教师被派往知名学校和科研单位攻读博士学位,占青年教师的60%。两个人去了普渡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做访问学者。3人有博士后工作经验。为使这支高学历教师队伍得到充分培养和提高,善于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选派1名有经验的教授担任地方科技副县长(市)长2届。
食品工程系
教师
专任教师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4人,博士生2人,初步形成了一支中青年学术骨干、研究方向稳定、学术水平和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学团队。
教学和科研方向
食品机械、食品储藏、粮油食品加工、园林食品加工、畜牧食品加工、水产食品加工。
科研成果
近年科研项目主要有:龙口高新技术发展项目、科技部九五重点研究项目、山东省科技厅小麦大麦深加工、国家863计划、山东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委、山东省教委等科研项目16+。这些研究项目很多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填补了国内研究的空白。获国家科委新产品新技术金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山东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近年来在《中国农业科学》、《中国粮油学报》、《食品与发酵工业》、《食品科学》、《农业工程学报》、《园艺学报》、《化学通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等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8+篇,主编和参编专著65438部。
社会福利工作
我们可以为以下项目提供对外技术服务和合作研究:谷物膨化食品、营养健康食品及功能因子提取、泰山灵芝营养健康饼干、食用羟丙基糯玉米淀粉的制备、营养健康燕麦面条、营养健康南瓜面条、赖氨酸自发面粉、斯麦尔系列营养谷物、高能量钙大麦营养谷物、赖氨酸营养方便面、高级沙拉免生产技术、耐热人造黄油生产技术。高级氢弹油生产新技术、浓香花生油生产技术、大豆分离pr生产技术、花生蛋白营养饮料生产技术、脆皮花生生产技术、果蔬加工技术、食品工厂的工厂设计、设备选型及工艺设计、大蒜素、多糖等功能成分的提取及应用研究、小型淀粉机械的选型与配套、食品机械及冷藏、储存的设计、安装与调试、 果蔬花卉运输保鲜技术及其新产品开发,全蛋白鸡肉肠产品加工技术,鸡肉和牛肉制品中最佳添加剂配方,低温火腿产品加工技术,营养保健系列肉制品如肝肠、钙肠加工技术,全禽产品加工技术,冷却肉生产系统技术,高档牛肉快速嫩化保鲜技术,发酵乳制品加工技术, 系列酸奶生产技术及彩色牛奶生产技术,乳品加工厂设计与建设技术,冰淇淋生产技术,无铅营养皮蛋生产技术,皮蛋加工厂设计新技术,承接各类肉、奶加工技术培训课程。
食品科学系
教师
现有教师8人(1留学人员,不算职称和学历),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高级职称比例为62%。博士4人,硕士2人。
教学和科研方向
食品化学、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食品保健、食品安全与标准化、食品分析、食品添加剂、食品生理生化、食品工厂设计、食品商品化、食品企业管理。
社会服务:
1.超细低温营养钙香肠的机理及加工工艺
2.双蛋白鸡肉香肠的加工工艺
3.非油炸果蔬脆片加工技术及设备的开发。
4.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天然生理活性成分(油脂、色素、卵磷脂、黄酮类等。)
5.核果类水果(桃、李、樱桃、杏)保鲜技术
6.食品农药残留、药物残留和重金属的检测分析技术
7.开展食品农药残留、药物残留、重金属检测分析培训课程。
8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规划和可行性报告
9 .办好食品质量安全(包括国内外食品质量标准)培训班。
10.营养食谱设计与营养食品开发
食品生物技术系
科学研究
近年来的科研项目主要有:龙口高新技术开发项目、科技部水果加工及产业化技术研究、山东省科技厅玫瑰茄细胞生产花青素、山东省科技厅生香杀苹果酒酵母选育、山东省科技厅苹果加工及产业化开发、山东省教育厅生物法酸麦芽生产、泰安市科技局果酒研究等。5横向研究课题。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泰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在国内外《食品微生物学》、《食品与发酵工业》、《工业微生物学》、《食品科学》、《酿造学》、《葡萄与葡萄酒》、《粮油食品科学与技术》、《郑州粮食学院学报》、《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生物工程学报》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参与了两部专业作品。
教学和科研方向
食品微生物;发酵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食品微生物的选育;发酵食品风味物质的研究:发酵食品的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和工艺设计。
社会服务:
可以开展以下对外技术服务和合作研究:各种果酒的酿造技术、工艺设计、设备配套和选型;鲜榨混浊苹果汁的研发:各类啤酒、果汁啤酒、风味啤酒的研发;工业微生物的选育;水果蒸馏酒的研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