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FA和DA系列镜头,宾得还有哪些系列镜头可以自动对焦?
1,第一代自动对焦K口镜头mark F
代表作品有F*300/4.5,F*250-600/5.6,世界著名的锐度之王F50/1.4。这一代,宾得授权台湾省一家工厂生产部分镜头。除了星头,自己生产的镜片也分红字和白字。红字镜头算是仅次于明星头像的优质镜头,遇到后价格合适可以考虑购买。白字镜片被认为是低端镜片。据说大多数白字镜片都是台湾省制造的。这个时期不长,很多白镜片都很便宜,适合购买收藏。
这个时期经常遇到的镜头有:F70-210/4-5.6,F100-300/4-5.6,F50/2.8M,F50/1.4,F50/1.7,f。
F70-210,号称穷人的小金人,黑色镜身,成像出色,全光圈锐度极佳,锐度也是F时代镜头最大的特点。但是因为F镜头被神化了,这个镜头的二手价格也超过1500元,焦距不如DAL55300,镜头重,但是支持全幅。如果想体验一下老镜头的味道,也可以进来玩。
F100-300,许愿镜头的完美选择。长焦端达到300MM时,全开光圈的清晰度很好,镜头较重。价格比70-210便宜,一般在1200元左右。遇到好颜色,一定要赶紧买。
三面标准镜都被炒到了天价。不缺钱的可以买着玩。
F*300/4.5,很多人说4.5的光圈太小。其实这个镜头的特点就是体积。说实话这个镜头除了遮光罩比DA50-135大不了多少,但是配了一个全宇宙都超级亮的三脚架环。对于身高175以上,体重75KG以上的公筒,小镜头完全可以用手拿着,携带非常方便。另外镜片是白色的,和FA*的银色不一样。引擎盖由前橡胶保护,引擎盖上的PENTAXlogo是灰色的,也和FA*不一样。
2.第二代自动对焦K口镜头马克法。
这个时代有很多魔镜,包括:FA*24/2,FA*28-70/2.8(小金),FA*80-200/2.8(小金),FA*85/1.4(杯),FA * 250-6000。这期间宾得的FA镜头出现了几个层次。
更不用说星镜了,顶级的做工,顶级的用料,顶级的成像,顶级的收藏价值。一般镜片镀银灰,镜身有金色五角星和红色镜片光学结构图,都是精雕细刻,做工豪华;不过FA*镜头有个问题。当你不小心碰到银色的外墙涂料时,它可能会脱落。注意这个。
限量版镜片,以三公主为代表(FA43/1.9,FA77/1.8,FA31/1.8),镜片参数后均标有限量。这种镜头光圈不大,参数也不好看,但做工精致,外观优雅,体积小,成像出乎意料。目前有全新的产品,但基本都是越南制造。大公主前期也用了含铅玻璃。所以说到铅,价格肯定是200元,日产公主就要贵200元。。。但是说到含铅的二公主和含铅的小公主,那就纯属扯淡了。
黑暗之星。不知道暗星是怎么命名的,因为宾得没有给这种镜头任何特别的标记,所以这种所谓的暗星很受奸商的欢迎。这类镜头的代表作品有FA35/2、FA20-35/4、FA24-90/3.5-4.5。这种镜头做工一般,体积比较小,成像好,价格也低。其中FA35/2和FA20-35/4据说是泉水龙设计的。这家伙后来跳到尼康,设计了AFS1755这样著名的镜子。正是因为被奸商称为暗星,这三款镜头的价格越来越贵,慢慢失去了性价比。但如果遇到便宜的,也可以买。
普通FA镜头做工普通。由于FA时代采用了大量的塑料件,FA镜头没有F和手动镜头在低端镜头上的那种金属质感。但是FA镜头的规格和便利性也是手动云台难以比拟的。
关于足总头球我要说的另一件事是PZ,它的全称是强力变焦。是宾得加在镜头上的变焦马达。当佳能在镜头上增加对焦马达时,宾得与它竞争开发一些东西。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变焦马达给镜头带来了更重的重量,但并没有给操控性带来质的飞跃。因此,PZ功能基本上是用来拍摄专门为爆炸效果设置的功能。进入2006年后,宾得在机身上逐渐失去了对PZ功能的支持。所以K10D之后的机身不支持PZ功能,而K10D的原生固件只支持PZ,新固件不支持PZ功能。不得不说宾得在90年代真的犯了一个押宝的错误。但是时代变了。为了缩小尺寸,奥林巴斯M43系统镜头在变焦镜头上配备了PZ功能,这可能与宾得的PZ功能不同,但这个概念又被拿了起来。就像收音机一样,当所有人都以为他要被电视取代的时候,他却在出租车上获得了新生。PZ功能会随着微单的全面到来而重生吗?
其实大家都听说过法时代有名的镜子。在这里,我们挑选几个著名的镜头来谈谈。2003年,摄影师风之眼(Eye of the Wind)发布了一个帖子,命名了宾得的几个场景。从此,小金、小金、杯子、三公主的名字响彻神州。
小金:FA*80-200/2.8,传说中的金将军。这个镜头的其他特点我就不说了,但有一点我得说。宾得在介绍相机的时候总是会隐藏一些关键的东西。比如在介绍DA1855二代的时候,基本没有说除了注明的AL(非球面镜片)之外还有异常色散的镜头。所以小金能受到这么大的尊重,当然不仅仅是用了四个ed镜片(对于新出的尼康竹炮和小白来说,这个材质可以用差来形容),关键是第四个标着ED的镜片其实是萤石(氟化钙)镜片。宾得的氟化钙萤石镜片据说是用澳洲天然萤石制成的,比佳能小白II的人造萤石纯度更高,质量更好。据说宾得的萤石和佳能的萤石对比,基本可以看作是钻石和锆石的区别。
小金:FA*28-70/2.8,相比佳能-尼康的28-70/2.8,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小巧,继承了宾得的理念。即使是28-70/2.8的规格,宾得也做到了67mm的口径,而尼康的AFS28-70是77的口径,佳能的28-70。
FA*85/1.4,作为为数不多的1.4光圈的宾得镜头,FA*85比尼康85/1.4赢得了更多的赞誉(佳能EOS时代还没有85/1.4)。除了拍照效果,它的尺寸还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优势。这款85/1.4的顶级人像镜头,宾得的光圈只有67mm,而尼康的85/1.4D和最新的85/1.4G都达到了77mm的光圈..对于这个镜头,除了尺寸小,还有一个大遮光罩。和F*300/4.5的三脚架环一样,镜头盖是收藏者不可或缺的部件。宾得FA*85的遮光罩很大,很夸张。与那个小镜头相比,这个遮光罩非常显眼,形状像一个杯子,所以这个镜头被昵称为“杯子”。借助A*85的余晖,甚至有人给它起了个A*85的称号,就是“星巴克之舞”的意思。
3、第三代自动对焦K卡口(二代半)
这一代可以说是过渡一代,镜头很少,分为两个系列,一个是DFA标准,一个是FAJ标准,大概是从胶片到数码过渡期间产生的。但是这一代镜头都支持全像场。
DFA镜头做工非常出色,从名字就能看出来,是FA镜头的数码版。数码相机已经过优化。一般理解是改变了后组镜片的镀膜,这样鬼影就少了。目前市面上有两种镜头:DFA100/2.8M和DFA 50/2.8m..
DFA100/2.8M是宾得目前在产的最长焦距的微距。体积比佳能的百威,尼康的百威,甚至索彩的百威都要小(当然光圈也比不上佳能和索彩的百威)。小到你很难相信这是一只百威!采用全金属镜面机身,连遮光罩都是金属的,颇有蔡司的范儿。成像对得起这个价格。
FAJ镜头是在宾得推出第一代数码相机时推出的,现在已经停产。这个系列只有三个镜头:FAL18-35/4-5.6,FAJ75-300/4.5-5.8,FAJ28-80/3.5-5.6。FAJ系列镜头做工非常粗糙,没有高标准镜头,甚至没有定焦,广角18 mm,可能是进DA系列太快了,把FAJ的一些镜头数字化,改成DA标准了。这三个镜头没有收藏和实用价值。如果为未来全幅做准备,FAJ18-35可以值得拥有。毕竟它拥有18mm的超广角。
4、最新一代自动对焦K卡口镜头,DA标准
DA镜头是专为数码单反设计的一系列镜头。有人说DA头不能全幅,但宾得没有这么说,只是说是为数码单反设计的。所以还是有很多DA系列支持全幅的。
DA头基本都在生产,不多介绍了。以下是几点:
(1) DA头基本都涂了SP,也就是超级保护的意思,可以防止一般磕碰损坏涂层。有了这种涂层,如果镜头表面有灰尘,可以用卫生纸擦拭,不用镜头纸。
(2)2)DA头基本支持全时手动操作(DA35/2.4除外),仅适用于佳能尼康适马龙腾系统中的高端镜头。
(3)最值得拍的DA头。
DA1855(除1以外的任何一代,只有一个)。共有8组10镜片,有SP镀膜和SMC镀膜。II和WR版本支持全时手动操作,价格足够便宜。有一个AL非球面透镜和一个反常色散透镜。成像不错,F5.6-F11的锐度还是不错的。要进入宾得大门,至少要有一个1855。玩佳能尼康的话,不需要1855。如果你玩宾得,最好有一个。
DA*55/1.4。为什么这么说?很多人不喜欢这个镜头,称之为昂贵的头球。其实他的结构也是一个由头,但是对于目前宾得线上唯一一个1.4光圈的镜头你能说什么呢?1.4的锐度很高,收2的锐度已经彰显了牛头的品质。虽然星镜的工作材料,58mm的口径,价格比刚上市时贵了1000元,但宾得的光圈很大。不买这个,还能买什么?
三个公主和三块饼干。我就不介绍了,多搜一下就好。
DA1645,这个我也不解释了。广角到16mm,翻译过来就是24-70/4。
最后说一下宾得镜头的特点:
1,发动机罩:
对于后期胶片时代的遮光罩,佳能尼康的长焦镜头已经改成了莲花形。从老黑到小白,从大钢炮到小竹炮,毫无疑问是个例外。宾得长焦和中长焦都采用圆柱形遮光罩。这和宾得的一个想法有关。这还得从佳能尼康说起。。
自从螺丝进入卡口,佳能尼康就一直在担心卡口释放按钮。最后,佳能尼康一贯将卡口释放按钮放在卡口的右侧,也就是卡口在手柄的另一侧,也就是我们拿相机时镜头左手侧的位置。这一点,我对佳能尼康的频繁使用深有体会。但是宾得不一样。它把这个按钮放在镜头和手柄之间,这样左手就不可能或者很难按下按钮。所以很多从尼康佳能转到宾得的用户,或者双修多修的用户都不习惯。
但是宾得的这个设计给一直使用宾得的用户带来了好消息。取下镜片时,完全不需要左手,只需用右手的中指或无名指按下按钮,然后用左手取下镜片。很方便,而且不需要把相机从脖子上摘下来,反过来对准自己,然后跪在地上刺刀朝上,左手按下按钮,右手绕过手柄取下镜头。抛开习惯,宾得是最方便的方式。
说到右手按卡口释放键,宾得从A*开始就在遮光罩前面有一圈橡胶,基本上所有的中焦长焦镜头都是桶状遮光罩。结合卡口释放按钮的设计,宾得可以单手卸载镜头,单手安装镜头,更换镜头时非常方便。
首先,我们来看看佳能尼康的用户需要如何更换镜头。把相机转向自己,左手按下按钮,右手摘下镜头塞进包里。这时候刺刀是开着的。然后把镜头从包里拿出来戴上。且不说怎么把镜头从身后的背包里拿出来,只要把镜头拿出来放进包里再拿出来装就行了。中间卡口裸露,容易灰尘CMOS。
宾得就方便多了。首先,把镜头拿出来,放在地上。方式是刺刀朝上,引擎盖朝下。由于头罩前端为橡胶材质,为桶状,放置稳定,不怕磕碰。此时机身卡口上的镜头还没有取下来。然后将机身上的镜头向下按在地上,右手无名指或中指抵住按钮。当你转动它时,镜头会与机身分离,然后迅速戴上可以放在地上的镜头。转的时候会撞,甚至单手就能完成换镜头的操作。
2.SMC涂层
SMC涂层太神奇了。据说是和蔡司合作开发的多层涂层,所以也叫日式涂层。SMC涂层已经进化了很多代,这也是宾得相比佳能尼康的一个优势。虽然佳能尼康多年来一直在多层镀膜,但是专利壁垒使得佳能从来不为自己的镀膜做广告。而尼康最新的纳米涂层与老涂层相比,并没有出现质的变化。
即便如此,尼康仍然没有在低端镜头上使用顶级涂层。佳能也是一样。对比小白IS和1855IS的照片,我们可以清楚的得出一个结论。要用佳能尼康这个牌子,你需要高级镜头才能拍出好片子,除非你后期PS很硬。另一方面,宾得在全系列镜头的星形镜上广泛使用了SMC涂层。DA*50-135的涂层与DA1855的涂层基本相同。这并不是说宾得的涂层没有层次感,也说明了宾得涂层的发展势头。
除了SP镀膜,宾得目前还生产三种镜片:一种是针对普通DA镜片和DA*镜片的SMC镀膜,一种是公主头独有的无鬼镀膜,一种是SMC最新演进品种ABC镀膜。目前ABC镀膜只在DA*55/1.4和DA*60-250/4两个镜片上使用,所以这两个镜片的色彩和背光效果都是其他多层镀膜镜片无法企及的。
3、SP涂层
超级保护涂层。该涂层于2006年开发,因此广泛应用于DA系列的各种镜片。这种涂层的特点是在磕碰和受到外力摩擦时,可以保护前置镜头的涂层不脱落。
我们知道,镜片前面的镜片外面是有涂层的。作为光线进入透镜的第一个透镜的涂层,这个涂层对光线有很大的影响。前置镜头经常会有灰尘,我们擦拭灰尘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刮伤前置镜头的镀膜。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说大部分镜片不是磨破了,而是磨破了。所以擦灰尘的时候特别麻烦,比如用空气吹,比如用果冻笔。但劣质果冻笔对镜片涂层的伤害往往比灰尘更大。
SP涂层保护良好。即使用户使用普通棉布和卫生纸,也可以在不损坏镀膜的情况下,擦掉镜头前组外的灰尘。这就是超级保护的意思。
2011年,佳能还推出了超级防护涂层,并应用于小白II。证明涂层还是很实用的。宾得早在五年前就将这种涂层应用到了所有的DA头上,包括300元的DAL1855。
但也有例外,SP涂层基本上不影响光线,但多一层涂层毕竟效果弱。所以在宾得追求极致画质的DA*55和DA*60250两款明星级镜头上,并没有使用SP镀膜。这也让一些人明白ABC涂料和SP涂料不能同时使用。但无论如何,如果使用这两种镜片,镜片表面的灰尘都要小心处理,最好的办法就是搭配一个优质的防护镜片。
4、饼干头
饼干头是宾得的一大特色。很多人加入宾得只是为了体验超小镜头带来的魅力。宾得目前有几款曲奇头:三公主(如果算上曲奇头的话)、Sanbiscuit、DA15,还有即将上市的DA40XS,小到可以装在相机上,侧面看起来像个卡口盖。
其实最需要的饼干头不是单反,而是微单。微单的口号是便携,所以奥林巴斯松下等品牌的相机也把镜头尺寸缩小到了极致,但是和宾得的饼干头相比,仍然没有竞争优势,尽管他们的饼干头只需要支持4/3的像场,宾得的饼干头需要支持APS的像场,甚至全画幅的像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