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让孩子接电话违法吗?
未成年人的隐私权,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泄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健康状况是每个人的生理隐私,属于绝对隐私。无论大人还是小孩,这种隐私权都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然而,在现实中,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六一前夕,相关媒体公布的一份针对孩子的调查报告显示,69.1%的妈妈偷看过孩子的日记,超过一半的妈妈没有给孩子一点空间。(6月1《法制》)大部分服装店都有专门的成人试衣间,但是大部分童装店都没有儿童试衣间。重庆青年报5月30日消息,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然而,体罚侮辱未成年学生和儿童的事件屡有发生,一些媒体也公开曝光。被体罚本来就是“屈辱的历史”,无疑是更恶劣的二次侵权。在一些学校,随意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体检结果更是屡见不鲜。
这些行为实际上构成了对未成年人隐私的侵犯,只是成年人不考虑,很少有人追究。如果隐私权受到损害,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偷窥、偷拍、窃听、传播他人隐私,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处10日以下罚款、拘留。
第二条侵害民事权益的,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权和财产权。
第三条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十五条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有:
1.停止侵权行为;
2.排除障碍;
3.消除危险;
4.归还财产;
5.恢复原状;
6.损失赔偿;
7.道歉;
(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上述侵权责任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偷窥、拍照、偷听或传播他人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