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广福:当前北京烤鸭的五大误区

说到北京烤鸭,我们不得不提到嫪毐——清真烤鸭的传人艾广福。

肖简历:

艾广福师从清真烤鸭创始人胡宝珍。

他不仅擅长炖烤鸭,还在90年代创新研发了“宫廷烤鸭”,一举获得国家专利认证。

在向胡亚学习烤鸭的同时,艾广福还向清真烹饪大师杨勇学习烹饪。

当了60多年厨师,嫪毐不仅在友谊顺、鸿宾楼、惠珍大厦工作过,还担任过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厨师、北京亚运会穆斯林餐厅总厨。

在采访嫪毐的过程中,他与我们探讨了“时下北京烤鸭的五大误区”,受益匪浅,我就一一为您列举。

第一,烤鸭是按照“只”和“套”的理论来卖的。这对食客公平吗?

鸭胚购买时按重量定价,但卖给食客时,不管鸭的大小,都按“只”论出售。鸭子和其他动物一样,不可能有完全一样的重量。现在烤鸭贵,每只烤鸭几百元。轻微的重量差异对消费者不公平。嫪毐认为这是餐饮行业典型的霸王条款。

第二,放了几个月的荷叶饼能好吃吗?

一般有荷叶饼、荷叶夹、空心烧饼等。配烤鸭,但是蛋糕还是主食。北方人习惯吃煎饼,做蛋糕的过程已经延续了几千年。众所周知,所有的蛋糕都是新鲜制作的,味道很好。荷叶饼又热又软又香,脆皮烤鸭更是一绝。

但现在,为了节约成本,大部分商家放弃手工烘焙荷叶饼的做法,直接一次性购买大量机器压制的快餐荷叶饼。这样的荷叶饼经过长时间冷冻密封,口感与手工烘焙相差甚远。

快餐荷叶饼利润很高,是暴利商品。但是,从口感和营养上来说,这种食物是不是给驰名中外的烤鸭加分或减分呢?

三、黄瓜条是用来清口的,不应该卷着吃?

烤鸭从南方传入北京后,融合了山东“大葱卷煎饼”的技法,并加入了黄酱。但是黄酱太咸了,后来慢慢换成了面酱,是保定三宝之一,自然发酵,微甜。

在不断的演变中,烤鸭的调料和食物搭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传统上,黄瓜只在冬季食用,不能和烤鸭一起卷成饼。冬天天气干燥,食客吃完面酱烤鸭难免会觉得油腻。这时候吃几口清香四溢的黄瓜条,就是为了清口。

如果把黄瓜和鸭肉一起卷在饼里,不仅不会增加新鲜度,反而会降低鸭肉的口感,甚至会有鱼腥味。

第四,鸭葱切片越多越细。很难取悦吗?

传统烤鸭讲究“一字葱”,即粗葱全部为六瓣,细葱全部为四瓣,形成“一字”葱条。

葱条鲜脆,葱味浓郁。葱条的粗细和鸭肉的搭配要相得益彰。现在,洋葱丝越细,洋葱味越少。众所周知,洋葱越薄越容易咬碎,鸭肉不碎的情况必然会影响食客的用餐体验。

此外,不同季节选用的洋葱也不同。从春节到4月,用的是第一年没长出来的葱。冬眠了一个冬天,洋葱整个都黄了,叶子绿了,味道特别好。4-5月,选择大葱。可以切成“水仙葱”,也就是竖着切三次,放在水里闻闻草香。它会自动滚动,像水仙花一样美丽;6-9月用沟葱;一年中的其他时间都用大葱,是山东的“高足白”。

第五,饭后的鸭架汤应该是浓汤吗?

通常商家吃完烤鸭会用食客吃过的烤鸭的鸭架熬制鸭架汤,但现在做出来的鸭架汤白如牛奶,粘稠,是一碗浓汤。

嫪毐回忆说,以前的鸭架汤很鲜,烹饪后期会加入时令蔬菜,一般是春天的萝卜片,夏天的黄瓜片,秋天的冬瓜片,冬天的大白菜。

烤鸭等荤菜多的时候,这碗鸭架汤可以解闷,浓稠的鸭架汤不仅让食客很累,而且营养不合理,不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