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职业学院的办学理念
学院设有由社会名人和企业家参与的专业和学科建设委员会,努力开设贴近明天就业市场的每一个专业。学院还不断加大校企联合力度,与科盈集团、蓝海股份等50余家企业达成人才培养协议,大力推行“订单式”教育。首先,建立了规范的教学运行和监控机制,健全和完善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学体系完善,教学环节规范,教学管理有法可依。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完善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建立严格规范的考试制度,实行教考分离,并实行复试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其次,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加强现场教学和岗位能力培养,实施“123”培养模式:1主线——注重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两个转变——从专业教育到综合素质教育,从理论知识教学到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是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推广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以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手段现代化,逐步实现所有课程的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利用教学网站进行师生互动,积极倡导新型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四,在学籍管理上,学院坚持以育人为本,以教学质量管理为核心,以教学管理数字化为基础,以学分制建设为切入点,优化质量标准体系、监控体系和评价体系,积极探索适合弹性学制的弹性管理模式,实行主辅修制、复读制和跨专业选修课制,逐步提高选修课比重,积极推行学分制,为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条件。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是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院逐年加大投入,建设和完善了120多个专业实验室和12个校内实习基地,包括数控车间、单片机实验室、会计模拟室、平面设计室、绘图室、语音室、仿真实验室、专业多媒体教室和网络实验室,配备教学仪器设备5000多万元,基础实验率和专业实验率达98%以上。此外,学院还建设了130多个校外实验实训基地,形成了结构合理的校内外人才培养技能培训平台,设立了32个专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和6个专业行业资格证书认证点。2003年至2005年,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和行业岗位证书通过率均在95%以上,2006年达到100%。学院还与130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协议,将实习项目放在工厂的车间、工地,既增强了实践的时效性,又拉近了学习与就业的距离。学院坚持“科研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以科研促提高,以科研促发展,成效显著。学院教师在国内外各类期刊上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960篇,SCI、EI收录论文17篇,编辑或编审论文43篇。学院还承担了包括国家“863”计划在内的29项科研项目。农科院作为全市农业科研重点单位,共组织实施科研项目1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5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为东营市农业先进科技大规模推广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4年,我院在人事厅、教育厅组织的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05年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06年底,我院被授予“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荣誉称号,在2009年省委高校工委组织的德育工作和校园文明建设检查评估中,我院被评为“双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