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复印开题报告吗?

研究生和本科生写论文都需要写开题报告,大部分院校还需要开题报告答辩。开题报告是对自己研究内容的大致说明,也是对论文进展的详细说明。然后通过专家组来判断论文的研究工作是否可行。那么你能复印开题报告吗?这个问题很多人还是不明白。你能抄下下面的开题报告吗?相关文章,欢迎浏览。

我能复印开题报告吗?

开题报告只是论证你的毕业论文题目是否可行。只要数据和论据给出了明确的出处,就没有抄袭的嫌疑。

开题报告是否存在抄袭?

这种情况比较常见,因为很少有人会创建开篇报告。总之,我觉得写开题报告比写论文更难。

因为开题报告涉及到相互的写作背景,原因等等,如果不查对资料就不行。

所以很多人偷工减料,直接向别人学习。

抄袭要看你们学校,至少我们学校没有精力去检测开题报告的抄袭率。

开题报告通过了电脑检查,就要控制抄袭率。

当然,如果开题报告只是一个形式,那么形式大于内容。只要能从你能充分证明的题目中学到东西,就应该多学。

开题报告中粘贴文献中的内容算抄袭吗?

你好,开题报告不做测试,可以参考。

论文需要测试。

1,话题。

应能概括整篇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洁醒目,一般不超过20个字。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2.论文摘要应该解释论文的主要观点。

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

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观点。

它不应该是一个简单的章节标题列表。

2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是最能体现论文主题的关键词,一般3-5个。

3.目录。

既是论文的大纲,又是论文的副标题,所以要标注相应的页码。

4.引言(或前言)。

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文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本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5、正文。

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

论文结论应清晰、简洁、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及其在该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

根据论文中引用的文献或评论的数量,它被列在论文主体之后和参考文献之前。

图表或数据必须标明来源和出处。

经济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论文题目:品牌国际化战略研究

一、选题的意义:

国际品牌战略的研究背景:从国际市场来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根据“世界500家最大的工业公司”的研究,这些公司都形成了这样的认识:要创造世界名牌,就必须立足国内,面向世界。

国外品牌的大量进入,不仅加强了中国的市场竞争,也提高了国产品牌的竞争力。

20世纪80年代初,外国品牌主要通过商品出口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当时在整体市场供不应求的前提下,进口产品和国产产品的市场竞争并不激烈。

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海外知名品牌进入中国的方式已经从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在国内合资、合作或独资生产产品。

此时,中国整体市场已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

90年代中后期,国内企业开始逐渐适应买方市场,加强品牌管理。在市场竞争中,国内外品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另外,格兰仕的百年企业梦在现实中遇到了很多困难,理论研究迫在眉睫。

理论意义:企业要创名牌,必须有自己的品牌。

品牌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助于消费者识别产品,保护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而且有助于企业进行广告宣传,拓展经营领域。

可以说,品牌是企业和产品的象征和代表。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品牌战略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新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有效的国际化战略可以有效抢占市场,提高竞争力。

实践意义: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从无到有。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不断加强,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经济的亮点,许多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推广将更加深入。

对于中国正在成长的企业家来说,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国内市场面临的问题,其实就是国际竞争的问题!中国企业要想在未来日益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大力开拓每一个国外市场。

为此,一方面,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最大限度的开放;另一方面,采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企业营销,以达到“取长补短、携手共进、共同发展”的目的,帮助中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搏击成长。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国外对国产品牌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经验和现状

外企的做法是以产品销售开路,从设立办事处开始,一步一步,循序渐进。

先成立办事处推广自己的产品,了解当地市场,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特点,寻找潜在的合作伙伴,提升国际营销能力,最后投资设厂在当地生产。

首先,从小的市场开始,逐步扩大。

由于消费习惯不同,本土市场的消费者不可能一下子接受国外的产品。他们需要一个逐渐适应和习惯的过程,这需要公司从一点一滴做起,潜移默化。

比如松下在建立海外企业的时候,是从做干电池开始的,在获得经验之后,就把产品扩展到了收音机、电视机、电风扇。

宝洁进入中国市场时,只是从飘柔、潘婷等少数品牌起步,站稳脚跟后逐渐丰富品种。

其次,谨慎做投资决策。

外企做一个投资决策大概需要3-5年。前期准备工作非常认真、全面、细致,对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此外,通常会聘请管理咨询公司协助调查当地消费者的需求特征、市场潜力和竞争对手。

P&G首个品牌“海飞丝”进入中国市场,这是在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后打响的第一枪。此后,每个品牌的进入都是围绕着市场和消费者这个中心进行的。

有人说,宝洁支撑着中国近一半的市场调研公司。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却反映了宝洁品牌国际化战略中以市场为导向的一面。

营销人员的本地化。

为了尽快适应当地的营销环境,熟悉当地的国家政策和相关法律,了解当地的文化、风俗习惯,外企在当地设立的机构倾向于聘用当地人员。

当地人在语言、了解当地消费行为和商业习惯、与当地大客户和消费者的沟通、品牌国际化战略与当地政府和商界的关系等方面都有很大优势。

(二)中国品牌国际化战略研究的现状。

刘璇教授在《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现状及模式分析》中认为:中国品牌从无到有,只有少数品牌为国际社会所知,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200多种制造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世界级品牌寥寥无几。

在2008年的“世界品牌500强”中,美国拥有243个品牌,位居世界第一,法国和日本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中国只有15个品牌入围,是典型的“制造大国,品牌小国”。另外,中国品牌价值不高。

根据《商业周刊》公布的2008年全球最佳品牌100强,可口可乐公司以666.67亿美元的品牌价值连续八年排名第一,IBM公司以59.031亿美元的品牌价值排名第二。然而,没有一家中国公司跻身全球最佳品牌100强。

萧山教授(2006)的《品牌目标市场管理》一书清晰地勾勒了企业品牌管理的流程,明确地制定了品牌管理的四条主线,并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国内市场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可操作的政策建议。

宋永高教授2003年出版的《品牌战略与管理》一书分为三个部分:品牌知识、品牌战略和品牌管理。

本文从基本概念出发,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当前中国品牌经营与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全面涵盖了品牌战略与管理的内容。

韩忠和教授的《品牌国际化战略(2003)》从中国的品牌竞争力入手,详细论述了品牌国际化的跨文化传播、国际品牌的创造策略和发展策略。

探讨了中国企业实施品牌国际化的主要问题。

张(2002)教授的《中国企业的品牌价值与国际化战略》从理论上分析了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必要性。他指出,从长远来看,中国企业特别是国际化经营的企业最有可能获得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品牌优势,即品牌国际化,才能与其他国际企业竞争。

参考

[1]年希尔。品牌目标市场管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魏福祥。中国品牌国际化中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平衡[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0。

[3]苏勇,张明。“论品牌国际化的内涵和标准”[J].营销指南,2005年。

[4]黄静,王文超。品牌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5]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6]韩忠和。品牌国际化战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7]魏新,白阳。中国企业跨国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8]李炎。“经济全球化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9]王芳华,吕薇。战略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克里斯蒂安·赫尔松,马萨基·科塔比。全球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唐·舒尔茨。论品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宋永高。品牌国际化、文化差异和本土化。中国时尚品牌网,2003- 08- 22。

【13】全球企业家。中国在三星品牌认知度方面排名第一。世界商业网,2006- 07- 14。

三、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我将通过学校图书馆资源、计算机网络检索、相关书籍和报告,广泛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并结合中国实际,运用本专业所学的一些基础理论,采用文献分析、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系统阐述品牌国际化战略。

四、研究可能出现的问题:

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无法开展实际的研究工作。主要的研究方法是通过网络和书籍的对比研究,所以不全面,这和现实肯定有差距,只能做大范围的调查。

五、论文写作提纲:

1.介绍

2.我们品牌的国际发展现状

2.2中国品牌国际化战略的现状

2.3中国品牌国际化战略存在的问题

2.4中国品牌国际化的环境

3.中国品牌国际化战略

3.1品牌创新与管理

3.2品牌国际化模式

3.3品牌国际化战略

4.个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