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的过程

生产流程

1) ESI(早期供应商参与的早期参与):

这个阶段主要是客户和供应商之间对产品设计和模具开发的技术探讨。主要目的是让供应商清楚地了解产品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和精度要求,同时让产品设计师更好地了解模具生产能力和产品工艺性能,从而做出更合理的设计。

2)报价:包括模具价格,模具寿命,周转过程,机器所需吨位,模具交货期。更详细的报价应包括产品尺寸和重量、模具尺寸和重量等信息。)

3)采购订单:客户订单和订金的发放以及供应商订单的接受。

4)模具生产计划及进度安排:此阶段需要回复客户模具的具体交货期。

5)模具设计:可能的设计软件有Pro/Engineer、UG、Solidworks、AutoCAD、CATIA等。

6)采购材料

7)机械加工:涉及的工序有车削、锣(铣削)、热处理、磨削、计算机锣(CNC)、电火花(EDM)、线切割(WEDM)、夹具磨削、激光刻字和抛光。

8)模具装配

9)模具试运行

10)样品评估报告(SER)

11)模板评估报告审批(SER审批)

扩展数据:

损失原因

1)模具主要工作部件的材料问题,选材不当。材料性能差,不耐磨;模具钢不精炼,冶炼缺陷多;凸凹模和锻坯锻造工艺不完善,存在热处理隐患。

2)模具结构设计问题,模具结构不合理。细长凸模没有设计加强装置,出料口不畅导致堆积,过大的出料力使凸模承受交变载荷。

3)制模工艺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冲头和模锻件毛坯内部质量差,热处理技术和工艺存在问题,导致冲头和模具淬火不彻底,出现软斑,硬度不均匀。有时出现微裂纹甚至裂纹,打磨抛光不到位,表面粗糙度值过大。

4)没有润滑或润滑但效果不好,

百度百科-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