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为什么要把二流的奥斯曼土耳其拖入一战?

德国当时并没有选择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作为盟友,而是因为在当时的地缘政治条件下,德国和奥斯曼土耳其的利益深深捆绑在一起。德国因为错误的外交战略,在欧洲大陆上没有朋友,只好依靠弱小的弟弟土耳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国际环境是当时的头号强国。大英帝国长期奉行的对外战略是维持大陆上的力量平衡,也就是所谓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防止欧洲或东亚出现一个排他性的霸主。同时,英国要保持海上绝对优势,绝不允许其他国家挑战其国际霸权。维多利亚时代之前的首相帕麦斯顿说,“英国要维持其欧洲仲裁者的地位,进而维持其世界仲裁者的地位,这取决于它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而且大英帝国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随着进入20世纪后英国实力的衰落,20世纪初的国际格局早已暗流涌动。但在整个19世纪,英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就像非洲草原上的狮子,虽然老了,但余晖犹存。其他国家虽然在脑子里策划了无数的造反计划,却不敢直接面对大英帝国。然而,初生牛犊不怕虎。谁也没想到,首先被自己培养起来的不是它的小侄子美国,而是刚刚完成统一的年轻的普鲁士德国。说起普鲁士帝国普鲁士帝国,德国其实是英国本土平衡政策的产物。为了平衡当时欧洲大陆的霸主法国和饱受领土饥渴的俄国,英国人在欧洲大陆需要一个可靠的打手,但谁也没想到,它居然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造就了这个挑起两次世界大战的可怕对手。德国位于欧洲中部,是欧洲最后一个崛起的工业强国。在英国支持下诞生的德国,刚好赶上第二次工业革命。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德国超越了这条曲线。1871统一后,德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短短30年内超过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资本主义强国。此外,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崛起的法国和英国相比,德国在新兴的化学和电气行业中独领风骚。草蛇灰线,绵延千里。德国的军事改革创新也为后来的多次战争奠定了良好的军事基础。普鲁士军队德国,通过19世纪初的军事改革,建立了陆军大脑的总参谋部制度和全民的战争动员制度,实现了大专院校和全民武装力量的指挥,建立了以普鲁士正规军为核心、预备役和文职兵役待命三级士兵的军队制度。创新,创新,冒名顶替的力量有多大。依靠这种独特的军事体系,德军在普鲁士统一战争中击败了规模高达40万、有克里米亚战争和墨西哥战争经验的法军。这场战役也结束了谁是欧洲最大的军事力量。曾经在军事和经济上风头正劲的德国,对当时的国际经济政治体系非常不满。当老牌殖民列强忙着在世界各地抢夺地盘的时候,他们还在进行着殊死搏斗。在重新统一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世界已经被瓜分了,德国没有肌肉但没有地方展示它。随着铁血首相俾斯麦退出政坛,凯撒·威廉二世掌权,激进冒险主义在德国政坛生根发芽,势必与当时的世界霸主英国发生冲突。渐渐地,英俄矛盾逐渐被英德矛盾取代,成为当时世界格局的主旋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领土变化。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奥斯曼土耳其虽然在当时已经落后于西方发展的大潮,但是凭借着祖先打下的土地,在中东的地理位置极佳,而德国这个失意之人,自然也就和附近这个没落的帝国打得火热。德国挑战英国霸权的时候,没有多加诱惑,直接就到位了。通过试图修建铁路,彻底激化了与英国的矛盾。从65438年到80年代,德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对金属、矿产、能源和食品的需求迅速增加。奥斯曼帝国幅员辽阔,地处中东,拥有现代工业急需的铅、锌、煤、石油、铜等自然资源。因此,德国计划向落后的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输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三方联系,各取所需,互利共赢。仔细想想,这个计划在当今国际社会是不是有点耳熟?3B铁路这个计划的中心是德国打算修建的3B铁路,它从柏林出发,经过拜占庭,最后到达巴格达。因为这三个地方都有字母B,所以被称为3B。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因为弱小,经常反过来被欧洲国家欺负,拥有挑战者地位的德国自然不可能拉拢现有体制的受益者。拉拢土耳其、奥匈等疲惫不堪的帝国作为盟友,这才是唯一的办法。土耳其和德国的友好关系从此奠定了基础,土耳其移民将成为未来德国最大的移民种族。在2018足球世界杯上,我们也看到了土耳其裔球员厄齐尔因为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合影而在德国引起轰动。1908年,英国勘探队在伊朗发现了数量惊人的石油,这也给这场新老之争加了一把火。中东不再是黄沙漫漫的不毛之地,而是埋藏着黑金的天赐之地。遗憾的是,英国之前从未将目光放在这片无利可图的荒地上,所以这里涉及的欧洲国家并不多。石油,这个行业的血液,会掀起第一波浪潮。日不落的时候,当时大英帝国的政治家们认为,3B铁路控制的地区恰好是英、印之间的交通命脉和中东的产油区。一旦铁路建成,中东的石油资源将落入德国人的囊中。更强大的德国还占据着英国的命脉,帝国的崩溃全在德国人和土耳其人之间。英国意识到之前搞的大陆均势濒临崩溃,不得不在欧洲寻找战略盟友。为了压制德国,它不得不放弃超然的孤立政策,与传统对手法国和俄罗斯结盟。勇气在一战中,我不知道梁静茹是否给了德国人面对当时西方三大霸主——英法俄的勇气。既不联合连横,也不逐个击破。德国直接把它的二流盟友和这三个大国都带去干活,后面的故事大家就知道了。一战失败的德国,因为一战的痛苦,毅然开启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样,二战第五败类意大利,以及把头号工业强国美国拖入二战战场的日本和德国,也遭遇了同样的惨败。外交有多重要。盟友,多么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