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丽来的繁荣转向衰落

然而,在随后的20年里,宝丽来在发展战略和管理上屡犯错误,最终导致全面亏损。一个资金雄厚的一流科技企业,结果却是一个不能按时还债的公司。宝丽来的繁荣和衰落主要是由三大错误造成的。

首先,债务的风险发展已经误入歧途。上世纪80年代末,为了避免被迪士尼家族企业吞并,宝丽来借钱打了几年官司。公司的独立性得以保留,但它负债累累。在1991中,宝丽来赢得了一起专利侵权案,并从柯达公司获得了9.25亿美元的赔偿。这本来是还清债务东山再起的绝好机会,但公司的决策层却用这笔意外收入开发了新胶片和新一代相机。新产品并没有获得更多的利益,债务负担却越来越重,从1986美元到1989美元再到8.3亿美元,达到9.5亿美元。

第二,机构臃肿,管理不善,削弱了竞争力。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宝丽来被飙升的利润冲昏了头脑,不断招人,导致员工队伍越来越庞大,达到1983人,13000人。据统计,从1972到1998,宝丽来的销售额从7.5亿美元飙升到21亿美元。但是业务员的数量飞得更快,从140到800,增长了5倍多。更有甚者,后方上班族与业务员的比例是2: 1,公司F营销收入的37%被行政部门“吃掉”。与宝丽来相比,柯达的管理费用仅占营销金额的265,438+0%。

第三,技术策略跟不上数字时代的步伐。宝丽来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依靠领先的技术一路发展。但在日新月异的数字时代,宝丽来犹豫不决,未能抓住发展的机遇。近年来,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数码相机变得越来越普及。宝丽来最初是发明数码相机的深水炸弹,但它在投放市场的过程中出奇地慢,这让其他竞争对手占了先机。2000年,虽然宝丽来相机的销量创下了1365438+万的纪录,但全世界的数码相机销量也是11165438+万。最重要的是,数码相机是未来的趋势,它不仅有“即拍”的功能,而且连接电脑后还有更多用途。一次性拍照的相机显然有点“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