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站的节能控制
COP(能效值)=Q(制冷量)/W(制冷机)+W(外循环泵)+W(内循环泵)+W(冷却水泵)+W(风机)。COP值越大,越节能。
1.基于制冷机组能耗最低的冷预判技术。
根据公式:Q=C*L*△T(C:比热容;l:实时流量:△T:供回水温差)
通过增加流量计和温度,可以计算出制冷量,通过现场所需制冷量,直接作用于冰箱的量和负荷变化控制,消除滞后,同步负荷变化,达到节能的目的。
2.基于制冷机组能耗最低的优化技术。
根据公式:Q=C*L*△T(C:比热容;l:实时流量:△T:供回水温差)
通过精确计算制冷量,控制制冷机组进行优化。
比如三台冰柜在运行,三台冰柜同时工作在40%的负荷,那么一台可以完全关闭,另外两台可以提升负荷,提高了冰柜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控制技术中,每台冰柜根据温差控制装卸,导致多台冰柜同时工作在低效率区的问题。
3、?基于最小能耗的冰箱负荷调节控制技术
由于在不同的负荷区域,每台冰箱的能效比相差较大,所以通过调节所选机组中每台冰箱的出水温度来调节每台冰箱的负荷,以达到能耗最低。出水温度每升高65438±0℃,能耗降低3%;温度下降65438±0℃,能耗增加2%。
4、基于最低能耗,制冷主机的小温差补偿调节。
基于最小能耗,制冷主机的小温差补偿调节(一定温度范围内,根据企业工艺数据确定,假设范围为设定温度的0.5℃)。
例如,冷水机组根据供水和回水之间的温差来调节负荷。例如,当供水温度为7度,回水温度为12度时,温差为5度。此时,冷水机组已满载。如果回水温度变成11.9度,冷水机组仍然满负荷,冷水机组处于减负荷临界点,系统会自动将冷水机组出水设定温度提高0。
5.基于温湿度变化的最低能耗出水温度调节控制技术。
根据外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自动调节冰箱的出水温度,达到节能的目的。安装温湿度传感器,通过外界温湿度的变化适当调节出水温度(不影响现场使用)。
6.基于最低能耗的循环泵组控制算法。
ZW-8000能源管理控制系统核心控制技术之二:基于大数据管理的循环泵组能耗最低的控制算法和设备。这项技术已经获得专利。。传统的水泵控制方式是恒压供水或工频供水,节能效率有限。
(1).在冷冻水循环泵的出水总管和管道的最不利端安装压力变送器测量扬程,在循环水回水总管上安装电磁流量计实时监测回水流量。
(2)根据检测到的实时扬程、流量和循环水泵的特性曲线公式建立数据库。
(3)通过安装在每台水泵上的电能表,实时采集该状态下循环泵组合的能耗,选择能耗最低的一组组合输出。
7、区域供冷平衡技术
(1).在分水器的每个支管上设置节流阀,电动调节阀的控制目标为原设计的5℃温差,在每个区域的最不利端设置压力传感器,以保证每个区域的正常工作。
(2)在控制相同温差的条件下,当该区域所需制冷量随设备负荷或外界气温降低时,所需制冷量减少,进入该区域的流量减少。达到节能的目的。
冷却水最佳回水温度控制技术
冷却水温度的高低会影响冰箱的cop值。根据冰箱的cop特性,设定最佳冷却水回水温度进行控制,使冰箱始终工作在cop最高的工作状态。
8、冷却塔风机数量及串级控制
风扇的频率和数量根据冷却水的回水温度来控制。
9.制冷机组安全运行措施的控制与管理
1) ——连锁安全保护控制系统控制连锁内设备的启动和停止,以避免人为控制带来的安全隐患。
2)—冷冻水流量低限保护和流量调节保护。控制系统设有冷冻水流量低限保护,避免冷冻水流量低造成蒸发器喘振或结冰现象。同时,在冷冻水流量调节过程中控制冷冻水流量的调节速率,防止因调节速率过快导致蒸发器制冷剂流量过高而导致铜管开裂。
3)—冷却水系统的流量调节保护?控制系统中设置了冷却水流量下限保护,以避免流量过低。
冷凝压力过高,导致制冷量下降,压缩机故障。
4)—冷冻水出口和冷却水回流低温保护,防止蒸发器冷冻水温度低造成的冻结现象,并为机组冷却水出口和入口提供高温和低温保护,防止机组因高温而喘息。
振动和低效率运行,同时防止冷却水温度过低使机组无法正常工作。
5)—在冷冻水供应和回水之间使用压差保护?防止出现因压差过低导致空系统最不利点的冷冻水流量不足的场景,也防止冷冻水管道出现极端负荷下降或堵塞导致的爆管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