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的详细数据

蓝藻,又称蓝绿藻,是一种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有叶绿素a,但无叶绿体(与真核生物不同的藻类),能进行产氧光合作用。与光合细菌不同,光合细菌(Rhodosporus)进行的是原始的光合磷酸化,在反应过程中是厌氧生物,不释放氧气,而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它的发展使整个地球的大气从无氧状态发展到有氧状态,从而孕育了所有有氧生物的进化和发展。到目前为止,已有120多种蓝藻具有固氮能力,特别是与满江红鱼腥藻共生的水生蕨类植物满江红是一种很好的绿肥。然而,一些蓝藻受到氮、磷等元素的污染,造成富营养化海水“赤潮”和湖泊“水华”,给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带来严重危害。此外,一些水生物种,如微囊藻,可以产生毒素,可诱发人类肝癌。蓝藻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包括各种水、土壤和一些内外生物,甚至在岩石表面和其他恶劣环境(高温、低温、盐湖、沙漠、冰原等)中都可以找到它们。),而他们被称为“先锋”。它们在岩石风化、土壤形成和水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蓝藻还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包括许多可食用的种类,如普通念珠藻(即念珠藻)、钝顶螺旋藻、斯玛希玛等。目前,后两者已被开发成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螺旋藻”产品。

中文名基本介绍:蓝藻拉丁学名:蓝藻别名:蓝细菌、蓝细菌、蓝绿藻、粘液藻界:蓝藻界:蓝藻门:分为色球藻和藻类:原核生物叶绿素:含叶绿素a、不含叶绿素b的繁殖方式:无性繁殖或无性繁殖产孢英文名:blue-green algae分类、形态特征、分布范围、繁殖方法、主要价值、危害、绿潮、处理、原因、毒素、重大事件、蓝藻的分类包括蓝藻、颤藻和念珠藻(蓝藻门分为两类:色藻门和藻类。藻细胞是单细胞或群体;藻菌纲是丝状的,有藻菌纲。大约35 ~ 33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蓝藻。中国已知的蓝藻约有2000种,记录的约有900种。形态特征蓝藻没有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中心体、内质网、液泡等细胞器,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含有叶绿素a,不含叶绿素b,几种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还含有藻胆蛋白(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的统称)。其光合作用系统中有叶绿素a和光系统ⅱ,以水为电子供体释放O 2,而其他光合细菌一般以H 2、H 2 S和S为电子供体,不产氧。一般来说,含有叶绿素a和藻蓝蛋白的细胞大多是蓝绿色的。同样,也有少数种类含有较多的藻红蛋白,藻体多为红色。例如,一种在红海中诞生的蓝藻叫做红色毛壳菌。因为含有大量藻红蛋白,藻体呈红色,繁殖快,所以海水也呈红色,红海因此得名。蓝藻虽然没有叶绿体,但在电镜下可以看到,细胞质中有许多光合片层,称为类囊体,各种光合色素附着其上,是一种含有色素的膜结构,大大增加了细胞中的膜面积。这种结构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蓝藻的细胞壁化学成分与细菌相似,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一种由糖和多肽形成的化合物)。储存的光合产物主要是蓝藻淀粉和蓝藻颗粒。细胞壁分两层,内层是纤维素,少数人认为是果胶和半纤维素。外层是胶质鞘,主要是果胶或少量纤维素。细胞质中有许多同心的环状膜层,称为类囊体,光合色素和电子传递链就位于其中。蓝藻的中心在光镜下比周围的原生质层更亮,这是遗传物质DNA的位置,相当于细菌的核区,称为中心体或中心体。“中心体”通常不位于中心,与周围的细胞质没有明显的界限。蓝藻DNA几乎是* * *,可以不断进行复制。DNA的平均含量比高等动物细胞多。蓝藻细胞分裂时,细胞中间向内生长出新的横壁,将细胞质和原生质分成两半。一般来说,两个子细胞被一个雄性胶质鞘包围在一起,不断分裂形成丝状、片状等多细胞群体。此外,蓝藻可以通过出芽、破碎、再分裂等方式增殖。内壁可继续分泌胶体并增加进入橡胶鞘。有些种类的橡胶鞘非常牢固致密,可以分层,有些种类的橡胶鞘容易水合,相邻细胞的橡胶鞘可以互相溶解。橡胶鞘内可能有棕色、红色、灰色等非光合色素。蓝藻的藻类有单细胞、群体和丝状。最简单的是单细胞。有些单细胞体成为群体,是因为细胞分裂后子细胞嵌入胶化的母细胞壁中。如果它们反复分裂,群内会有很多细胞,较大的群可以分裂成几个较小的群。一些单细胞生物由于其对生命的依附,在底部和顶部具有极性分化。细丝是由细胞沿同一分裂平面反复分裂并由子细胞连接而成。有些丝具有相同的细胞,有些丝具有异形细胞的分化;有些花丝有假分支或真分支,花丝顶端的一些细胞逐渐变成毛状体,也叫极性分化。细丝也可以连接成团,包裹在雄性* *的胶质鞘内,是一群多细胞个体。分布范围很广,全世界都有,但大部分(75%左右)是淡水,少数是海鲜;有些蓝藻可以在60 ~ 85℃的温泉中生存;有些种类与真菌、苔藓、蕨类和裸子植物有关;有些还能渗入钙质岩石或贝壳(如钙质藻类)或深层土壤(如土壤蓝藻)。繁殖方法蓝藻的繁殖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营养繁殖,包括直接细胞分裂(即裂变)、种群破裂和丝状藻类生产。另一种是某些蓝藻能产生内生孢子或外生孢子进行无性繁殖。孢子没有鞭毛。到2018,还没有发现蓝藻有真正的有性繁殖。蓝藻的主要价值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它对地球表面由厌氧大气环境转变为有氧环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许多蓝藻(如鱼腥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原因:它含有固氮酶,可以直接进行生物固氮),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还有供人们食用的蓝藻,如著名的发菜和念珠藻(念珠藻)、螺旋藻等。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化学家对蓝藻进行了基因工程改造,生产出丁二醇,这是一种用于制造燃料和塑料的前体化学品,也是生产出替代化石燃料的生化原料的第一步。相关论文发表在2065438+2003年10月7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论文第一作者、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化学副教授翔太说:“大多数化学原料来自石油和天然气,我们需要其他资源。”美国能源部制定了一个目标,到2025年,65,438+0/4的工业化学品将由生物过程产生。生物反应会形成碳碳键,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利用阳光提供能量进行反应,这就是光合作用。蓝藻就这样在地球上生存了30多亿年。利用蓝藻生产化学品有很多优点,比如不与人类争夺食物,克服了用玉米生产乙醇的缺点。但利用蓝藻作为化工原料也是一个难题,就是产量太低,无法转化。利用在线数据库,研究小组发现了几种能够进行他们正在寻找的化学反应的酶。他们将能够合成这些酶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引入蓝藻细胞,然后逐步构建出“三步”反应路径,使蓝藻能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2,3-丁二醇,这是一种用于制造油漆、溶剂、塑料和燃料的化学品。翔太说,这些酶在不同的生物体中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发挥作用。在实验测试之前,不可能预测化学路径的操作。经过三周的生长,每升这种蓝藻培养基可以生产2.4克2,3-丁二醇——这是迄今为止在化学生产中使用蓝藻达到的最高产量,也具有巨大的商业开发潜力。沃美翔太的实验室正在与日本化学品制造商Asahi Kasei合作,希望继续优化系统,进一步提高产量,对其他产品进行实验,并探索扩大这项技术的方法。绿潮的危害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往往在夏季大量繁殖,在水面上形成一层蓝绿色的浮沫,散发恶臭,称为“水华”,蓝藻大规模爆发称为“绿潮”(对应海洋中的赤潮)。绿潮造成水质恶化,严重时会耗尽水中的氧气,导致鱼类死亡。更严重的是,某些种类的蓝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微囊藻毒素(简称MCs),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MCs。MCs不仅对鱼类、人和动物有直接毒性,而且是导致肝癌的重要原因。MCs耐热,不易被开水分解,但可被活性炭吸附,因此可以用活性炭净水器净化受污染的水源。蓝藻水华蓝藻等藻类是鲢鱼、鳙鱼的食物,放进去可以控制藻类,防止蓝藻爆发(非经典生物操纵)。当蓝藻大量出现时,附近水体一般呈蓝色或绿色,水面被厚厚的蓝绿色湖靛覆盖,被风吹到岸边堆积。不仅含有毒素的蓝藻细胞会漂浮在水体中,而且当它们与一些悬浮物络合或被养殖物捕食时,会与其排泄物一起沉淀,堆积在鱼塘底部,对无公害水产品的生产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蓝藻中的衣藻能迅速产生致死因子,破坏养殖对象的鳃组织,干扰正常代谢,麻痹神经,使其死亡。蓝藻中的个体物种不仅在活体中携带毒素,还会分解死亡的个体产生生物毒素——蓝藻毒素(如微囊藻毒素)。大量蓝藻毒素可直接导致养殖对象中毒死亡;或者即使数量很少,也能通过食物链的积累效应危害繁殖对象,直至危害人体。首先在全池喷洒沸石粉10kg/亩,絮凝蓝藻;第二,间隔3-4小时后,用溶藻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以500克/亩的剂量喷洒整个池塘。使用微生物菌剂过程中注意防止蟹池缺氧,天气闷热时不宜使用,使用时应启动增氧机;第三,平衡氮磷比例,通过喷洒无机磷改变氮磷比例,加速培养绿藻、硅藻等有益藻类快速生长为优势藻种,抑制蓝藻生长,从而改善蓝藻过度生长的状况。由于其他藻种的生长限制,蓝藻不可能在常温下大规模爆发。水温在25-35℃时,蓝藻的生长速度会比其他藻类快,所以温度是蓝藻爆发的主要因素之一。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使蓝藻更容易生长,所以不经常换水的池塘往往更容易发生蓝藻暴发。有机磷是蓝藻生长的必要因素,控制蓝藻最直接、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去除有机磷。富营养化是蓝藻爆发的原因。多余的营养素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化肥是许多富营养化地区的主要营养来源。比如密西西比河流域,67%的氮流入水体,其次是墨西哥湾,波罗的海和太湖50%以上的氮也来自化肥的流失。蓝球菌2。生活污水,包括人类生活污水和含磷洗涤剂。3.畜禽养殖,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废物,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4.工业污染,包括化肥厂和废水排放。5.燃烧化石燃料,波罗的海约30%的氮和密西西比河约13%的氮来自于此。6.蓝藻使水缺氧,导致动物死亡。分解者分解消耗氧气,导致毒素恶性循环。蓝藻是蓝藻的学名。某些特定区域的蓝藻毒素种类繁多,按其危害方式可分为肝毒素和神经毒素。它们是已知的毒素,可以攻击肝脏和神经,另一种毒素对皮肤有* *作用。当蓝藻细胞破裂或死亡时,毒素就会释放到水中。当接触到含有蓝藻毒素的湖水时,虽然有些人会生病,但饮用含有污染藻类的水不一定会导致死亡。长期接触含有蓝藻肝毒素的水,即使含量较低,也可能对人体产生长期或慢性不良影响。如果您连续摄入含有蓝藻的水、鱼或其他水产品,您可能会出现头痛、发烧、腹泻、腹痛、恶心或呕吐。如果你在受污染的水中游泳,你的皮肤可能会发痒,或者你的眼睛和皮肤可能会受到* * *。如果你怀疑自己直接接触了被污染的水,身体产生了不良反应,用清水冲洗身体,并立即联系医生。白开水不会去除蓝藻的毒素,因为你无法通过水的外观、气味或味道来检测毒素的存在,只有化学检测才能。如果条件允许,不要用受污染的水洗衣服和餐具。如果没有其他水源,家务用水时必须戴橡胶手套。应避免用受污染的水洗澡,因为直接接触水会导致皮肤* * *和皮疹。)蓝藻毒素溶于水,耐热。溶于水、甲醇或丙酮,不挥发,耐PH值变化。MC-LR的分子式为C49H74N10O12,分子量为995.2(常计算为1000)。它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1g/L,化学性质相当稳定。水中微囊藻毒素的自然降解过程非常缓慢。当水中微囊藻毒素含量为5ug/L时,三天后只有10%被水中颗粒吸收,7%随泥沙沉淀。微囊藻毒素具有很高的耐热性,不能通过加热和煮沸来破坏或去除。自来水的混凝、沉淀、过滤和加氯处理工艺不能去除它。一项调查显示,环湖三个水厂出厂水中检出低浓度微囊藻毒素(128 ~ 1400 ng/L)。结果表明,常规饮用水消毒处理不能完全去除水中的微囊藻毒素。它是一种肝毒素,是肝癌的强促发剂。家畜和野生动物饮用含有微囊藻毒素的水后,会出现腹泻、乏力、厌食、呕吐、嗜睡、口眼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甚至死亡。病理变化包括肝脏肿大、充血或坏死、肠炎出血、肺水肿等。微囊藻毒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很大。MC-LR的LD 50约为50~100 ug/kg。人们在洗澡、游泳和进行其他水上娱乐运动时,皮肤接触含有微囊藻毒素的水,会引起敏感部位(如眼睛)和皮肤过敏;少量饮用可引起急性肠胃炎;长期饮酒可能导致肝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慢性微囊藻毒素中毒对巢湖渔民造成了严重的肝损伤。医学部门研究发现,饮用水中的微囊藻毒素与人群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有很大的相关性。1996导致巴西100多人急性肝功能衰竭,7个月内至少50人因微囊藻毒素急性作用死亡,举世瞩目。淡水中的氰毒素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世界各地经常发生氰毒素中毒事件。Uv-b(紫外线b波段,波长275 ~ 320 nm,又称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中等穿透性,阳光中所含的UVB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只有不到2%能到达地球表面,尤其是夏季和午后。)能破坏蓝藻的运动性和趋光性,并能影响其他许多生理生化过程,从而导致生产力的降低和萌发分化的破坏。光合色素会被UV-B漂白,陷光复合体的结构会受到影响,损害光合作用。DNA和蛋白质的主要作用位点以及氮代谢中的酶对UV-B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UV抑制固氮酶和谷氨酰氨合成酶的活性,但增加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当暴露于UV-B时)。Uv-b还会影响基本的光合反应和二氧化碳的吸收。聚球藻通过快速改变光合系统中酶的形式来抵抗紫外线。这种分子的可塑性对于在种群水平上抵御UV-B非常重要,使得光合系统对UV-B的敏感性每天都在变化。然而,光合作用可以被UV-A结合蓝光激活。蓝藻已经针对UV-B的影响制定了对策,这包括:a、产生类似MAAs的光保护物质B、通过转移到远离光的地方来逃离UV c、产生猝灭物质如类胡萝卜素和超氧化物D、通过类似光活化和光非依赖性的机制修复DNA、激活抗氧化酶。Uv-b诱导许多蓝细菌产生MAAs。在鱼腥藻中显示,只有290nm的光才能诱导MAAs。除了光保护之外,MAAs还可以调节渗透压和抗冻。还发现了其他UV-A激活剂。已经建立了蓝细菌和藻类中光保护物质的数据库。南极蓝细菌形成大型香蒲群落。Uv-b对Leptolyngbya的菌落有很强的光化学抑制作用,但不如对Phormidium的抑制作用强。后者比前者含有多25倍的MAAs和多2倍的类胡萝卜素。Rai和他的同事研究了UV-B和重金属污染之间的关系对固氮的影响,发现它们具有协同作用。2007年5月28日,无锡太湖大面积爆发蓝藻,造成自来水严重污染,市区纯净水哄抢。虽然及时采取了措施,但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2010 165438+10月29日,云南昆明滇池蓝藻盛开,湖面像是昆明滇池山脊线岸边的绿漆。滚滚的湖水绿浪冲向岸边,带来一股恶臭。滇池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中污染最严重的。每当气温升高,富营养化严重时,蓝藻就会爆发,造成严重污染。8月2011,21日,由于持续高温,安徽巢湖部分湖面上的蓝藻又开始“抬头”,大面积蓝藻聚集。巢湖市高度关注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开展蓝藻拦截打捞、自来水深度处理等措施。自2008年以来,南昌市城区范围内水域面积较大的景观湖泊青山湖连续6年遭受蓝藻入侵,尤其是2014,蓝藻爆发数十次。2014,10 10月27日,虽然已经进入深秋,气温较低,但青山湖的湖面上依然爆发出蓝藻。数百亩湖面像被泼了绿漆,腥臭味随风而来,很多人捂着鼻子。据悉,近6年来,南昌市投入生石灰和生物再生杀菌剂净化湖泊,杀灭蓝藻,但收效甚微。2016,17年7月,美国犹他州中毒控制中心接收了超过100名中毒者,他们伴有呕吐、腹泻、高烧、皮肤或眼睛* * *、过敏等症状。发现这一现象可能与犹他湖蓝藻细胞的爆发式增长有关。犹他湖中蓝藻的面积占该湖总面积的90%。虽然面积在缩小,但其实更危险。各级* * *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 *人员表示,2017无法确认蓝藻爆发与这些症状的直接关系,但症状与蓝藻细胞中毒症状一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犹他州卫生部的规定,蓝藻细胞数的中度风险标准为654.38+百万。7月14日,湖水采样发现大部分样品超标3倍,有一个样品甚至含有70多万个蓝藻细胞。蓝藻细胞死亡时,会向水中释放更多的有毒物质,使水中有毒细胞数量减少,但更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