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维持震荡,市场情绪温度逐渐好转,可适当弹性波段参与。
央视:当前资本市场投资基金的狂热值得警惕。
央视财经评论指出,任何一种投资都应该建立在理性和冷静的基础上,当前资本市场投资基金的狂热值得警惕和深思。有的投资者像炒股票一样炒基金,追涨杀跌,频繁申请赎回。很多投资者不了解基金市场,以为投资基金可以无风险稳定盈利,甚至一夜暴富。基金收益好就追捧明星经理,净值跌就骂基金经理热搜。有些投资者不研究产品,也不研究基金经理。他们看到机构和银行在卖新基金,就是跟风买爆款。今年很多新基金都“日光化”了,一些百亿规模的新基金被炒到了2300多亿。盲目狂热的投资行为不利于基金管理人对产品的管理,也不利于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正本清源,让市场良性循环,健康稳定发展,是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的福气。
免税行业受到政策支持,将成为海外消费回流的重要渠道。
中办、国办近日印发《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计划》,提出完善引导消费出国(境)回国政策,鼓励重点城市新增一批离境退税商店,增加海南免税城市和商店。据了解,上海、深圳等城市也将积极争取市内免税政策的落实,建设高端免税消费中心。进口税制和奢侈品定价策略导致境内外价格差异明显,免税成为境外消费回流和国内消费升级的重要渠道。
6月5438+10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降至51.5,为2020年7月以来最低。
财新中国2月发布的制造业PMI(采购经理人指数)1,2021下降1.5个百分点,至51.5,连续第九个月处于扩张区间,但降至2020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一趋势与统计局制造业PMI一致。制造业供需继续扩张,但速度明显放缓;海外疫情多次导致外贸企业订单减少,明显抑制了外需。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汪哲表示,2021和1制造业仍处于复苏期,但供需复苏势头减弱,海外需求成为拖累。
严把审核入口,大显神威!科创板方面,两个月内有25家公司终止IPO审核,主动撤回材料的公司数量已经超过2065438+2009年全年。
据统计,2006年6月5438+2020年2月和2006年6月5438+10月5438已有25家公司在科创板宣布终止IPO审核,而2006年5月5438+09全年仅有23家公司终止。2020年前11个月,终止审核的公司总数为26家。在很多专业人士看来,虽然这种“高发”并不意味着审核严格,但触发因素确实很多。一位接近监管的人士告诉记者,“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上交所通过严格的审核一直把入口关着,这和科创板一贯的基调是一致的,没有改变。第二,交易所通过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让有问题的企业‘全身而退’。第三,有一个时间点。去年有一批科技创新板IPO公司集中补中报,这个时候正好曝光。”
港交所发布春节假期沪深港通交易安排。
港交所公布春节假期沪深港通交易安排,南向港股通将于2月9日(周二)至2月17日(周三)暂停交易;北行沪股通和深交所一般规则的交易于2月11日(星期四)至2月17日(星期三)暂停。2月18周四,沪深港通照常开通。
(投资顾问:林,执业证书编号:S0260615100004)
二、市场热点的聚焦
市场点评:市场维持震荡,市场情绪温度逐渐好转,可适当弹性波段参与。
周一主要股指小幅反弹。全天来看,权重蓝筹股集体表现较为低迷,创业板指数反弹较为强劲,尤其是次新股表现活跃,表现抢眼。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3505.28点,涨0.64%,深证成指报15024.24点,涨1.36%,创业板指报3159.99点,涨0.99%。盘面上,化工、休闲服务、银行、医药、电商板块涨幅居前;云游戏、种植、航运等板块跌幅居前。板块个股涨多跌少。总体而言,市场结构依然活跃。从市场的成交活跃度来看,整体情绪会逐渐好转。由此可见,在经济基本面加速向好、央行节前流动性相对宽松的情况下,市场中期向好的逻辑并没有根本改变。操作上仍可保持谨慎,略乐观,选股整体思路将转向高性价比品种。建议适当关注低估蓝筹和超跌科技股,关注年报业绩大幅增长的品种,重点关注化工、券商、医药电商、电子等存在风险的股票市场,投资需谨慎。
(投资顾问顾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宏观: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长期资本股权投资比例。
事件: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明确,要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不得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贸然推出金融改革措施,提高养老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的股权投资比例,开展长期评估。
点评: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提速,从设立科技创新板到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从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到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一批重大改革措施陆续推出,资本市场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市场生态不断巩固,为各类长期资金入市奠定了良好基础。新闻分析判断有利于资本市场的整体长远发展。
(投资顾问顾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化工行业:行业持仓比例持续上升,细分龙头仍是配置首选?
事件:近日,公募基金发布2004季度前十大重仓股数据:化工持仓比例回升至历史中值,2004季度公募基金持有化工股比例为4.41%,环比增加1.26 pct;这一位置的比例基本处于历史低点(2.09%)和高点(6.84%)之间的中间位置。预计整体配置仓位仍有望进一步提升,行业龙头估值仍需修复。
点评:20Q1以来,公募基金对化工股的配置意愿自历史底部以来逐季回升,加仓迹象明显。长期来看,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化工行业仍有阶段性改善的预期,基金持仓比例有望继续改善。持仓特征分析:重仓股集中度持续提升,龙头持仓仍在优化。以化学持仓集中度前20名为例,20Q1-20Q2,受疫情影响较大,持仓集中度下降;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20Q3-20Q4持仓集中度持续上升,20Q4化工持仓集中度为83.9%,环比上升2.31pct。综合来看,聚酯、氨纶等化工三级子行业存在加仓现象,主要与上述子行业龙头公司业绩突出有关,机构整体配置意愿较强。
(投资顾问顾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认购新股提示
2021-02-02无新股申购;
三。重点股票推荐
查看完整版早观(按月定制路径:发现-资讯-资讯产品-资讯-早观;单人定制路径:发现-金牌鉴定-早期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