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中经常接触到乙腈、乙酸乙酯和正乙烷。有哪些具体的保护措施?我不想知道特点。我想知道如何降低毒性。

乙腈急性中毒的发作比氢氰酸慢,可能有几个小时的潜伏期。主要症状为虚弱、无力、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胸痛;严重者呼吸循环系统紊乱,呼吸浅缓不规则,血压下降,脉搏细缓,体温下降,出现阵发性抽搐和昏迷。可能会出现尿频和蛋白尿。

编辑此段为皮肤接触的紧急处理:脱下被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看医生。吸入:迅速离开现场,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你呼吸困难,给氧气。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看医生。摄入:喝足够的温水,以诱导呕吐。用1: [kg-* 2] 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看医生。呼吸系统保护:当可能接触毒物时,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自给式呼吸器或通风式呼吸器。佩戴空气呼吸器进行紧急救援或疏散。护眼:已经做了呼吸防护。物理防护:穿胶带防毒服。手部保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他保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饮食。下班后,彻底打扫干净。将被毒物污染的衣服分开存放,洗净备用。车间应配备急救设备和药品。经营者要学会自救和互救。泄漏应急处理:迅速将泄漏污染区的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建议急救人员穿戴自给式正压呼吸器和防护服。不要直接触摸泄漏处。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其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受限空间。少量泄漏:被活性炭或其他惰性物质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筑堤或挖坑遏制。喷雾状的水冷却并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并将泄漏稀释成不可燃物质。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处理。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氰化氢。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如有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可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子;用水灭火无效。

腈的生产方法很多,其中醋酸氨化是主要的工业生产方法;乙炔氨化法和丙烯氨氧化副产物法。1.醋酸氨化法使用醋酸;以氨为原料,在氧化铝催化剂的作用下,于360-420℃反应,一步合成乙腈,反应液用水吸收,精馏得到成品。原材料消耗定额:醋酸(98%)1763kg/t;液氨(99.5%) 691公斤/吨。乙炔氨化法使用乙炔;以氨水为原料,氧化铝为催化剂,在500-600℃一步反应合成乙腈。原材料消耗定额:乙炔10231 m3;液氨(99.4%) 1007公斤/吨。丙烯氨氧化副产物法使用丙烯;以氨和空气为原料,催化合成丙烯腈,同时副产乙腈。每吨丙烯腈可产生25-100kg乙腈副产品。4.它是由乙酰胺和五氧化二磷脱水得到的。5.它是由硫酸二甲酯和氰化钠反应得到的。

乙腈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溶剂。如萃取丁二烯的溶剂、合成纤维的溶剂和一些特殊涂料的溶剂。用于石油工业,从石油碳氢化合物中去除焦油;苯酚等物质的溶剂。在石油工业中用作从动植物油中提取脂肪酸的溶剂,在医学中用作类固醇药物重结晶的反应介质。在药物分析中,流动相可用于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当需要高介电常数的极性溶剂时,经常使用乙腈和水的二元* * *沸腾混合物,其中含有84%的乙腈,沸点为76℃。乙腈是医药(维生素B1)和香料的中间体,是制造三嗪氮肥增效剂的原料。也用作酒精的变性剂。此外,它还可用于合成乙胺;醋酸等。,并对织物进行染色;在照明行业也有很多用途。

包装与储存:铁桶包装,每桶净重150kg。储存在阴凉通风的仓库中,远离热源和火源,不与氧化剂一起储存。按照易燃材料的规定储存。

操作管理:密封严密,提供充分的局部排气和全面通风。操作应该尽可能机械化和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者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自给式呼吸器或通风式呼吸器、胶带防毒服和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和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通风系统和设备。远离易燃和可燃材料。防止工作场所的蒸汽泄漏到空气中。避免接触氧化剂、还原剂、酸和碱。搬运时,轻拿轻放,以防止包装和容器受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和泄漏应急处理设备。空容器可能会留下有害物质。储存管理:储存在阴凉通风的仓库中。远离火源和热源。储层温度不应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碱、易燃(可燃)物质和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不得混放。采用防爆照明和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住宿材料。运输管理: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和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天早晚运最好。运输用的罐(槽)车应有接地链,罐内可设置穿孔隔板,减少振动产生的静电。严禁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碱、易燃或可燃物质、食用化学品等混装运输。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暴晒、雨淋和高温。中途停留期间远离火源、热源和高温区域。运载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装有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应当按照规定路线行驶,不得在居民区和人口密集区停留。用铁路运输时,严禁滑倒。禁止用木船和水泥船散装运输。废物管理:焚烧处理。从焚化炉排出的氮氧化物被洗涤器除去。

急性毒性:半数致死量:2730毫克/千克(大鼠口服);1250 mg/kg(兔经皮);LC50: 12663毫克/立方米,8小时(大鼠吸入)人吸入>;500 ppm,恶心、呕吐、胸闷、腹痛等。人吸入160 ppm×4 h,1/2人面部轻度充血。亚急性和慢性毒性:猫以7 mg/m3吸入其蒸气4 h/d,持续6个月,暴露后1个月条件反射开始瓦解。病理检查显示肝、肾、肺病理改变。代谢:20%的乙腈在狗体内转化为硫氰酸盐并通过尿液排出,而在豚鼠体内则为50%。预先给动物注射乙醇,乙腈的代谢增强,87%的乙腈转化为硫氰酸盐。小鼠皮下注射乙腈0.01 ml/g (2.5%乙腈溶液),注射后2小时血浆中SCN含量升高,7小时达高峰。大鼠实验表明,丙酮可影响乙腈的代谢,使其急性毒性增加3~4倍。乙腈在体内无明显蓄积。中毒机制:乙腈的毒性作用主要是由体内CN的释放引起的。-但不能排除乙腈本身及其代谢物硫氰酸盐的作用,后者在慢性作用中更重要。刺激性:家兔经皮开放刺激试验:500 mg,轻度刺激。致突变性:性染色体缺失和不分离:酿酒酵母47600 ppm。生殖毒性:仓鼠的最低口服毒性剂量(TDL?0): 300 mg/kg(妊娠第8天),引起肌肉骨骼发育异常。爆炸危险:本品易燃。

编辑这段紧急医疗

诊断要点:(1)氰离子潜伏期大于4小时,也有报道称暴露3天后发病。(2)急性中毒:面色苍白、乏力、恶心、呕吐、流涎、腹痛、腹泻、胸闷、胸痛,严重者可引起呼吸抑制、血压下降、昏迷、抽搐等症状。会死于昏迷、痉挛、呼吸衰竭、心脏骤停。(3)肾损害:蛋白尿、尿频等症状也有报道。国内外多次发生乙腈中毒事故,临床有死亡报告。(4)可有上呼吸道刺激症状。(5)中毒患者血浆中CN-、SCN-和乙腈浓度升高也有助于诊断。治疗原则:(1)清理皮肤污染,尽快洗胃。(2)尽早给予高压氧治疗。(3)及时使用高铁血红蛋白发生器,见氰化氢。轻度中毒者也可以单独使用硫代硫酸钠,也有很好的解毒效果。(4)给予自由基清除剂,如谷胱甘肽、维生素C、维生素E等。(5)积极进行对症支持治疗,注意保护心、肺、脑、肾、肝等功能,预防肺水肿,如早期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减轻肾脏损害,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合理补液利尿,加速毒物排出,减轻肾脏损害。(6)由于潜伏期较长,患者至少应观察48 ~ 72 h..(7)皮肤污染应立即用水冲洗,并更换衣服。如果乙腈溅入眼睛,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5分钟。预防措施:由于乙腈的高挥发性,需要加强密闭操作,并结合具体情况采取局部或全面的通风措施。保护皮肤、手套和衣服免受污染。/y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