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味精用的是细菌还是真菌?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目前有谷氨酸棒杆菌、乳发酵短杆菌、草莓短杆菌、黄色短杆菌、氨短杆菌等。北京棒杆菌和齿状棒杆菌在中国是常用的。谷氨酸棒杆菌是一种需氧细菌,它是革兰氏阳性的。可用于微生物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制备谷氨酸钠(味精)。谷氨酸棒杆菌在发酵过程中需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通过搅拌使空气形成细小气泡,并能迅速溶解在培养液中(溶解氧);在温度为30-37℃,pH为7-8的条件下,培养液在28-32小时后会产生大量的谷氨酸。在谷氨酸的生产中,当培养基中碳氮比为4:1时,大量细菌产生的谷氨酸较少。当碳氮比为3:1时,细菌的繁殖受到抑制,但谷氨酸的合成却大大增加。在发酵过程中,当pH为酸性时,谷氨酸棒杆菌会产生乙酰谷氨酰胺。当溶解氧不足时,代谢产物将是乳酸或琥珀酸。——来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