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侵权专利?
专利侵权后,通常有三种解决方式。1.协商解决:专利权人和被控侵权人双方可以通过自行协商或者经其他第三方调解、调停达成和解协议,解决争议。提出协商意向时一般可以向侵权人发出侵权警告函,但警告函具有威慑作用,不具有法律约束力。2.行政调查:专利权人在掌握初步证据的情况下,可以向专利局等相关行政部门举报,由他们采取行政措施,对侵权人的侵权行为进行调查核实,并对是否侵权做出认定。在行政调查过程中,有关专利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有关当事人的申请,对专利侵权民事责任进行调解。3.向法院提起诉讼:专利权人也可以向侵权行为地、被告所在地等相关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六十条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当将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及时通知专利权人,并予以登记和公告。给予强制许可的决定应当根据强制许可的理由规定实施的范围和时间。强制许可的原因消除并且不再存在时,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当根据专利权人的请求,经审查作出终止强制许可的决定。
第六十三条专利权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关于强制许可的决定不服的,专利权人和取得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关于强制许可使用费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六十五条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专利,即侵犯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认定侵权行为成立时,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15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应当事人的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就专利侵权赔偿金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