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治疗的目的和并发症有哪些?
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的主要问题是他们完全依赖机器和机器操作者。人工气道很难表达患者的意愿。有经验的患者比那些从未接受过呼吸机的患者安静得多,对那些仪器、灯光和声音做出反应。我们应该对这样的病人表示同情和理解。他们往往非常紧张,紧张会导致身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如胆碱酯酶增加,不仅心率加快,而且耗氧量增加。紧张还与急性胃溃疡有关。呼吸支持患者经常卧床不起。因为不活动,导致四肢静脉血流受阻,容易导致血栓和肺栓塞。补液有体液过多的危险,尤其是当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和肺损伤时。这类患者经常要进行血管插管抽取动脉血,测量CVP和PAWP,这也是一个危险因素,应该引起重视。
合理的预防性管理有利于预防潜在并发症的发生。要求ICU工作人员通过观察掌握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醒呼吸支持者注意意外。做好机器的日常维护,保持呼吸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是非常重要的。保养得好,机器急性故障应该说很少,常见的原因是操作不当。比如声光报警表示压力超过设定值,可以认为是呼吸机故障。一个训练有素的人可以通过观察发现,常见的原因是分泌物堆积,合理的操作是吸痰。如果你的反应是举报某人,让警报依然存在,那么这就是人为失误而不是机器故障。避免人为失误,不仅要加强训练,还要有判断能力。
至于肺部感染,在ICU患者中有两种感染-原发性和医院获得性。我们对院外感染者无能为力,但对院内感染者可以有所作为。第一步要知道传染源。常见的来源是呼吸治疗设备,尤其是湿热的,比如加热加湿器,G?0?细菌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繁殖,所以可以预防这种原因引起的医院感染。另一个潜在的感染途径是ICU工作人员的手,它可以在病人之间传播细菌。听着不怎么好听。工人们很忙。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洗手,病人之间很容易发生感染。如果忽略上述警告,感染可能会复发。许多医院都有感染控制护士和其他人员在ICU巡逻并观察那里的情况,以确保发生一些明显违反操作规程的情况。
感染的另一个原因是吸入,这可能发生在吸痰时释放袖带气体之后。袖带以上的口腔分泌物通常含有很多细菌,放气前进行抽吸可以预防这种吸入性肺部感染。另一种感染是气管插管和留置导管引起的菌血症。导管通常是通知者,支气管镜检查也能引起暂时性菌血症。不幸的是,菌血症通常会导致败血症的发作。
呼吸机治疗的另一个并发症与气管插管和切口有关。导尿后固定不慎可导致下滑,下滑可进入一侧主支气管,堵塞另一侧。护士和医生必须监测肺部,以确保这种现象不会发生。这是常见的并发症,患者的另一个肺不通气。x光可以显示肺不张,如果发生了,说明有人没有做好自己的工作,插管后没有做听诊,或者病人突然呼吸困难或呼吸频率发生变化后没有做听诊。如果患者突然抗拒呼吸机,就可能出现这样的插管体位。这种现象是通过体检发现的,如一侧呼吸音消失,应考虑叩诊声和气管的运动,这样通过眼、手、耳可以很快确立诊断。只要插管位置稍微往外拉,就可以扩张肺部,避免X线。
心律失常也是呼吸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原因很多。这类患者存在低氧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很多患者同时存在低钾血症,这也是导致心律失常的原因。急性碱中毒降低血清钾浓度,导致高碳酸血症,或由于过度换气引起的暂时性碱中毒。发烧可刺激心律失常,洋地黄使心律失常更容易发生。研究表明,洋地黄使低氧血症引起的心律失常更容易发生,所以目前的趋势是,除非出现左心衰竭,否则洋地黄会增加低氧血症患者心律失常的损害。
气胸是人工气道患者的另一个常见灾难,这对于COPD患者来说往往被忽视,因为体征极低。如呼吸声,此类患者距离较远,气胸时的细微变化难以察觉,还有高清的叩诊声。最好能防止气胸的发生,并且以不过渡(留有轻微漏气)的方式插管气囊为宜,这样患者咳嗽时,胸腔内的高压气流就不会因为关闭过紧而进入皮下区域,反复咳嗽可引起纵隔气肿,最终突破进入两侧胸腔。所以稍微放松充气,就能让咳嗽气体从气囊里抽空。球形阀气胸(张力性气胸)在这类患者中非常常见,因为吸气时气管比呼气时大。由于上述原因,聚集在该区域的气体产生较高的压力。肺实质的薄弱环节是沿血管和气管通过的间质性肺。肺泡破裂通常发生在这些部位,空气进入纵隔形成纵隔气胸,从而产生摩擦音,如持续漏气。纵隔气肿可引起颈部皮下气肿。虽然看起来和听起来都不好,但也不算太严重。严重的是空气从纵隔进入胸腔,通过这个过程产生气胸。
胃肠出血是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另一个并发症。25-30%的患者伴有应激性溃疡,这是常见的原因。这些溃疡大多是浅表性和多发性的。即使没有压力,慢阻肺患者发生胃肠溃疡的几率也比正常人高。此外,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引起的。许多患者在入院前后使用激素,这些患者还可出现胃扩张和麻痹性肠梗阻。通风器经常会吸入大量空气。消化道出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血糖仪监测可以预警是否有慢性或隐性出血。在血量降到15-18之前,千万不要忽视急症。
肺栓塞也很常见,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尤其是有消化道出血倾向的患者。避免长期静脉反流梗阻是预防这类患者血栓形成的好方法,被动肢体运动和弹性血瘀是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
药物引起的并发症,如某些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可引起神经肌肉麻痹。对于ICU重症肌无力患者,应停用神经肌肉阻滞剂等抗生素,麻痹类药物患者也应慎用,因为普通剂量容易出现呼吸抑制。还有扩张肺血管的作用,如肺炎地区低氧血症。另一种有害物质是氧气,它是一种药物。它有其适当的剂量,但也有中毒的危险。必须合理使用。就像其他有潜在中毒的药物一样,氧气也有两种中毒。一种是高碳酸血症患者有抑制呼吸的功能。当然,在患者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我们不必担心这些,但我们不得不考虑另一种损伤——肺损伤。氧中毒会引起ARDS,而这种中毒的关键是吸入。
最后一个原因是呼吸机本身对患者确实有伤害。正压通气可以通过减少静脉回流来降低心输出量(CO)。临床上最好的方法是测量CO来了解CO的状况,热稀释法更适合,因为它不需要取血样。另一种方法是监测混合静脉血的氧分压(PvO2)。有意义的是,呼吸机患者的氧耗量和氧分压是稳定的,PvO2的降低预示着CO的降低,我们必须对呼吸机的应用有清楚的认识。所以,如果不能测CO,至少可以测PvO2。
人工通气后过快降低PaCO _ 2也是有害的。患者可能出现痉挛,缓慢降低PaCO _ 2是有益的。不可能在10分钟内把PaCO _ 2从80降到40。重度碱中毒是正压通气对不同肺区通气/血流的影响。流向特定肺部区域的血液部分取决于肺泡压力。例如,正压被加到直立的肺部区域。这个区域的血流量会明显减少,死腔通气量增加。简而言之,我们应该努力保持呼吸衰竭患者的最佳通气/血流,进一步的研究可能会告诉我们如何更好地处理机械通气。
了解并发症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相关人员必须掌握并尽力避免其发生。插管后要对肺部进行听诊,避免供气压力过大,及时处理已经发生的并发症,准备胸腔引流管,及时处理气胸。总之,他们要做好详细的准备,防治并发症,随时警惕并发症,随时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