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丰田的看板管理?
(1)生产和运输作业指导书。看板记录生产数量、时间、方法、顺序、运输数量、运输时间、运输目的地、放置地点、运输工具等信息。,从装配工序一个个追溯到上一个工序,在装配线上拆下废旧零件上携带的看板,以便上一个工序收集。通过看板实现“后工序收集”和“适时适度生产”。
(2)防止生产过剩和生产过剩。必须根据既定的应用规则使用看板。其中一条规则是:“没有看板就不能生产或运输。”按照这个规律,看板数量减少,产量也会相应减少。因为看板只代表必要的数量,所以它可以通过使用看板自动防止生产过剩和正确交货。
(3)用于“可视化管理”的工具。看板的另一个应用规则是:“看板必须实物存放”“前道工序应按看板取下的顺序生产”。根据这一规则,工作现场的管理人员可以一眼看出生产的优先顺序,易于管理。而且只要看看板,就能知道下一道工序的作业进度,库存等等。
(4)改进物流程序的工具。在精益生产模式下,通过不断减少看板的数量来减少在制品的中间存储。一般来说,在制品库存高的话,即使设备出现故障,不良品增多,也不会影响下一道工序的生产,所以这些问题很容易被掩盖。而且即使人员过剩,也不容易察觉。
根据看板的应用规则之一“不良品不能送到后道工序”,如果达不到后道工序的要求,就要全线停工,这就能马上暴露问题,所以必须马上采取改善措施来解决问题。这样,通过改进活动,不仅解决了问题,还不断增强了生产线的“体质”,带来了生产率的提高。精益生产模式的目标是最终实现无库存生产系统,看板提供了一个向这个方向迈进的工具。
2.了解看板的类型
(l)输送看板用于指导零件在前后工序之间的移动。
(2)工序间看板是工厂从后工序到前工序收集所需零件时使用的看板。
外包看板类似于流程间看板,但是。前一种操作不是内部操作,而是供应商。是外部合作厂商使用的看板。采购单位的名称、采购时间和每次采购的数量等信息必须记录在国外订单板上。
(3)生产看板用于指导各工序的生产。
过程中看板是用于每个过程中处理的看板。这个看板指定了生产的零件和部件的数量,它只在工作地点和它的出口存储地点之间往返。
(4)信号看板是一种用于必须大规模生产的流程中的看板。信号看板挂在批量生产的产品上。当批次中的产品数量减少到参考数量时,取下看板并送回生产流程,然后生产流程根据看板的指令开始生产。
此外,当备件从仓库交付到生产流程时,信号看板也可用于指示分配。
(5)临时看板用于设备维护、设备修理和临时任务。
3.掌握看板的使用。
在看板管理中,物流I和信息流分为工序间物流、信息流和工序内物流和信息流。
(l)流程之间的物流和信息流。流程间的物流和信息流由运输看板控制。传送看板作为第一道和第二道工序之间零件移动的指令。使用输送看板最重要的一点是看板一定要随着实物(产品)移动。当后工序需要补充零件时,输送看板被送到前工序的出口存放处,贴在放置所需零件的容器上。同时,容器上的生产看板在前道工序中被取走,放入生产看板专用箱中。输送看板贴在装有零件的容器上,从上一道工序的出口仓库输送到下一道工序的入口仓库。当后工序在入口存放处开始使用容器内的零件时,将输送看板取下,放入输送看板专用箱内。所以输送看板只是在前道工序的出口库和后道工序的入口库之间来回传递。
(2)过程中的物流和信息流。生产看板控制流程中的物流和信息流,指导流程的生产,并指定生产的零件及其数量。当来自后工序的输送看板与作业点出口存放处集装箱上的生产看板相关内容一致时,取下生产看板,放入其专用箱内。容器和生产看板一起被送到后处理的入口仓库。作业现场操作人员从生产看板专用箱中依次取出生产看板,根据生产看板的具体内容,从作业现场入口存放处取出待加工零件。处理指定数量后,生产看板贴在集装箱上,并放在操作现场的出口存放处。如果生产看板特殊框中的看板数量为零,生产将停止。所以生产看板只是在作业点和其出口存放地之间往返。
4.实现看板管理的目的
看板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及时、适当和适宜的生产。
WIP的数量可以通过发放看板的数量来计算和控制。根据生产看板发放的数量,可以计算出出口入库的在制品数量;入口存储和处理流程中的WIP数量由交货看板的数量计算得出。因此,控制看板发放的数量就控制了每个流程中的WIP数量。
一般来说,在制品的数量可以通过预测的方法来控制和调整:
(1)前道工序生产均衡化。通过提高工序前后生产的平衡度,减少了维持工序前后不平衡的在制品对应的看板数量。
(2)减少看板。主动有计划的减少看板,有问题就找原因。当需要找出某个作业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时,减少生产看板的发放次数;当需要找出承运商后续流程工作点存在的问题时,减少发送看板的次数。当使用最简单和最便宜的方法使生产在新的库存水平上平稳运行时,减少一些看板。重复以上过程,直到不需要看板,完全可以实现准时制生产。
(3)全员参与。让每个员工都参与到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中来。管理者的精力是有限的,有些问题和好的解决方案可能只有具体的操作者才清楚,所以应该让哪个员工参与到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如何减少调整的准备时间,如何更好地确定设备维修周期以减少停机时间,如何更好地防止质量问题的发生,如何发挥全体员工的智慧解决类似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精益生产,减少在制品数量。只要初步实现了拉动式生产组织,就可以沿着精益生产指导的方向不断改进。
看板管理是一个无止境的改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级管理者面临的问题越来越难,操作要求越来越细。它能使人永不自满,总是去面对新的问题。只有以不断改进、追求完美的精神,不断向各级管理者提出新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目标,才能保持企业的强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