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叠加专利

一颗小小的芯片,承载着科技发展的重任,成为推动科技前景的重要助力。绝对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杞人忧天。因为美国的一纸规定,华为最有优势的公司麒麟还没有东山再起。

一句“活出品质”道出了华为有多不甘于现状。华为实力强吗?是的,麒麟的诞生和对九州的震撼就是最好的证明。摆在华为面前的障碍只有一个,那就是芯片的代工。最近,华为的芯片生产出现了转机。华为轮值主席郭萍正式宣布了芯片堆叠技术。

那么,华为的传入芯片栈有什么发展优势呢?芯片问题被攻克对华为有什么好处?

3月28日,华为召开2021年度新闻发布会,华为轮值董事长郭萍也出席了。那天有人问华为以后怎么解决“卡脖子”的问题。对此,郭萍公开回应称,华为未来将投入三项重构,包括关键开发理论的重构和系统架构的重构。

是不是感觉很专业?我没有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没事的。郭萍详细地解释了这件事。也就是用面积换性能,用堆栈换性能,这样华为未来的产品没有这么先进的工艺技术也能有竞争力。

个人认为,按照华为轮值董事长郭萍的说法,这可能不是3D高级包,而可能是类似金字塔的简单双核叠加。有些人可能也知道,如果这么简单的双核叠加,即使不考虑面积大小,也可能因为功耗太大而成为下一个高通火龙。

但按照华为的惯例,一般来说,没有完全成功是不会公开的。所以华为双核叠加的实用性还是要确认的。

对于这一新消息,多家相关外媒都表示,华为的芯片问题被攻克只是时间问题。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真的是这样,因为华为双核叠加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去年5月18,华为曝光了一份专利申请,是芯片叠加技术专利,甚至还附上了非常可信的双核叠加原理图。

华为有这样的技术基础,有这样的专利。未来成功推出双核堆栈式芯片也不是不可能,更有可能攻克芯片难题。

再者,双核叠加是高端技术,高端技术需要强大的造钞能力。同样是在3月28日华为2021年度发布会上,华为副董事长兼CFO孟晚舟公开公布了华为年度财报。目前华为整体发展形势良好,去年总营收6368亿元。

关键是去年华为R&D投资再创新高,达到6543.8+0427亿元,占华为全年总营收的22.4%。科研投入这么大,华为的双核叠加大概应该没收,华为的芯片问题大概应该攻克。

总之,华为双核叠加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外媒没有看错,华为芯片问题攻克真的指日可待。未来华为芯片可能真的有希望和苹果M1 Ultra一较高下。华为的芯片问题指日可待。那么,对华为有什么好处呢?

华为的双核叠加,按照华为自己的说法,就是实现两个14纳米芯片,通过叠加达到7纳米芯片的性能。也可以说,高端芯片的生产可以通过芯片堆叠来实现。这样,你发现什么了吗?你只需要使用低端的DUV光刻机。

这种光刻机,在去年6月5438+065438+10月5日的上海世博会上,Asmel副总裁沈波表示,除了EUV光刻机,所有类型的光刻机,包括DUV光刻机,都可以免费运到中国。在国内,上海微电子在国产DUV光刻机上的研发似乎相当顺利,未来国产低端DUV光刻机落地也不是没有可能。

从这两件事我们不难发现,一旦华为真正实现了双核叠加,一旦华为真正攻克了芯片问题,那么就可以摆脱对先进光刻机的依赖,摆脱对外部的依赖,让卡脖子正式成为历史。

另外,一旦解决了华为芯片的问题,华为就可以研发并正式突破高端芯片的进程。未来,华为将有能力进入高端芯片领域。虽然华为只是从事芯片研发,但是华为的双核叠加工艺,华为高端芯片的进入,未必能给华为带来更巨大的经济效益。华为借助其点钞能力,未必能提前实现王者归来。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萍正式宣布,华为高端芯片业务相当于找到了一个新的方向,那就是芯片叠加。当然,我们还没有看到华为双核叠加的成果,但是我们相信华为,相信国货之光,相信华为双核叠加技术的具体成果。

它应该很快就会上市。如此另辟蹊径,华为未来或许应该重新扛起国货大旗,重新闪耀国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