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伦纸为什么能被广泛使用?
成本低,书写方便,原料来源广泛,可以广泛推广。
造纸术的改进者是东汉皇帝的常侍蔡伦(62-121)。
蔡伦,贵阳(今湖南郴州)人,曾做过掌管帝王器皿的官。他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经过粉碎、捣打、抄造、烘烤等一系列工艺流程,制成纸,于永元十七年(105)呈献给皇帝何。他做的纸叫“蔡侯纸”。但东汉三国时期,纸还没有广泛使用,人们的书写材料仍以竹简、帛为主。到了晋代,造纸术传到了长江流域,那里有丰富的造纸原料和好纸,所以得到了广泛的推广。金人抄书、藏书的流行,得益于纸的普及。
蔡伦出生在贵阳(今湖南郴州)。永平末年(汉明帝年)开始内廷工作,建安初年(年)任小黄门(宦官官名)。到汉和帝即位时,升任钟长士(宦官官名),参政议政。蔡伦有才有学,兢兢业业,清廉谨慎,屡违皇帝,陈述得失道理。每当要休息的时候,他们都不关起门来接待客人,光着身子在田野里。后来升为尚芳龄(宦官官名)。九年间,永元监制秘剑(宫用剑)和各种器械,均精密牢固,成为后世制作器械的方法。自古以来,大部分书籍都是用竹简编织而成,用缎布书写的称为纸。缎子太贵,竹简太重,人们很不方便。蔡伦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造纸。元兴元年(汉武帝、汉文帝年),皇帝褒扬其才,从此用其纸,故世人称“蔡侯纸”。元元年(汉安年),因蔡长期担任侍卫,封地有人口三百户,遂封邓为龙亭侯。后来担任长乐(官名)仆从。元四年,皇帝选派知名学者刘真(学名)和博士石梁(学名)在东关(宫名)聚校各类经典,并派蔡伦督办此事。蔡伦最初是根据窦皇后的遗嘱陷害汉安帝的祖母宋贵人。窦太后一死,汉献帝就开始亲自处理各种政治事务,命蔡伦亲自向廷尉谢罪。蔡伦耻于受辱,于是洗澡后给自己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喝下毒药,死了。他的封地被废除(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