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亏”100亿,花3亿被王思聪讽刺。陈欧比你想象的更传奇。
他花了3亿买了一个新项目,却被余和马批评,甚至被王思聪和微博公开嘲讽。然而,他又一次以独特的眼光成为了行业领袖,完美复出。
他就是“为自己说话”的陈欧。事业失败后低调消失的这些年他都做了些什么?你是怎么东山再起的?
陈欧,男,1983,四川德阳人。他从小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大大小小的奥林匹克数学奖。他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者。更重要的是,在16岁的时候,他拿到了全额奖学金出国留学,顺利进入新加坡著名的南洋理工大学。
看到这里,不要以为陈欧只是一个才子。事实上,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商业奇才。
有多奇怪?同样是玩电竞,别人可能感兴趣,但陈欧能在玩游戏的同时敏锐地嗅到其中的商机。
于是在2006年,23岁的他用自己仅有的3万元奖学金,在《战斗平台》创办了游戏GGgame。这个平台很快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游戏对战平台,收获了大量的游戏玩家和用户,获利颇丰。
第一次创业大获成功,他年纪轻轻就身家不菲。由此可见,陈欧的商业天赋一点也不假。
不久后,陈欧去了美国顶尖大学斯坦福大学深造。同时,他还远程管理公司的各项事务。
但不幸的是,毕业后,陈欧发现自己在公司的控制权已被一步步侵蚀,于是他毫无附加地卖掉了公司股份,带着几千块现金回国。
回国后,陈欧再次投身游戏行业,试图在国内重现当年的成功经验,但他发现国外的那一套在国内行不通,于是毅然放弃,转行做其他行业。
时间来到了2010。当时国内的电子商务呈现爆发式发展,各大电商平台迅速崛起,赚得盆满钵满。
但与此同时,陈欧发现,中国的电商美妆板块还是一片蓝海,还没有专门的平台来做这一块。大部分女生还是在网上实体店买化妆品,不仅选择少,而且贵。看到这一块的前景后,陈欧立刻把身家全部投入了美妆电商。
于是,那年27岁的陈欧创立了聚美优品的前身Tuanmei.com。在邀请大量美妆品牌入驻后,他以网络团购的形式进行销售。几个月后,他正式更名为Tuanmei.com聚美优品..
这种无需中间商的低成本赚取差价的方式,不仅使得线上美妆产品价格比线下实体店便宜近40%,而且解决了女性线下选择空间少的问题,因此聚美优品很快在电商圈杀出一条血路。上线仅几个月,销售额就达到2000万元,平台上的服务器在周年庆期间更是火爆。
2011的3月,聚美优品总销售额超过1.5亿元。与此同时,各种上千万的投资涌入,聚美优品一时间风头正劲。
在这样的高速发展下,聚美优品上线仅一年就成为了电商垂直项目的领军人物,而陈欧也凭借红遍全国的“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的广告加持,正式迎来了事业的巅峰。
那个广告当时有多受欢迎?这么说吧,广告一经发布,就引来网友跟风,各大网络平台出现了大量的“陈欧体”、“聚美体”。
广告中的那句“即使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让陈欧收获了一批又一批的铁杆粉丝,成为80后一代的杰出典范。这时,陈欧还不到30岁。
我不得不说,陈欧真的很有经商天赋。毕竟,所有那些互联网大亨都是三十多岁才开始崭露头角的,而陈欧三十多岁就已经处于巅峰,但这并不是陈欧真正的亮点时刻。
2014年4月,32岁的陈欧携聚美优品赴美上市,成为纽交所历史上最年轻的中国区CEO。同年以76.5亿美元的身家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二年以11亿美元的身家位列“亚洲十大年轻富豪”第六名,而今年他才33岁。
从此,陈欧成为中国青年企业家的杰出代表之一,微博粉丝数量飙升至数千万。聚美优品在垂直电商项目中独树一帜,随后在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大步前进,年销售额持续攀升,成为中国女性购买化妆品的首选。
如果按照这个发展趋势,聚美优品也很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可以媲美JD.COM和淘宝的平台,陈欧也可以在互联网大佬中占据一席之地。不幸的是,它的命运没有那么好,陈欧也没有那么幸运成为互联网大亨之一。
当陈欧处于人生的巅峰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让他迅速从神坛上跌落下来。这还得从大家最担心的电商平台的假货说起。
2014年7月,一家名为彭懿恒业的公司被曝光制造假货。令人惊讶的是,这家公司最大的销售平台是聚美优品。这批假冒产品的结局自然是最终通过聚美优品平台流入消费者手中。
事件曝光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都说买的护肤品是假的,买的衣服也是假的。甚至有人指出,聚美优品上近90%的产品都是假货。聚美优品一度成为“劣质售假平台”的代名词,随后多家美国律所宣布将对聚美优品而非投资人发起集体诉讼。
之后,陈欧直接砍掉了第三方业务,转为自营。然而,这对聚美优品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举措,因为其一半的营业额来自第三方业务。导致聚美优品销量锐减,用户数量也锐减。
当然,随之而来的是股价下跌,甚至连续四个月下跌,跌幅一度超过40%。至此,上市仅半年,聚美优品市值蒸发近60%,从最高点的55亿美元跌至6543.8+09亿美元。
与此同时,其他电商平台涌入线上美妆。淘宝、苏宁、唯品会等平台迅速瓜分了聚美优品的客户群,而JD.COM则打出了“全平台绝对没有假货”的招牌。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聚美优品迅速没落,从此一蹶不振,逐渐淡出大众视野,完全被其他电商平台取代,最终于2020年4月退市,而陈欧也因为聚美优品的惨败,短短三年“损失”6543.8+02亿。
聚美优品走下神坛后,陈欧并没有固守电商领域,而是开始了跨界投资。他首先把目光投向了母婴市场,但对于这个陌生的领域,公司里除了陈欧以外的所有股东都反对。但他却在人群中推波助澜,毅然选择了当时处于亏损状态的母婴品牌——宝宝树,投入3.72亿元。
投资初期,宝宝树没有起色。直到2016年,国家二胎政策全面放开,母婴领域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市场。宝宝树在分红面前也快速增长,活跃用户高达6543.8+39亿,净利润6543.8+38亿。最后凭借品牌优势成为国内母婴领域最大最活跃的。
陈欧并不满足于自己在母婴领域的大获全胜,开始进军影视文化行业。她不仅创办了聚美影视,还投资了影视剧《暖弦》并担任制片人。
结果《暖弦》还没播完,湖南卫视就高价买下了转播权。电视剧播出后,虽然口碑一路暴跌,但收视率却一路飙升。真的很难说他是赚了还是赔了。
如果他赚了,后来也没有投资新的影视剧。如果他输了,电视剧的收视率毕竟还在。只能说,不管他赚了还是亏了,影视领域毕竟不是聚美的核心业务。
在影视圈游走后,“无所事事”的陈欧嗅到了公共健康焦虑背后的商机。这次他把目光投向了电器领域,于是聚美在2065438+2007年4月推出了两款空气净化器。
这一次,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他再次出山为自己代言,云端之上的广告风格与当年如出一辙。
可惜这次观众并不买账。很多人表示接受不了美妆电商推出的家电产品,自然空气净化器销售异常惨淡。陈欧的投资失败了。
此时的陈欧早已失去了聚美优品时的意气风发。他变得越来越低调,逐渐出现的越来越少。最后一次可以追溯到网络上的公开露面,是2017腾讯《关于你的钱》的专访,之后他就消失在公众视野里了。
过去几年他做了什么?
事实上,陈欧并没有真正消失,他只是进入了下一个领域——* * *享受经济。随着骑行的成功,中国的* * *享受型经济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各种类型的* * *享受型经济层出不穷,而陈欧暗恋的* * *享受型充电宝,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
2017年,陈欧去了深圳一个月,考察了* * *享受充电宝的所有工厂和生产线,得出手机电池技术五年内不会有大突破的结论。之后出资3亿收购* * *乐享充电宝企业街电,并亲自出任公司董事长。
消息一出,业内大佬纷纷表态。马和于都公开表示不看好他的投资,认为在这个领域没有前途和未来。王思聪甚至发微博说“* * *如果能享受充电宝,可以贴出来当证明。”
陈欧再次受到质疑,但事实胜于雄辩。随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随时充电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 * *充电宝的市场前景正如陈欧预测的那样广阔。
随后,陈欧带领捷电率先出击,高价买下充电宝核心专利,在增加产能的同时扩充营销团队,迅速抢占市场先机,在混战中脱颖而出。
2018年* * *充电宝总用户数超过196万,而陈欧投资的街电以17万的用户数和40.5%的用户份额位居全行业第一,超过300个城市的覆盖,实现首次盈利。
2020年,数据显示* * *充电宝市场规模高达400亿,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度持续上升,但电池技术依然无法在短时间内突破,所以* * *充电宝的市场依然是蓝色的,未来街电能走多远还是未知数,但值得期待。
虽然当年王思聪公开发帖嘲讽陈欧,但是现在我们在任何一个万达商场都很容易发现* * *在享受充电宝。
多年后,陈欧再次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和新兴领域的领导者。从做垂直电商第一人,到“不务正业”跨界投资,再到在纠纷中成功带* * *享受收费,陈欧从未停止,而是一直在前进。
未来,他能走多高?他会开拓哪些新领域?他带领的聚美会回到过去甚至超越巅峰吗?这一切,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