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写作
霍英东是香港经济界的巨擘,人所共知。他在香港从事房地产、航运、建筑、酒店、餐饮、百货、石油等行业。在他的名下,还有“有容”、“立信建设地产”、“信德”等60多家公司和企业。
霍英东的祖籍是广东省番禺县。他于1922年在香港出生并长大。他在舢板上度过了童年。那时候他们全家常年在舢舨上漂泊。当他七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在一场风暴中遭遇海难。从此,生活变得更加艰难,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了他母亲的肩上。后来,他们搬到了一栋摇摇欲坠的旧楼,和50个贫穷的房客中有一半以上患有肺病的人住在一个大房间里。他和9岁的妹妹、5岁的妹妹都靠霍老太经营着一个小生意——替外地船只把煤灰运到岸上的仓库,收一小笔佣金养家糊口。
霍英东从小就很聪明。得知穷人没有文化上的苦衷,Hom把儿子送到了一所免费小学。当他十二岁时,他的姐姐攒了一些钱送他弟弟去人皇中学深造。他本名管泰,入学时改名英东。据他回忆,“我当时在学校好好学习,放学后帮妈妈记账,送发票。由于日夜忙碌和营养不良,一天下来我筋疲力尽。”
抗日战争爆发,霍家的日子更不好过。他不得不放弃学业去当苦力、学徒和工人。十八岁那年,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轮渡上当煤工,但因为不称职被老板辞退了。后来我扩建机场,他去当苦力。日薪是七毛半磅配给米。那时候他每天只吃一碗粥和一块年糕,肚子里一直在唱“空城计”,饿得头晕。一个营养不良、身体虚弱的年轻人当搬运工的艰辛可想而知。一天,由于粗心大意,一个50加仑的煤油桶把他的一根手指弄断了,工头可怜他,安排他轻修卡车。他渴望开车。一天,他试图发动一辆汽车,但它出了毛病。它一启动,就撞上了另一辆车。老板生气了,解雇了他。后来,他成了船上的铆工和实验室的制糖工。
童年贫困的家庭和坎坷的生活磨练了他的意志,培养了他自强不息的性格。1945年二战结束,交通运输成为当时香港最急需的行业。霍英东看到这个市场,总是关注报纸上余料打折出售的新闻。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他买了一些便宜的舢板、小船和海军机器,很快转手从中获利。就这样,我手里有了一点积蓄。
朝鲜战争爆发时,霍英东看到航运业有利可图。他抓住这个机会,在朋友们的支持下开始做驳运生意。因为擅长管理,加上过人的智慧和胆识,他的事业一帆风顺,发展迅速,在香港航运界崭露头角。直到现在,他的航运生意还是很红火。
他野心勃勃,对交通行业的成绩不满意。朝鲜战争结束后,他敏锐地看到了香港房屋建筑行业的潜在未来,这是一个英雄发挥的地方,他毅然进军房地产行业。1954年成立立信建筑房地产公司,开始从事房地产。他决定把这两年来买卖战争物资积攒的钱拿出来,拆旧建新,买卖。并开创了楼房分层预售的先河。公司成立不到几年,大楼就占满了港九,打破了香港房地产的记录。他是房子船的儿子,既不是建筑行业的工程师,也不是驳运行业和房地产的商人。他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成功,这真是耐人寻味。
60年代初,“洗沙”这一行是很多香港工商界有识之士不敢做的。原因是这项业务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利润少,很难赚钱。但霍英东有其他想法。1961年底,霍赴英国考察教育、建筑和商业。途经曼谷时,他以120万港币从泰国政府港口部门购买了一艘长288英尺、载重1890吨、名为“哈克顿”的大型探泥船。后来,他将其改名为“有容四号”,从此洗沙事业突飞猛进。不仅如此,他还派人到世界著名厂家订购了一批专用的冲砂机械船。他在管理上也很有特色。他不是想一时暴利,而是为了稳赚,和香港当局签了长期合同。同时,还与各建筑公司签订长期合同,以获取长期利益。海砂是建筑业的主要原材料之一,也是由有容公司专门运输和供应的。这些无疑在香港的填海工程、深海海底挖掘和建筑用海砂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香港建筑业的发展。很快,他获得了香港海砂供应的独家专利权,成为香港洗沙界的头号大亨。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有容”号的生意蒸蒸日上,大小船只有八九十艘,挖泥挖沙专用船超过12艘。
可想而知,霍英东先生如果不是吃了这么多苦,可能不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功。霍英东的成功经验恰恰证明,努力是人的一种资本。
努力工作可以磨练人的意志。台湾省“三生制帽”董事长戴圣通就是这样的人。在谈到自己的职业生涯时,他说:
“卖帽子是我们的家族生意。在1971,一顶帽子大概20元新台币,我卖一顶大概能赚两元。我每天的工作就是骑着破旧的摩托车,一大早就出门到清水、大甲等地,和织帽子的大妈们打交道,购买她亲手织的帽子,收集到一定数量,然后分批搬运到各个地方,发放到各个帽席。春天,我从屏东出发去台南高雄凤山...一路到基隆,一家一家的逛商店,要求托运我的帽子。这是一个艰难但充满希望的旅程。经常会规划三个月后可能的收入,规划有一定收入后给自己或者家人买什么礼物。我的梦想经常在七八月份收账的时候碎成碎片。七八月份的帽子市场旺季,我会骑着摩托车从清水老家出发,先去屏东,沿着春天发帽子的路线一路向北收钱。有一次,我去一家商店收钱,在那里呆了两个小时。老板忙得连看都不看我一眼。后来他三岁的孩子拉了一屁股的屎,我闲着没事就帮孩子擦屁股。也许是老板被感动了,不情愿地把钱给了我。我把钱端放进口袋,含着眼泪上了摩托车。我的心比摩托车后座的帽子还老,还乱...那时候一个工人两天能织一顶帽子,我每个月能买转卖3000顶左右,都是内销。现在我的工厂每月生产200万件,销往世界各地。想当年,我可以为老婆做更多奢侈的事,我只在深夜谈完台北的生意回清水时,在面摊上给她带了一只鸭腿当零食。我清楚地记得我老婆带着轻松的睡眠吃着鸭腿的满足感……”
勤劳也是一种资本。它会让人在未来的生活中保持冷静,化险为夷。
把努力和成功分开是绝对不可能的。不流汗怎么会有收获?成功是对努力工作的回报。但是,在繁华中长大的人,在人生的旅途中,要时刻警惕暗礁的袭击。
我们每一个想要成功的人,都应该有努力的品质,不要轻视,要欣赏。当你成功了,你就会明白生活中吃苦耐劳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