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邮政编码及地址介绍
长沙理工大学的邮政编码是410114。学校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是一所工、理、管、经、文、法、哲、艺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大学。
二、长沙理工大学简介
该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项目”。有金盆岭和云塘两个校区,占地2980亩,总建筑面积654.38+0.2万平方米。图书馆拥有纸质藏书341.45万册,电子图书80.26万册,中外文期刊956种,拥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科技查新工作站。学校有19个教学学院,1个独立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全日制在校生38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余人。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专任教师1939人,其中专任教师313人,副高级教师64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组部领军人才1人,*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9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人,全国名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师德模范1人,*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1人。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4人,湖南省“团队*”1人,湖南省“团队*”人选9人,湖南省“青年*”人选9人。
学校紧紧依托行业,构建了高水平、有特色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现有本科专业68个,包括9个国家级专业,1国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土木工程专业),1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会计专业),10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5个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本科专业,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优秀视频开放课程2门,国家级优秀资源* * *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6个,国家示范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全国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卓越计划”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精品课程25门,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4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7个,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6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践)教学中心1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个。
学校被批准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和“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计划”实施学校。五年来,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2项;大学生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和科技成果奖300余项,省级学科竞赛和科技成果奖1400余项。
学校拥有“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11个,工科在ESI全球排名中位列前1%。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具备授予同等学力硕士学位的资格。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省部级创新团队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自然科学创新平台43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7个。
学校主持的“膨胀土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项目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混凝土桥梁施工及使用寿命安全控制关键技术”、“混凝土桥梁使用性能及剩余寿命评估方法及应用”、“沥青路面状况设计方法及结构性能改善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分别获得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2012。五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级项目388项,实现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的历史性突破,获得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学成才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高端项目的资助。获国家科技成果奖5项;职务发明专利762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及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具有来华招收和培养留学生资格,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训单位。目前有300多名留学生,其中85%以上受教育。与黑山大学、利比里亚大学、沙巴大学合作建设孔子学院。近年来,* * *共派出65,438+0,000余名留学人员进行交流学习。
学校将立足* * * * *,继承和发扬优良办学传统,遵循长沙理工大学章程,实施“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战略,坚持改革创新,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 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办好优质本科,建设一流学科,创建百强大学。 坚持德育为先,为培养“背景亮、实践强、有情有勇”、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行业精英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