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主要的养殖方法和技术有哪些?
(2)幼参长约5厘米(50克/头),密度3000 ~ 5000头/亩。
③饵料主要是附着在礁石上的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同时可投喂鼠尾藻、海带、海苔等藻类,以及专业的海参混合饵料。
④虾池深度应保持在1.5 ~ 2m,夏冬两季保持较高水位,以利于海参顺利的夏眠和越冬。
⑤虾池禁止使用化学消毒物质和油污,以防人参自溶。另外,注意池水的温度和盐度,收水时密切注意虾池周围的水环境,保证10% ~ 15%/天的池水交换能力。
(2)筏式养殖方法和海上养殖技术。
①海域潮流通畅,无大风浪,无工业和生活污水污染。
②水产养殖一般采用扇贝笼和鲍鱼笼,多与鲍鱼混养。吊水层5 ~ 8m,网箱间距3 ~ 4m。放养的人参苗长约5 cm,密度为200 ~ 300头/m2。
(3)投喂饵料为鼠尾藻、海带或海参,密度随着个体的生长逐渐增加,随时检查养殖设施。
④在台风或风暴潮到来之前,应及时下沉网箱,以免造成损失。⑤海上筏上养殖的海参,也可以混有藻类。
(3)深水网箱养殖方法和技术。
①选择潮流平静、平稳、没有大量淡水注入的内湾海域,用粗钢筋制作网箱,可以是圆形的;也可以是长方形,用网覆盖,用石头填充(3 ~ 5公斤/块)。
(2)放养体长3-5厘米的海参鱼苗,密度为200-300尾/平方米。
(3)投喂饵料为海参专用配合饵料或海带、鼠尾藻等。,可根据情况分3 ~ 5天喂1次。
(4)日常注意网衣的破损情况,根据海参的生长速度及时撤离。
(4)在潮间带岩石中养殖人参的方法和技术。
(1)在潮间带,根据地形特征,用钢筋、石块、水泥筑坝,坝内石块用于支参。
(2)坝高应根据历年最高潮位确定,坝底有进排水孔,可自然接排水。
(3)放养人参苗,体长65438±0 ~ 2厘米,密度20000头/亩;人参苗5厘米左右,放养8000头/亩。
(4)饵料可以是海参专用复合饵料,或海带、底栖硅藻、鼠尾藻等。⑤雨季注入淡水时,应提前提高水位。⑥定期清除海星等有害生物。⑦严禁化学品和油污污染,以防人参自溶。
(5)鲍鱼室内工厂化混养模式及养殖技术。
①利用工厂化鲍鱼车间现有设施混养海参。
(2)规格为4cm的鲍鱼,放养密度为100头/m2;同时,体长3-4 cm的海参混养,密度为6-8头/m2。
(3)养殖期间,夏季使用深海井降温,冬季可使用热水,使海参夏季不睡觉,缩短了生长周期。④鲍鱼海参混养,可提高鲍鱼成活率,减少饵料损失,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农业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