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判断美男子的标准是什么?

你好!就拿南北朝时的美男子潘安(又名潘岳)来说吧。古代有很多美男子,潘安是第一个被后人反复提及的。让我们按照潘安(又名潘岳)的标准来衡量一下古代人对男人的审美标准。1.外貌潘安生活在南北朝时期的西晋。南北朝是历史上少有的“崇尚美的时代”,他对美男子的喜爱甚至比今天还要强烈。当时人们的审美标准与现代人不同:宽袍大袖,身材高壮,皮肤白皙,武功高强。据南宋?6?1刘义庆的《世说新语》?6?容止(1)记载:“潘粤苗相貌堂堂,相貌堂堂。年轻的时候,我抱着胳膊蹦出洛阳路。女人遇到她,总会紧紧握住她的手。”潘岳的外表非常漂亮。年轻的时候,她带着弹弓去洛阳郊外郊游。女生看到他就忍不住围着他想多看几眼。这个故事中有一个有趣的细节是,潘安拿着的是弹弓,不同于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文质彬彬”的白面书生,也是武功的一种体现。出土的金代绘画如《烈女古圣》、《竹林七贤》、《烈女仁智书》、《女史图》等,描绘的古代男子大多身材高大,浓眉大胡子。她们的脸型修长而有轮廓,阳刚而粗犷,表现出优雅,衣着考究,典型的“魏晋风度”。而潘安作为当时男性审美标准的巅峰,也不过如此。2.文学素养除了美貌,潘岳还是泰康文学的领军人物,中国文人的领军人物。他善于遣词造句,善于铺陈细节,造句工整,充分体现了太康文学注重形式美的特点。他的作品如《寡妇赋》、《元庸之死悼亡诗》等,都以善叙悼亡著称,而极大地发扬了西晋赋的风格,其中他的《西征赋》、《居闲处》、《居田》、《海》、《秋》、《兴赋》作为西晋文学的代表, 潘安经常和陆机说“陆采如海,潘采如河”的古话,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尤其是《悼亡诗》,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悼亡作品,被推至历代之首,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著。 3.潘很帅,但他不是花花公子。他在12岁与妻子杨订婚,相恋终生。杨死于52岁,他为她写的悼词真挚缠绵,一直没有再婚。它已经成为一个永恒的故事,与“潘阳是好的”的评价。4.孝道潘安对母亲的孝道更是名垂青史,成为二十四孝中“辞官服母”的主将,成为中国传统孝道的典范。5.人物潘安曾任合阳县令。这期间,他为官清廉,积极带领百姓因地制宜地在县城种植桃树、李树,百姓安居乐业。因此,他也被称为“花县”,潘岳也被称为“花县法令”。后人常用“合阳”、“盘合阳”、“合阳县花”来指代潘岳,也以此比喻勤政爱民。综合分析古代俊男在硬件上的要求是标准身材,阳刚之气,男子气概,在软件上也需要德行,才能,人品。我想古代应该有很多人长得比潘安好看,但是同时具备才华和人品的却很少,这可能也是潘安能够名垂青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