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阅兵的发展

1949年,来自24个国家、98个工厂、110的80余种武器装备参加了新中国首次阅兵。新中国成立后,历次阅兵都见证了我军主战武器装备的发展,阅兵也成为我国军队武器装备发展的缩影。如果纵向选取开国大典、国庆5周年、国庆60周年、国庆50周年、国庆60周年这五个时空坐标,阅兵清晰地诠释了中国武器装备由劣势到优势、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它体现了陆军的实力,同时也将中国陆军九型主战装备的发展历程完整透明地印在了天安门广场的每一块方砖上。

步兵轻武器

1步兵轻武器:十年内国产化

开国大典:13口径。

在开国大典的阅兵方阵中,受阅部队的枪械主要是斯特恩冲锋枪、汤姆冲锋枪、三八步枪、毛瑟手枪和各种机枪。这些火器来自美国、苏联、日本、英国、捷克、波兰和国民党的军工厂。有的甚至根本找不到确切的产地,设备的制造和服役年限也很乱,从6.5 mm,7.62 mm,7.7 mm,7.92 mm到11.43 mm * *不等。

国庆五周年:雷锋的“波波沙”

国庆5周年阅兵以雷锋同志标准像中的波波沙-43为标志,中国轻武器的发展开始向统一的方向迈进。随着中苏军事合作的深入,著名的波波沙-41/43冲锋枪浸透了抗美援朝的烽火硝烟来到了中国。在中国,仿制的波波沙-41冲锋枪叫50式冲锋枪,仿制的波波沙-43式冲锋枪叫54式冲锋枪,雷锋同志在标准画像中手持54式冲锋枪。

10国庆:第三个孩子的“5”

国庆10周年,第一代国产“5”字头枪械接受检查。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突击步枪、56式班机枪已经成为陆军步兵班最基本的武器。在当时,这种三“五”组合使我军在火力密度、精度、距离、杀伤威力等方面均居世界前列,占据单兵近战武器位置近40年。

国庆50周年:小口径轻武器

95式5.8毫米小口径自动步枪首次出现在国庆50周年受阅的步兵装备中。这是继前两代带有“5”、“8”字头的7.62mm轻武器之后,首次装备中国陆军小口径轻武器。

国庆60周年:根据不同需求多元化发展

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中国军队将向世界展示轻武器发展的最新成果——5.8mm 03式自动步枪、95B式5.8mm短自动步枪、05式5.8mm冲锋枪、07式18.4mm自动霰弹枪,将首次出现在受阅装备中。这四种武器的出现,表明我军不仅高起点重视基础炮的发展,而且可以在基础炮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需求进行深入、多样化的发展,在配置上也能高标准地满足不同岗位作战人员的需求,标志着全国一炮装备三军的粗放模式已经结束。

坦克

坦克:碾压赛道下世界顶级水平。

开国大典:英雄。

坦克是综合作战能力最强的陆战武器,是衡量一支陆军部队战斗力的标志。60年来,中国的军队之王从无到有。经过高起点的快速发展,经过20年的长期徘徊,终于跃居三代前列,实现了信息与装甲一体化。

在日本制造的“英雄”97的带领下,开国大典的坦克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日本制造的97,美国制造的M3和M4。这些缴获的坦克成为新中国战胜侵略者、建立新军的功臣,也是中国军队机械化的起点。

国庆五周年:苏制T-34中型坦克——战后一代。

国庆5周年受阅的坦克是进口的苏联T-34中型坦克。1950年,中国从苏联购买了300辆T-34和60辆IS2坦克,首次为中国军队提供了重型突击武器。T-34坦克的引进,极大地提高了陆军的重装甲突击能力,在世界范围内坦克武器的发展水平上位居世界前列。

国庆10周年:59式——赶潮流

10国庆,一辆仿制苏联T-54A的59式中型坦克出现在天安门阅兵场。T-54A坦克是当时苏军最先进的主战坦克。59式坦克的成功仿制,让国产陆战之王一经问世就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59式坦克是我军第一代主战坦克,也是二战后世界上第一代达到该技术水平的主战坦克。59式坦克与同代的美国M48、英国“百人队长”、日本61坦克相比,在火力、机动性、防护等方面都有优势。10年内,我军主战坦克的发展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从开国大典的97式,5周年的T-34,到10周年的59式。这个速度对于一支自主研发生产装备只有10年的军队来说,是一个奇迹。

国庆50周年:99式——世界三代水平

国庆50周年,三代水平的99式坦克盛装亮相,表明了我军与豹2、M1A1/2、T-80、勒克莱尔、90等发达国家坦克的技术差距。正在迅速缩小。99式坦克带尾舱的西式炮塔是中国摆脱俄罗斯T系列型号的标志。99式坦克的出现结束了陆军第一代(59/69)和第二代(79/88)的混合装备格局,标志着我国主战坦克的装备水平已经达到世界第三代水平。从开国大典的无经验,到5周年和10周年的发展,到国庆35周年两代的混编,再到50周年,中国军队终于装备了与发达国家同等技术水平的国产第三代坦克,停在了第三代坦克的时间坐标上。回想起来,历史仿佛凝固了20年。

国庆60周年:在赛道下碾压世界顶尖水平。

国庆60周年,新型主战坦克的改进型将再次亮相。这种采用当代最新技术武装起来的新型坦克,炮塔和车体周围的主动装甲,虽然模糊了坦克原有的轮廓,但大大提高了防护能力。新的125mm主炮的穿甲能力比之前的偶像级M1A1/2和“豹”2要好。在攻防两大黄金标准上,新型坦克在赛道下碾压了世界顶级水平。

大炮

3火炮:射程和威力的奇妙平衡

开国大典:从战场。

就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而言,从红军时期就被定位为“小米加步枪”的游击装备。1949之前基本和重武器没啥关系。开国大典阅兵上亮相的火力打击装备主要是缴获的日制75毫米野炮和美制105毫米榴弹炮。

国庆五周年:苏联重炮

在国庆5周年阅兵中,火炮由多国制造,实现了苏式火炮的基本统一,是陆军火力攻击武器的历史性跨越。苏制M-43 120毫米迫击炮、57毫米反坦克炮、76.2毫米加农炮、M-38 122毫米榴弹炮、M-37 152毫米加农炮榴弹炮、BM-13火箭炮和CY-65438。

国庆10周年:国内第四个孩子的“5”

国庆10周年阅兵的受阅装备,其实就是国庆5周年苏式装备的国产化展示。主要包括前缀为“5”的四种国产火炮:54式122毫米榴弹炮、122毫米加农炮、56式152毫米榴弹炮、59式130毫米加农炮。这些重炮的国产化,标志着在中国近代史上,存在了百年的“洋炮”开始退场,中国军队开始用国产火炮构建新的火力攻击体系。

国庆50周年:炮兵武器系统精确打击

在国庆50周年受阅的装备中,火炮的机动方式没有大的变化,但国际通用的标准口径155mm已经被俄军接受,这标志着中国的火力打击武器开始转向苏俄模式,向国际标准迈进。这一时期火炮武器开始引入精确打击能力,各种口径的激光制导炮弹列装部队,火炮火力突击效能明显提高。

国庆60周年:52倍口径革命

在国庆60周年阅兵中,将首次实现自行火炮武器的两个重要方向:远程和大威力。300毫米火箭炮是陆军新型远程打击武器,基本性能相当于美国的M270和俄罗斯的龙卷风。新型155mm榴弹炮首次使用了52口径的炮管,使中国火炮加入了世界火炮的“52口径革命”,在射程和威力两个重要指标上实现了高度平衡。

海军舰艇

4艘军舰:走向深蓝

开国大典阅兵,虽然由东北海军学校和华东海军舰队两个排组成的海军阅兵,被毛主席誉为“海军走起路来像个人”,但海军的装备却是零。在随后的12国庆阅兵中,海军学员和水兵方队规模不断壮大,但海军装备仍未参加受阅。但在此期间,中国海军的武器装备却在幕后快速发展。

1949,11年10月,第一支海军水面舰艇部队在南京成立,以缴获的黄色炮艇为主要武器。上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自行制造鱼雷快艇和导弹快艇,初步形成了鱼雷艇一体化布局。1975 12,我国首艘自行建造的导弹护卫舰交付部队使用。1971 12年,我国建造的第一艘导弹驱逐舰交付部队。70年代末,海军水面舰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第二、三代导弹驱逐舰、护卫舰、新型导弹快艇、大型登陆舰、扫雷舰、远洋综合补给舰相继装备部队。

国庆50周年阅兵,海军舰空导弹和战斗机首次亮相。受阅的海军装备主要包括两型舰空导弹和两型反舰导弹,海军航空兵的国产“飞豹”歼击轰炸机也首次飞越天安门上空。

国庆60周年即将受阅的反舰导弹和舰空导弹是装备新舰的新型武器,尤其是远程反舰导弹,极大地拓展了中国海军反舰作战能力的范围,进一步提高了超视距攻击能力。垂直发射的防空导弹使中国海军首次具备了区域防空能力。这两种武器表明,海军可以手持更长的剑,深入海洋,接近防护能力更严格的深蓝。

防空武器

5防空武器:从机枪到导弹

开国大典:无奈两用。

开国大典阅兵中最典型的防空武器是日本制造的37毫米高射炮。这一时期,中国的军队没有专门的防空武器,攻击空中目标的基本手段仍然是步兵手中的轻武器。步枪和机枪的空对空射击是防空作战的主要手段。毫无疑问,这种防空能力是强加给轻武器的。

国庆五周年:灯与枪的配合

国庆5周年,苏制M-39 37mm高射炮、M-13 85mm高射炮、探照灯组成防空武器主力,将我国防空武器的作战高度提升到3,000m和8,000m。夜间对低空目标进行射击时,探照灯部队配合高射炮,形成射打结合的防空模式,在黑夜和低空进入的目标被探照灯击落。

10国庆:跃上万米高空。

在国庆10周年阅兵中,取消了100mm以下口径的火炮方队,只受阅100mm高炮和雷达探照灯组组成的雷达探照灯方队。增加了100 mm高射炮,防空高度再次提升到13000 m。雷达和探照灯的双重引导,提高了被歼灭的概率,防空武器的枪时代达到了顶峰。

国庆50周年:多层次打击,弹炮合一

国庆50周年受阅装备中,低空和超低空、中低空和中高空防空导弹全部亮相。S-300、红旗-2、红旗-7、虹影-5充分展示了中国防空导弹的多层次打击能力,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防空强国,在中国的国土上空织起了捕捉高性能三代战机的火力网。

国庆60周年:防空反导相结合的格局

国庆60周年,防空武器的展示将呈现防空与反导相结合的大防空格局。三种国产垂直发射导弹,具备攻击飞机和导弹的能力。

舰载垂直发射系统的列装,是舰载防空导弹作战方式的一次革命。这种垂直发射的导弹处于准备状态,无需装填和瞄准,反应时间短,发射率高,实现全方位无盲区发射。随着垂直发射方式的出现,我水面舰艇防空能力从单舰防空扩展到编队防空,首次具备区域防空能力。

战斗机

6架作战飞机:两架前齐飞,打造中国空战系统

开国大典:只要会飞-P51

开国大典,日军拥有各型飞机100多架,其中能在天空中飞行的只有58架,能作战的不到20架,而且主要是美国和中国制造的老机型。由于17受阅飞机数量有限,地面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时,只能通过反复飞行来烘托气氛。美国P-51野马战斗机因其技术状态最好、作战能力最强,被赋予受阅和空中警戒的双重特殊使命,成为中国空军唯一一架带着子弹飞过天安门广场的作战飞机。

10国庆:高起点-歼5

国庆10周年,空军受阅装备发生了巨大变化,4架仿制米格17的国产歼5战机飞过天安门广场。歼5战斗机是一种单座单引擎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这种现在看来很落后的飞机,是当时中国航空武器装备的一次重大飞跃,是中国现代空军武器装备的起点。歼5在对螺旋桨时代的短暂继承后,用不到10年的时间,使中国空军的武器装备走上了外国空军武器装备50年的发展道路。歼5抬升了中国空军的装备,与美、苏、英、法等空中强国一起进入喷气式时代。

国庆50周年:三代外援——苏-27/轰油6

50周年国庆阅兵,中国徘徊的空军装备随着苏-27的引进跃居第三代水平。国产歼8ⅱ战机装备超视距空空导弹,首次形成国产超视距攻击能力。

虽然轰-6在15之后再次飞过天安门广场,但其飞行品质和作战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空中梯队加油受油编队中的轰-6飞机是中国首次展出的空中加油机。这种伴随保障模式的出现,大大增加了战机的作战半径,成为中国空军向攻防兼备转型的标志性装备。

国庆60周年:歼 10, 歼出现了11。

在国庆60周年的空中梯队中,除了飞行表演队,歼7以下的战机已经没有受阅资格。歼-10、歼-11、歼-7A等战机均已进入二代半水平,国产三代机成为主力机型。受阅空中预警机把空军的作战保障提高了一个层次。这种相当于7-8个地面雷达站的空中预警机的服役,标志着中国空军第一次具备了高效、全方位、大范围的空中指挥能力。两次预齐飞,标志着中国空战体系已经初步建立。

战略导弹

7战略导弹:核武器和核武器都覆盖全球。

东风无影。

1964 65438+10月16,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 10 10月27日,第一枚携带核弹头的导弹东风-2导弹成功进行了导弹与原子弹的联合飞行试验。1967 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开国大典到国庆11阅兵期间,战略导弹还在锻造中。

中短程攻击

直到国庆35周年阅兵,东风导弹的寒光一直隐藏在中国的大山深处。虽无痕迹,却气势如虹。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东风系列核导弹已经实现了3000-4000公里的中程覆盖。这些导弹可以在固体发射井中值班,也可以从固定的发射位置发射。“东风”系列最具代表性的三种型号在国庆35周年受阅的武器方队中首次公开展示。如果说在海军阅兵中行进的“中国飞鱼”导弹是一件令人骄傲的武器,那么战略导弹就是一件震惊全世界的武器。第一代洲际地对地战略导弹受阅,射程近万公里,突防能力强,毁伤能力强,可实施高效核反击作战。从开国大典到国庆35周年,战略武器首次出现在天安门广场,这是中国军事实力由大变强的标志,表明我军不仅拥有强大的常规打击力量,而且拥有强大的战略威慑能力。

油井杀手

国庆50周年阅兵,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展示了4个导弹方队,中国战役战术导弹、战略核导弹、洲际导弹首次亮相。与国庆35周年相比,受阅导弹主要尺寸明显变小,广泛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机动发射方式,标志着我国核导弹可以不依赖固定阵地,在国土任意范围内完成对全球范围内预定目标的突击。

移动打击全球覆盖

国庆60周年阅兵中,导弹武器受阅沿袭了核常兼备的打击力量体系,核弹头突防能力进一步增强,常规打击能力显著提升。将首次受阅的常规巡航导弹,是我军远程精确打击的重要武器。导弹的命中精度达到了米级,不仅具有选择目标的能力,还具有选择目标部件的能力。巡航导弹整个弹道距离地面只有100米甚至几十米,这意味着它只能在雷达盲区飞行,敌人庞大的防空探测系统可能根本发现不了。即使是拥有先进预警技术的美国,也认为巡航导弹是最难防御的武器。从海湾战争到今天,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我军远程精确打击结束了以弹道导弹为主的“高举高打”模式,进入了不同攻击轨迹、不同毁伤效果的“米级”精确打击时代。

经过60年的发展,中国主战武器装备已经1949世界制造,国庆60周年中国精英。强大的祖国和强大的军队已经成为一个不朽的象征,融入了中国人民的60华诞。历史会记住2009年。

至于花车游行这几年的活动,1999年和2009年都有,规模都很大。但是,以前的阅兵没有这个环节。